抑郁症知识介绍
什么人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是一种内心感受、体验出现异常的疾病。对患者来说,痛苦是实实在在的,绝非幻觉。但旁人却难以发现或难以理解他的异常,甚至会嘲讽患者“庸人自扰”。一旦患者得到确诊,有些亲属又视之为“不可思议”、“奇耻大辱”。这类观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会加速其走上自杀的绝路。为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应尽早了解患者的感受。
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会有下述部分或全部的表现:
(一)情绪
1、抑郁情绪持久化。患者感觉“高兴不起来”、“很难开心”、“悲观绝望”、“烦恼忧愁”、“悲哀痛苦”、“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或“体验不到喜怒哀乐”、“有如行尸走肉”。低落或抑郁的情绪几乎天天如此,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部分患者具有双相情感障碍,会突然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好管闲事、挥霍无度,但很快又像从山巅跌入深渊,抑郁异常,难以自拔。
2、抑郁情绪与现实处境不相称。患者可以在身处顺境时心情不好,令旁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连患者本人也无法解释。就算在生活、工作或健康方面有点不如意,患者烦恼、纠结和抑郁的程度往往会远远超出正常反应,令旁人感叹“连这点事都想不开、放不下!”而且,在不如意事件消失之后,患者情绪依然不见好转。
3、抑郁情绪具有隐蔽性。患者往往内心体验抑郁而无外在表现,旁人也就难以发现其异常之处。有些患者看似开朗爱笑,独处时却默默流泪,深感“做人太苦”、“不知路在何方”。只有在医生询问时,患者才会谈出抑郁心境。在病情加重时,患者才略有外部表现,例如:双眉紧锁、双唇紧闭、低头下视、眼神忧伤、面色无华、长吁短叹,与人交谈或看电影、看电视时易伤感、易流泪。
4、抑郁情绪不经治疗难以消除。一般的安慰、劝解、鼓励、改变环境甚至天大的喜事都难令患者释怀、振作、开心。即使开心,高兴的感觉也是稍纵即逝。如果不加治疗,患者的抑郁情绪不会逐日淡化,反会慢慢加重,并日益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5、抑郁情绪常常伴有焦虑、易激惹或躁狂等症状。约有90%的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害怕、惶恐不安和坐卧不宁等焦虑症状。实际上,抑郁症与焦虑症经常并存,而且两者会相互诱发。约有46.9%-82.4%的患者有情绪不稳、易激惹症状:常因小事而暴怒、冲动,咬牙切齿、摔砸东西、打骂他人。有的人易激惹症状表现突出,甚至能掩盖其抑郁心境。还有患者情绪就像过山车,抑郁和躁狂交替出现,情绪低落时思维迟钝、言语减少,情绪高涨时思维敏捷、言语极多甚至具有感染力。此外,部分患者的抑郁情绪会有早晨明显、晚上减轻(即“早重晚轻”)的特征。
人在遭遇不幸、身处逆境时易有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不等同于抑郁症。抑郁情绪只有在具有上述特点时,才能被视作抑郁症的抑郁情绪。
(二)思维
1、自我评价过低。患者自卑观念突出、自信心严重不足,坚持认为“我没有能力、没有用处,我是废物”、“我一无是处、令人讨厌”、“我虚度光阴、一事无成”、“我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我没有前途、毫无希望”、“我病入膏肓、寿不长久”。患者还会自责“给大家带来困难和负担”、“对不起父母、同事和领导”。严重者会有自罪观念
