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的人都毁在了这点上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社会科学家斯科特·索南沙因所写。虽然你的资源有限,但这并不妨碍你实现更高的目标。作者从反直觉入手,列出了四个部分的理论框架,激发读者未曾发现的内在潜能,最终采取多种策略实现成功。

这次我们分享书中三个重要内容,分别是:谜之安心、转换思维和延展的方法。

谜之安心

“老板,这个项目想要提前完成,我需要加派人手和资金。”

“想要挽救这个销量下滑的产品,就必须增加营销投入。”

“改善恋爱关系的法宝是买个昂贵的礼物给她。”

每当我们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是不是太习惯遵循这样的逻辑了:拥有更多资源=得到好的结果。这种“共识”性的规则给了你一种谜之安心。似乎你拥有越多,就能做成越多的事,就能有越好的感觉。可这种对外物的追逐感,会让我们寻找根本不需要的资源,而忽视了自己手中已有资源的潜力。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家,十多年来,作者一直研究是什么让某些组织或个人变得更加成功的。他研究过来自制造业、银行业、零售业和医疗业等各行各业的高管、企业家和工人。结果发现,对待资源的态度和使用资源的方式,对于个人的职场成功、生活满足以及组织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而那些得过且过的人,总是高估获取资源的重要性,放弃了对自己已有资源的使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啤酒公司竞争非常激烈。小企业想要生存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被竞争对手收购;要么通过合并实现迅速扩张。迪克家的鹰牌啤酒厂就是其中一家小公司。为了扭转被吞并的命运,迪克充分挖掘了公司历史悠久的资源,打造了“美国最古老啤酒厂”的美名,一举成功。

不要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不放,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转换思维

要想转换思维就得从认知习惯入手。大多数人日常做事都习惯用“工程设计法”,也就是说我们计划把一个钉子钉在墙里,就需要准备锤子。“准备锤子”这个想法就是工程设计。可是这也是问题所在,如果你的手边没有锤子呢?你是要到五金店买一个很少用到的锤子,还是找个别的东西替代锤子呢?

如果把这套理论引申到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已经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寻找合适的工具上,而不是把钉子钉进墙里这件事情上,没错吧?

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我们就会感觉非常别扭。如果别人的工具比我们的好,我们不仅会心情糟糕,还会因为自己的工具不如人,就自认为做不好这件事情。这是非常可笑的想法。

假设我们不可以去找那些“必要”的工具,而是强迫自己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东西,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能轻松解决。没有锤子,石头、菜刀把、板凳腿等等有分量、有密度、不易损坏或轻微损坏也没啥大不了的东西,是不是都能用于钉钉子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限制因素,包括时间、金钱、知识、技术、人脉或其它东西。如果你总是带着“缺口”思维看待事物,那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的人才不会理会这些限制,他们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他们考虑的是:我该如何利用自己拥有的东西,把这件事做成?

延展的方法

电视剧《百战天龙》的主人公安格斯·马盖是一名特工,他曾用回形针阻止过炸弹爆炸,用机油把毛玻璃变成透视窗。总之,他能在缺少专门工具的情况下,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任何东西,巧妙地解决各种难题。他的延展视野就非常突出。

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积攒了越来越多使用物品的常见方法,但这也让我们越来越难以摆脱“功能固定”的心理倾向。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有强大的社会规范制约着我们,迫使我们以惯常的方式使用资源,也驱动我们寻求更多的资源。

培养延展视野就是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大多数人之所以看不到物品的独特价值,是因为他们认为每种资源的具体用途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回形针就是用来固定纸的、竞争对手就是会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人、饮水机只能用于喝水。

而想要物尽其用,就一定要学会嫁接物品的用途。回形针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做装饰物、戳开手机电话卡槽;竞争对手可以让我们保持警惕,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用饮水机煮火锅的那个女孩早就成了大网红。

所以,不要以死板的眼光审视任何物品,用笔写下你觉得它可能的用途,越多越好,这样你才能灵活思考,不再为获取更多,而失去了自己本来拥有的力量。

总结一下,对于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座高楼的高度,物理老师那里早就有了唯一的正确答案,即比较楼顶和楼底的气压读数。但学完了今天的晨读,我想你一定能想到更多方法,比如:在气压计上拴根绳子,从楼顶把绳子放到街面水平高度,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或者干脆把气压计送给物业管理员,让他告诉你这栋楼的高度。这就是延展思维的价值。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去启发。

参考书目:《延展: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美] 斯科特·索南沙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