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学无忧———庄子齐物论知识的层次 2024-04-03 13:02:57 文始派至道修炼专业弘道平台推荐阅读 一、要做事, 须做天地间少不得的事 二、无为法之核心根源都隐藏在先天易之中 三、文始派之玄关悟道法 四、长空击水五千年,洗绝繁华回天池 《庄子》齐物论知识之辩 齐物论表述了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也代表了庄子思想的三个不同境界。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主义论,这时候的知识,是从生活和社会学习得来。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那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也未必。所以一切所谓的知识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和人的站队,永远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知识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这是知识学习的理想阶段和最高阶段。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庄子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但是庄子的最高阶段并不是这个阶段。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这可以理解为万物在宏观方面是一体的,在物质的起源方面是统一的的,在最微观的构成方面是一致的,这符合现代科学的认知。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知识的第三阶段:坐忘与混沌。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都不是真正的一。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只有达到混沌状态,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道德经》为什么讲绝圣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与万物齐一。不过要注意:原始的愚昧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把无知和简单的去知理解为修行,真正修行抵达的坐忘,是无所不知,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玉蟾祖师在鹤林问道中对此阐述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一之体,一者道之用,人抱道以生,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夫道一而己矣,得其一,则后天而死,失其一,与物俱腐。......由一而一,一至于极,谓之脱胎;极其无极,一无所一,与道合真,与天长存,谓之真一。《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讲: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庄子所说的知识第三阶段,类似于《道德经》第十九章所讲的绝学无忧。“绝学无忧,乃是不学。人人修行,绝学无忧,因为绝学无忧,生活天然而逍遥自在,因而文字就派不上用场了。文字都是识神的条件反射,与人的先天本性是有距离的,甚至是有阻碍。古人修到一定程度需要闭关,这个时候要隔离信息源,甚至避免阅读文字,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不需要后天的条件反射。何为齐物之境界?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齐一。 齐物论借王倪之口说道:“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我们可以理解,齐物论就是层层破象,彻底破象,直至物我齐一,无人无我,无有无无。我与虚空同一体,虚空与我无分别。入金石不碍其法身,入水火不伤其慧性。我们以此来理解:以文字之象入道,最终也要破文字之象。当心之象也彻底破除之后,则可以顿悟大道之全体,这个时候,悟道即是证道。此为逍遥! 好看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赞 (0) 相关推荐 老子“无为”思想之真义:作为方法的“无为”与“得胜无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指作为具体方法手段的那些"无为"主张和做法:第二个层次就是指取得了好的结果和好的结局以后所要保有的态度和姿态. ... 老子《道德经》:“绝学无忧”的3种解释 老子<道德经>中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人生,本来就是由各种福与祸组成的,福祸相连,好坏交替. 一般人,都是喜欢福气,而厌恶祸患.那么,何为福?何为祸呢? <尚书>&qu ... 徐大椿注道德经:绝学无忧第二十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说到,以"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不足以治理好天下,并提出了道家的治世方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本章承接上文,以第一人称的语 ... 《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 ... 道行经原成 道经二十章 绝学无忧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绝学无忧.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朢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乡于大 ... 胡说《老子》24 —— 绝学无忧 在上一篇文章<胡说<老子>23 -- 见素抱朴>的评论里,网友金银薄荷先生问: 每每讀到這里"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另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quo ... 《庄子·齐物论》道家思想“无我”的三种境界,比“心流”更高级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今天我们分享<庄子>内篇的第二篇<齐物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齐物"呢? ... 古玩收藏家的四大圈子,知识水平层次不同,根本无法交流 声明:文章转载自中国古玩收藏网,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删除 古玩界圈子很多,也很复杂,但从大方面来讲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玩普品圈子 这类人主要是在地摊转悠,喜欢收集老普残,但是如果数量巨大的话,也能形 ... 绝学无忧 | 《道德经》第二十章笔记 第二十章 "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 ... 【老子哲学】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 小 播 读 书 /// 11/07 2020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保持外在的纯真,保持内在的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你就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