2、注意力胶着、记忆力反常。患者无法转移注意力,整天想着一件事(例如治病、中奖、练功、上网等)或一个人(例如恋人、“敌人”或“神医”等),显得出奇在意、出奇执着,对于旁人眼中的“应做之事”反而漠不关心、毫不在乎。该思维特点常常导致患者有强迫性或上瘾行为,例如难以戒除的网瘾、酒瘾、赌瘾、毒瘾甚至性瘾。部分患者则以工作狂、购物狂甚至宗教狂形象示人。,认为自己“恶贯满盈”,应该“依法严惩”。即使旁人由衷夸赞患者,也难以改变其想法。
患者还会反复忆起往事及其细节,每次回忆都会“痛心疾首”、“悔恨交加”,或有身临其境的再次体验之感。对于近日之事乃至即刻之事,患者却回忆困难。因此,“丢三落四”成为常态,患者为寻找物品耗费大量时间。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字、文字或流程等信息,患者深感力不从心、过目即忘,工作、学习和生活自然也就错误百出、效率低下。
3、分析、判断等认知能力下降。由于大脑功能受到抑制,患者难以正确了解自身状态,无法正确解读他人意图,所以常给人“不辨是非、不分好坏”的印象。因为错误分析、歪曲判断,患者抱有病态观念和妄想,一方面容易与人交恶,例如整天怀疑别人在议论、指责、鄙视甚至要迫害他(被害妄想),或怀疑配偶不忠从而苦搜证据(嫉妒妄想)。另一方面,患者又极易被人欺骗、利用。患者会坚信某人、某事对其特别重要,是他的“救星和希望”,是他“生活的全部”,为之耗尽精力、财力甚至健康却毫无怨言,并且不容他人置疑、反对。
4、思维迟滞或奔逸。部分患者联想困难,感觉“脑子变笨了”、“想事很费劲”、“脑子不管事”,与人沟通时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或辞不达意,遇到问题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或六神无主。另一部分患者则会多思多虑,感觉“脑子转个不停”,只要醒着就会东想西想、心猿意马。患者自觉想得太多、太累以至于“脑子发疼、发烫”,但却无法让脑子安静下来。患者常常一会儿一个想法,被旁人视为“主意多变、不切实际”。
(三)行为
1、无作为或乱作为。患者常感虚弱无力、精神不济,即使做点小小的家务也会疲惫不堪,只能躺着或坐着,无所事事。对于工作、学习和以往爱好均无兴趣、无热忱、无干劲。个人生活不修边幅、邋遢至极。待人接物消极被动、拖拉懒散。严重者可呈木僵状态,呆若木鸡、缄默不语,饮食起居不能自理。
部分患者为减轻内心自卑感、负罪感,会缺乏理智地“做好事”,例如狂买东西到处送人或盲目帮助别人以至于自身拮据,被人视为“同情心泛滥”、“视金钱为粪土”。部分患者因感躯体不适,会成天求医问药、作遍各种检查,或坚持错误、过量的体育锻炼以至于身体受伤。还有部分患者坚信自己“罪不可赦”,会整日忏悔、赎罪。
2、具有自杀倾向或杀人冲动。据估计,约60%—90%的自杀死亡者患有抑郁症,有2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自杀想法萦绕于患者脑海,挥之不去。这与患者神经生理活动异常具有密切关系,绝非单纯的思想问题。患者并非真心不想活,所以在刚开始想到自杀时会对人有所暗示或发出求救信号,例如感叹“活着没意思”、“还是死了好”、“我想活,但不是这种活法”。如果家人亲朋不予重视、及时送医,患者最终会因为不堪忍受患病状态和自杀念头而走上不归路。
自杀欲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自杀行为在抑郁症初期、中期乃至恢复期都可存在,且具有严密的计划性、隐密性和伪装性。患者可能一方面自称已经康复,不再愁眉不展、寡言少语,反而谈笑风生、活泼好动,令家人放松警惕甚至由衷高兴,另一方面却暗忖方法、静待时机以便成功自杀。部分患者在一次自杀未遂后,还会再度尝试。所以,家人和医护人员应保持高度警觉!
小部分具有易激惹症状的患者可在暴怒、绝望等激情状态下失控伤人、毁物、杀人。小部分患者在自杀前因为怜悯子女、配偶无人照顾而先将家人杀死。还有小部分患者在迫害妄想或嫉妒妄想支配下杀人。
(四)躯体症状
1、睡眠障碍。90%以上的患者睡眠不好,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沉或彻夜不眠,好不容易睡着又多梦、早醒。患者常常半夜醒来之后难以再次入睡,或者每天都比常人早醒2至3小时。极少数患者会睡眠过多、过度。抑郁症的发作、加重及好转都与睡眠状况息息相关。睡眠障碍严重者,抑郁症状也严重;睡眠改善,抑郁症状也随之好转。仅服安眠药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几乎无效。
2、食欲异常。由于大脑与胃、肠等脏器间的神经脉冲流不畅,部分患者无饥饿感、无食欲,吃得少喝得少,甚至出现不吃不喝的厌食症。另一部分患者则无饱胀感,毫无节制地大量进食甜品等碳水化合物,出现欲罢不能的贪食症。食欲异常还经常伴有便秘、腹胀等胃肠不适和排尿少、排尿困难、唾液少、汗液少等问题。
3、对疼痛敏感,易有慢性疼痛。抑郁症会抑制人体中内啡肽的正常释放,而内啡肽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值明显低于常人,所以对于疼痛异常敏感。一般性的疼痛就会让抑郁症患者饱受煎熬、度日如年。甚至在无外界刺激、无器质性病变、无骨骼错位的前提下,患者亦能长期深刻体验头痛、背痛、胃痛等各处疼痛,并被迫四处求医,但是只有38%的医生会想到疼痛可能与抑郁症有关。
此外,患者还易全身疲乏无力,并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心悸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性欲缺乏或亢进、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等内分泌功能障碍,胺类、酶类、脑肽等生化代谢障碍以及水、电解质、糖和维生素等物质代谢障碍。研究表明,躯体症状大大降低抑郁症的识别率。加上抑郁症患者陈述时常常思路不清、观点不明,非精神科、非心理科的医生极易误诊。所以,患者经常耗时数年、耗资数万在不同的医院、科室和医生之间“漂泊”。
有一部分患者,会求助于民间所谓的附身“菩萨”、“大仙”、“神婆”,吃香灰、喝“仙水”、烧纸钱,迷信甚久却不见病情好转。还有一些信佛人,未能正确理解佛法与医学、科学的关系,将所有身体不适交由佛菩萨处理,自己坐等奇迹发生,甚至将求医问诊视作对佛菩萨的背叛。只有部分患者最终能在正确治疗后认识到,长期困扰他们的躯体症状缘于抑郁症。
特别说明:抑郁症的病情有轻有重,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不会具备所有标准症状,所现症状也未必都能达到诊断标准。因此,只有正规医院的精神卫生科医生或心理卫生科医生才能对病人是否患上抑郁症作出较为可靠的诊断。
即使病人本身是医务工作者,也不应在连旁人都看出患病苗头时还自以为是地拒绝就医,因为病情正在加重的抑郁症患者常常忽视或者错判自身状况。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研究越深入,人们就越清楚地看到,抑郁症很少由单因素诱发,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抑郁症是一组病因和病机不同的异质性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本文仅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三方面略述病因。
(一)生物因素
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较为复杂,医学界对此尚无定论。有学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内部五羟色胺(又名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不足直接影响大脑功能,诱发抑郁症。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肌细胞或感受器之间充当信使的化学物质。大脑向肌肉发送包含连续指令流的神经脉冲、躯体向大脑发送包含传感信号的神经脉冲均有赖于神经递质。也有学说认为,神经内分泌障碍、胺代谢障碍、神经元功能失调等生物因素促成此病发作。
大脑是人体最敏感的器官,人体其他器官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大脑便会有所反应。人们已经发现,许多躯体疾病可造成大脑化学物质失衡,从而诱发或伴发抑郁,例如:
1、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或脑下垂体功能亢进或减退;
2、代谢疾病:糖尿病、电解质代谢障碍(低血钾、高钙血、低钙血、低镁血和血紫质病等);
3、各种感染性疾病:梅毒、疱疹、艾滋病、脑炎、肺炎、肝炎、疟疾以及斑疹伤寒等;
4、内脏器官疾病: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5、脑器质性病变:脑瘤、脑卒中(脑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
6、其他:癌症、骨骼错位、全身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病、呼吸暂停综合症、空鼻症、自闭症、由过度减肥或偏食等原因引起的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C、烟酸和叶酸等)。
某些药物会诱发抑郁,例如部分镇静药、镇痛药、激素类药物、抗结核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心血管药物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此外,酒中毒、酒依赖、铅中毒、锰中毒、二硫化碳中毒、汽油中毒、农药中毒、有机汞中毒以及毒品依赖均可诱发或伴发抑郁。
(二)社会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生产工业化和管理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令无数人精神紧张、无法放松,大大提高了抑郁症的发病率。家庭、工作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困难处境或应激性生活事件易令人有受挫感和无助感,因此可诱发抑郁症,例如:
1、父母争吵、配偶不忠、婆媳反目、丧偶、离婚、失恋、堕胎、亲人伤亡、家庭经济负担重等;
2、工作或学习压力大、工作或学习环境改变、社会地位改变、失业、事业失败、遭人陷害打击等;
3、地震、海啸、车祸、空难、煤矿爆炸、强奸、抢劫等灾难性突发事件。
(三)心理因素
在这万象缤纷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十分珍贵的个体,因为实在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人。无须凭借外在事物,例如财富、名声、地位等来彰显这样的珍贵性。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建立内在评价机制,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根据内心的感觉、需求和智慧作出判断和选择。
可惜多数人未能学会珍视自己、爱自己,缺乏高度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因此只能建立外在评价机制,即忽视内心体验,根据别人的评价或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看待自己的价值,使自身快乐完全受制于外在因素。以下心理特点均缘于外在评价机制,容易诱发抑郁症:
1、完美主义、寻求赞同,害怕落于人后;
2、悲观主义、敏感多疑,凡事爱往坏处想;
3、教条主义、刻板固执,拘泥于社会习俗和自身经验;
4、过分依赖他人或者习惯于取悦他人,惧怕批评和威胁,不敢拒绝别人要求,担心关系破裂会导致自身处境困难或形象不佳;
5、极度热心,关心他人到忽视自己的地步,根据别人期望和需求行事,试图通过牺牲自己来换取别人的爱。
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导致抑郁症的发作。
怎样治疗抑郁症?
在我们这个相对的世界里,完美无缺的健康并不存在,无人可以完全免受疾病的侵扰。我们游离于“相对疾病”和“相对健康”的状态之间,疾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抑郁症,我们既不必恐惧,也不应藐视,而应积极了解对策。有实践经验的医生一致认为: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方案,社会支持在治疗过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药物治疗可以尽快缓解患者痛苦,恢复其社会功能;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思维模式,减少复发几率;家人亲朋的社会支持则可帮助患者取得理解,树立信心。
(一)药物治疗
许多人欣然接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的事实,却不愿承认抑郁症患者服药治疗的必要性,并且常常夸大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对于药物治疗的误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解1:希望立刻见效
许多常见的抗抑郁药不能立即见效,一般需要至少两周才初现疗效。出现滞后期是因为大脑需要时间来增加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进而提高神经细胞的网络通信能力。
在刚开始用药的一段时间里,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慌、焦虑不安、失眠、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这时患者往往会认为药物不对症就停药。其实,这是抗抑郁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只要坚持服药,这些不良反应就会逐渐减轻,而抗抑郁的良好效果会逐步显现。
误解2:见好就收,不坚持服药
抗抑郁药一般在第六周发挥最好疗效。此时,患者的大部分抑郁症状消失,情绪基本稳定,因此患者常会误认为抑郁症已经痊愈,就开始不坚持服药,甚至停药。其实,这只是药物的作用,患者根本没有治愈。一旦停药,症状就会卷土重来。一般来说,抑郁症第一次发作,要坚持服药至少9-12个月;第二次发作,则要坚持服药3年;第三次发作,就要终生服药。复发次数越多,需要服药时间就越长,药量也越大,药物反应也越强烈。自行停药令抑郁症阴魂不散,请患者务必遵照医嘱坚持服药。
误解3:抗抑郁药对大脑有害
经常有人问:“这种药会不会刺激大脑?会不会把人吃傻?”医生听了这些话真是哭笑不得。抗抑郁药可增加脑内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改善大脑功能,减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情绪失控等症状。
不及时服药治疗或自行停药,极易导致急性抑郁症转变为慢性抑郁症,或者轻、中度抑郁症发展成重度抑郁症,或者大脑功能性障碍发展成器质性病变,贻害无穷。
误解4:抗抑郁药有依赖性
抗抑郁药的停用一般要逐渐减量。有些人不咨询医生,擅自突然停药,会经历停药反应,如头晕、失眠、心慌、紧张等症状,于是便认为抗抑郁药有依赖性。其实,这些反应皆因停药过快。如果遵照医嘱,缓慢减药,便不会出现停药反应。
误解5:抗抑郁药含有激素,会让人变胖
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情绪、食欲和睡眠明显改善,体重增加。这是因为抗抑郁药能有效提高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食欲和睡眠。吃得好、睡得好,自然有利于体重增加,而非激素的催肥作用。
任何药物乃至任何食物,只要控制好用量、用法,都能造福人类。如果不控制好用量、用法,就算是米饭、包子,也能把人害死。因此,人们不应对抗抑郁药抱有偏见。
误解6:抑郁症只需心理治疗即可
不少人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单纯的心理治疗足以治好抑郁症,甚至只需患者“想得开”即可。现代研究已经表明,抑郁症的发作有客观的生物学基础: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明显减少,使得大脑功能减弱,进而引起认知偏差和行为改变。
在严重的抑郁状态下,无人能够接受心理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对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几乎无效,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亦不稳定。所以,人们不应低估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它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躯体症状,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其自我觉醒、自我调整。
由于抑郁症的病机十分复杂,没有一款抗抑郁药适合所有患者。因此,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以便医生找到最适合患者的药物。然后,坚持遵照医嘱服药,坚持定期复诊,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出抑郁阴霾。
目前看,西药对抑郁症的疗效比中药更快、更好,从开始治疗到社会性痊愈所需总费用也少于中药。
(二)心理治疗
抑郁症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它提醒患者必须作出改变,必须学会珍视自己、爱自己,进而建立内在评价机制,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根据内心的感觉、需求和智慧作出判断和选择。如果仅求助于药物,却不强健内心,抑郁症很容易复发,因为“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对事物的看法使人不安”。因此,在患者借助药物恢复部分自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后,心理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患者能够找到投缘而又专业的心理医生,并努力作出改变,正面地看待过去,积极地活在当下,乐观地展望未来,就可远离抑郁症。
多数抑郁症患者可能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幼年时期就形成了较低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习惯于自贬,对于摆脱困境缺乏斗志,常常认为自己无法掌控命运,对于众多的选择机会视而不见。为摆脱抑郁症,患者可尝试接受以下观点:
1、你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要无条件地自信,即使经历种种考验、遭受种种挫折,也要相信自己的珍贵和难得。真正的爱始于自爱以及对自己的珍视,你不需要牺牲自己来获取爱,你有权拒绝种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和伤害行为。
2、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你有权利做你自己。你有巨大的潜力,你有选择的自由,你永远可以创造出各种可能性。快乐不假外求,由自己决定,不依附于物质财富、他人态度等外在因素。
3、真正的快乐源于自身智慧的提升和由智慧引导的善行。过去的经历,不论愉快痛苦,只要善加利用,都能增加你的智慧。交往过的人,不论朋友敌人,都能让你了解世态、融入社会。怨恨和仇视,皆由智慧不足而来。
4、成长是由完全依赖他人到独立自主的过程,分离是人生的必经之事。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珍贵、一样独立的人。非要和人黏在一起或非要显得高人一等,均非健康心态。
5、不断学习、提高智慧是所有人永恒的任务。智慧无极限,所以不要自满,但也不要迷信别人的能力,因为世上没有无所不能的人,而且你是唯一能为自己命运和快乐负责的人。对于那些吹嘘自身能力、诱导他人崇拜和要求别人唯命是从的人保持警惕。
(三)社会支持
许多人会对抑郁症患者说:“会好的,要振作起来。”或者说:“想开一点,不要心胸狭窄,不要整天纠结于小事。”这就如同对一名糖尿病患者说,他的身体应该多生产一些胰岛素一样没有意义。他们是想振作起来,他们是想放下烦恼,但他们力不从心。亲人的误解、抱怨和指责也常令患者倍感压力。
许多医生意识到,应把患者的照料者(家属或朋友)纳入治疗方案,让他们了解抑郁症,学会正确评价患者反应。这将有助于患者改善病情,也可避免照料者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照料者必须注意:
1、不要试图振奋患者,因为他们做不到,他们的状况并非出自自己的选择。
2、不要告诉患者:这一切都只是他们想象出来的。对他们来说,这个痛苦经验是真实存在的。
3、不要满嘴批评。抑郁症患者非常敏感,即使是最轻微的批评,也可能让他们陷入绝望的深渊。
4、不要暗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心理状况负责。他们会因此有罪恶感,并且痛苦地意识到他们影响周遭的人。
5、不要试图强迫他们做任何事,只要提供温柔、持久的鼓励与关怀。
6、不要干扰患者认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负面的字句,例如“不要吃那些药,它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你为什么要去看那个烂医生?”,只会伤害患者的自信,增加他们心中的困惑。
照料者应该积极采取下列做法:
1、鼓励患者去看医生。
2、试着表达愿意帮助与接纳患者的意愿。
3、每天提醒患者,抑郁症不过是个短暂现象,大多数人在一段时间后都会痊愈。
4、鼓励或陪伴患者从事某种低风险的运动。
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发作与复发?
预防抑郁症的发作与复发是贯穿一生的重要事项。
(一)优生优育防抑郁
为人父母者,应尽力为子女健康创造条件。抑郁症像许多其他疾病一样,可从胎儿期开始预防。
育龄夫妇应做好孕前准备,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不服用影响生育、危害胎儿的药物;减少辐射损伤,不接触X光等放射性物质。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应服用叶酸,避免叶酸不足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整个孕期应保障营养供给,不可乱用药物。如用电脑应穿防辐射衣,并让主机远离腹部。
家人应体谅孕妇的身体不适和情绪波动,不与孕妇激烈争吵,禁止用威胁、辱骂、诅咒、惊吓等方式令孕妇和胎儿身心俱损。孕妇应学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事技巧。如果孕妇久久不能化解抑郁或愤怒情绪,或有失眠、早醒等问题,可能已经患上孕期抑郁症,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子女出生后,父母应给予积极关注,令子女感受到温暖的爱。
人们对自身的评价最初源于父母。如果父母对幼儿经常批评、指责、否定或者忽视其要求陪伴、呵护和尊重的精神需求,子女就会自责、自贬、自卑,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如果父母为爱明确设定条件,例如只在子女学习成绩好、听话、为父母争光时才显慈爱,反之则以愤怒、冷漠、羞辱等方式拒绝子女合理需求,那么子女便会逐渐形成外在评价机制,即忽视内心体验,根据别人的评价或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看待自己的价值,使自身快乐完全受制于外在因素。
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会特别渴求爱情或友谊,因为他们试图从别人身上找回早年缺失的无条件的父爱或母爱,但却永远无法如愿。他们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不被人爱,所以会想尽办法对别人好,并希借此换取爱。如果别人对其关注、友好,他们便会感动不已、极力回报。因为害怕失去关爱,他们总是委曲求全,几乎不敢批评、反驳别人。他们的生活以别人为圆心,甘受别人控制。他们很难意识到,只有学会爱自己、珍视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爱和珍视。他们也难以接受有聚必有散这一事实。如果一段友谊、爱情或婚姻结束,他们极易彻底否定自己或者无比怨恨对方,因此易患抑郁症。
另一种情况则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重复父母当年的行为,苛责、贬低伴侣和子女,不尊重别人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性格特点和自由选择权。他们随意给人下定论,似乎永远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就像儿时父母对待他们那样。他们意识不到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有一条精神边界,误以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对他人的认知就是真正的他人。他们独断专行,不愿倾听家人心声,不容家人置疑,常以“爱”的名义来控制、伤害家人而不自知。家人如果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缺乏反对、抗议、斗争甚至离开的勇气和智慧,就易受到抑郁症的侵扰。
并非有了孩子就能自动成为好父母。许多父母本身就是错误观念的受害者,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所以在养育下一代时,难免继续犯错,例如认为:
1、父母可以全权做主,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论其意愿与喜好。
2、小孩智慧不及大人,是非对错好坏的标准应由父母决定。
3、父母要树立权威,不能向孩子认错、道歉。
4、好孩子应该听话、顺从,父母可通过打骂等方式让孩子变乖。
5、子女表现关乎父母颜面,子女不能让父母“丢脸”。
此外,有些家长将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精神上依赖、迷恋子女,忽视与配偶处好关系,甚至与配偶争夺子女的爱。这种关系模式极易导致子女忙于照顾家长感受,努力成为早熟的小大人或者扮演“代理配偶”的角色,无法安心做一个快乐的孩子,为日后抑郁症埋下隐患。
夫妻不和的中国家庭中,夫妻一方常会拉帮结派,同其子女甚至其他亲属“结盟”,一同贬低、羞辱甚至毁谤另一方。幼年子女缺乏判断力,会误以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一无是处,不值得尊敬,进而无法同其建立正常的长幼关系和亲密的家庭感情。这类孩子长大后易遭感情挫折,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中缺爱,所以他们容易早恋,急于从他人处获取爱,经常在恋爱之路上饥不择食、遇人不淑。他们小小年纪就开始“批判”自己至亲的长辈,未能学会同长辈相处之道,长大后也易在师长或上司前显得乖张和叛逆,因此学业和事业易有挫折。
鉴于上述,夫妻之间应尽量相互体谅、和睦相处,让子女安心、快乐地成长。夫妻间就算有严重矛盾甚至分道扬镳,也不应让子女参与父母恩怨,选择同父亲或母亲站队以攻击另一方。其他亲属,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应怂恿孩子仇视其亲生父母或禁止孩子同亲生父母接触、见面。毋庸置疑,孩子的生命源于父母,身上必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仇恨实质上是培养他的自我否定,最终会导致其性格缺陷,提高其抑郁症患病概率。因此,夫妻间若有严重矛盾并引起孩子注意、担忧时,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我们俩大人之间的事,我们负责处理,你不必参与。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影响我们各自对你的爱。”同时,祖辈也应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祖辈不应凭个人好恶强行阻断孩子与其亲生父母的联系。
(二)养生修心防抑郁
身体是每个人最最宝贵的工具。大家都应爱惜身体、学习养生知识(包括抑郁症防治知识),不让无知、放纵毁了健康。
心理和生理相互影响、密切相联。身体的病痛或异常会令内心难以平静。反之,内心的烦恼和怨恨也会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养生离不开修心。
修心的本质就是提升智慧。智慧越高,烦恼越少,但智慧常常源于烦恼。克服困难、解决麻烦就是将烦恼转化成智慧的过程。中国古代经典对修心的论述非常精辟,很值得细读。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享受种种资源始终离不开无数人默默的付出,他也要造福社会来体现其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不是非得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因为社会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身边人和交际圈。作为父母,向孩子提供教育,让其健康成长,就是造福社会。作为孩子,好好学习,让父母放心,就是造福社会。从事正当的行业并且尽职尽责,就是造福社会。
人的社会行为可简单分为两类:给予(施)和接受(受)。施和受未必同时进行。身处患病逆境中,人接受的帮助常会大于他提供的帮助,即受大于施,但患者不必因此觉得自己无用。只要他努力让自己康复,今后大有机会回报社会。分享自己的病因和治病经验,帮助他人认识疾病、战胜疾病,也是回报社会的方式。患病经历只要善加利用,就能创造价值。
人的社会关系也可简单分为两类:同自己的关系(内心世界)、同他人的关系(外在世界)。内心世界的构建要靠修心。学习自我观察并对自己诚实,判断自己的感觉、情绪及其原因,分辨自己心念的善恶和欲望的合理性,不让恶念和贪欲控制自己,也不要因为害怕他人反应而打消自己的善念、压抑自己的合理需求。
外在世界,无论是否合意顺遂,都是人生经历,都能帮助你提高智慧、更好地造福社会。有些人生于问题家庭,但他大可不必责怪、怨恨父母。生养、教育孩子绝非易事,而父母又有其无奈和局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让自己童年痛苦的经历发生下一代身上,就能充分利用原生家庭对你的价值。同样,有些人对前任伴侣耿耿于怀、恨之入骨,但婚恋经历本身就是生动的一课,能教你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选择新伴侣。还有的人,恨自己做过错事,良心不安,那就改过自新、下不为例。对过去的人、过去的事始终放不下,无异于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理智地评价过去,积极地改造自己,一切都会好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至理名言,只是对利益的界定完全取决于人的智慧和价值观。有人仅追求金钱、女色等物质利益,不惜损人利己。有人把身体健康、良心安宁、精神愉悦、智慧增长视作重要利益,先把自己管好,然后利己及人,尽力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种种利益。智慧低者只追求短浅、狭隘的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为所欲为,甚至违法犯纪。智慧高者追求长远、广大的社会利益,不把“为人民服务”当作空泛的口号,而是从点点滴滴做起,通过实干造福社会,在关键时刻甚至能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气魄。弄清自己追求何种利益,对自身行为会有重大影响。
(三)坚持服药防复发
据报道,抑郁症治愈后三年内复发率达89%,大部分的复发与患者自行停药有关。70%-80%的就诊患者出于对抗抑郁药的误解和恐惧,或者臆断症状已经消失,于是在临床痊愈后擅自停药,从而加速抑郁症的复发。所谓临床痊愈,是指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恢复自知力,知道自己哪些反应是抑郁症的表现。社会痊愈,是指临床痊愈后全面恢复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要达到社会痊愈,就必须在临床痊愈后继续用药物巩固治疗,并辅以心理治疗和自我调整。
每年3-5月和8-10月,抑郁症容易复发,这可能与季节气候有关。如同发作过程那样,抑郁症的复发过程也是缓慢进行的,而非一蹴而就。常见的迹象主要有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少语或错语、生活懒散、易感疲劳、谈论死亡等,其中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复发的重要前兆。患者本人和家属对这些迹象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咨询医生。曾有过春季或秋季复发史的患者,最好在该季节来临后,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强治疗,例如增加药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