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治“脏躁”的简便廉效方,治胃肠道疾病效亦佳.
华医世界
甘麦大枣汤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脏躁”的名方。
“脏躁”,中医病名,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临床常见患者哭笑无常,悲伤欲哭。
黄文东,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为孟河名医丁甘仁得意门生,医技精湛,学验俱富。其对甘麦大枣汤甚为青睐,应用自如。
其后人胡建华、马贵同承其经验,亦多有发挥。
今天,小师妹将他们的经验及相关医案整理如下,供临床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黄文东教授
对甘麦大枣汤的认识及经验
甘麦大枣汤首见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亦补脾气。”
其为治疗妇人脏躁的名方。
黄老指出甘麦大枣汤治疗情志病疗效颇佳,脏躁一般表现有精神失常,无故悲伤欲哭,频作呵欠,神疲乏力等,可伴有心烦,不得卧,急躁易怒,大便秘结之症,
其“象如神灵所作”并非真有鬼神存在,而是指病人出现各种幻觉,导致其喜怒无常。
至于病机,黄老归其于气血亏耗、脏阴不足,
正如《灵枢·本神第八》所云:“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关于甘麦大枣汤的组方要义,清·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中的论述最为精准,其曰
“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
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
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
盖病本于血,心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
肺脏润,肝气调,躁止而病自除也。
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
淮小麦、炙甘草、大枣三药性味皆甘平,故此方又可缓肝之急;
且甘草、大枣健脾补中,脾健则气血旺,心肝皆可得其滋养。
合用则甘润平补,养心调肝,共奏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柔肝缓急之功。
黄老在临诊时推崇“异病同治”,《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虽为治疗妇人脏躁之名方,但并非专治“妇人脏躁”。
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也常见于男子,如把此方作为妇科专方,未免失之狭隘,后世医家如叶天士就常将其用于脏躁之外的烦、惊、悸、怯和痉厥等病。
黄老上承先贤,他指出临床上众多疾病如失眠、心悸、癫证、郁证、自汗、便秘、腹泻、痞满等都存在“气血亏耗、脏阴不足”的病机,遂黄老开拓思维,每逢此,遣以甘麦大枣汤,灵活施治,每获良效。
胡建华教授
对甘麦大枣汤的发挥
胡建华教授亦是上海市名中医,师承黄文东先生,擅长医治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胡教授指出,像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这样的情志疾患,多表现为非器质性改变的各种精神和躯体症状,主诉繁多,归属于中医学的“不寐”、“心悸”、“癫狂”、“脏躁”等范畴。
对于此类疾病,胡教授认为,其与心关系尤为密切,故强调从心论治。
《灵枢·口问》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者五脏六腑皆摇。”
可见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只有心血充盈,心气旺盛,神舍其内,方能神志安稳。
一旦思虑过度,劳伤心神,耗伤心血,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必致情志逆乱。
症见失眠多梦、心悸乏力,或神思恍惚、表情淡漠等,若病久则聚湿生痰,痰瘀交阻而显紧张恐惧、焦虑多疑、忧郁烦躁,甚则时哭时笑,精神失常。
治疗应以养心安神为主,辅以化痰祛瘀。
胡教授认为甘麦大枣汤药性平和,能解郁缓急,养心气,益心阴,泻心火,安心神。
为增强其养心解郁作用,常在原方基础上加远志、石菖蒲、丹参组成加味甘麦大枣汤,共奏化痰活血,安神定志之效,用其治疗不寐伴有情志怫郁、心烦焦躁者,疗效颇佳。
胡教授指出,远志、石菖蒲为化痰定志之品,针对不寐伴有乱梦纷扰、醒后头重目眩、胸脘痞满、纳呆恶心、舌苔白腻等痰浊内阻之象者,常伍之以化痰安神,此外,恐药力不及,胡教授还常加天南星、枳实、竹茹、半夏等化痰之品,或合用温胆汤加减。
丹参,古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之说。《灵枢·本神》有云:“心藏脉,脉舍神。”
心主血脉,主神志,而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盈,血脉运行流畅,则心神充养,神明安宁。
故于方中加入丹参,以达养血活血,宁心安神之功。
马贵同教授
对甘麦大枣汤的发挥
马贵同教授,师承中医脾胃病学家黄文东先生,尽得黄老真传。
马教授指出,不少胃肠疾病患者常伴有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精神紧张,甚则悲忧善哭之症,情志每因病情而反复,病情每因情志而加重,特别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与情志的关系更为密切。
所谓情志,与心肝二脏最为紧要。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和“心”有着密切联系,心神不安,精神情志必然会出现异常,从而影响他脏,产生病变。
反之,胃肠疾病日久,脾胃必伤,气血生化乏源,而难以补养心气,致心神失养,内生阴火。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肝木冲和,气机畅达,则气血平和。
肝气郁结,势必乘脾胃之土,而致脾胃受纳、运化失司,痛、胀、呕、泄诸症迭起。
因此,马教授在胃肠病的治疗中十分注重情志对心肝二脏的影响,常采用养心疏肝之法,以解郁缓急,调理脾胃气机。
马教授认为,甘润平补者首推甘麦大枣汤,常用炙甘草9g、大枣9g、淮小麦30g,每将其运用到脾胃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中,疗效颇佳。
马教授常讲究心肝同治,注重把握养心、疏肝的平衡,常配以柴胡、郁金、枳壳、香附、八月扎、佛手之类。
柴胡、郁金、枳壳由柴胡疏肝散化裁而来,每遇情志不疏、忧思抑郁者,常以此为方剂之首,再配以甘麦大枣汤养心缓急,每效如期。
又因肝体阴而用阳,故又宗黄老经验,配以味酸之白芍,柔养肝体以抑制肝用,少则15g,多则30g。
甘麦大枣汤组方精炼,药性平和,合于调理脾胃方中,往往效如桴鼓。
黄文东教授医案一则
李某某,女,48岁,工人。
1975年5月17日初诊:
近年来,头痛持续不已,剧痛时引起泛恶,情绪抑郁不乐,急躁易怒,多疑,精神恍惚,
耳中时闻语言声,听后更增烦闷,有时悲伤欲哭,睡眠甚差,噩梦引起惊恐,耳鸣头昏,腰酸,白带甚多,神疲乏力,面色无华。
舌苔薄腻,脉细数。
长期服用镇静剂,效果不佳。
辨证治法:以上诸症,由于思虑忧愁过度,耗伤心气,兼有肝郁气滞,风阳上扰所引起。
治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
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枣9g
郁金12g,石菖蒲9g,胆南星9g
生铁落30g,夜交藤30g,蜈蚣2条
七剂
5月24日二诊:
月经来潮,情绪急躁,头痛较以往经期减轻,其余症状基本如前,耳中语声减少。
日前小便频急而痛,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曾服呋喃坦丁药片,胃中不舒,现已停服。
再从原方加减。
原方去大枣、菖蒲,加黄芩12g,知母12g。七剂。
5月1日三诊:
近日上午头痛已除,下午头痛减轻,睡眠已有进步,中午亦能入睡片刻,烦躁已少,耳中仍有语言声,尿频减少。再守原意。
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枣9g
郁金12g,丹参9g,知母12g
生铁落30g,夜交藤30g,蜈蚣2条
七剂
6月7日四诊:
上午头痛未发,下午仅有轻微头痛,近日月经来潮,亦未见大发作。晚上安睡,午睡可达一小时,耳中人语声续减。
舌苔薄腻,脉细不数。再守原意。
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枣9g
郁金12g,菖蒲9g,丹参9g
生铁落30g,夜交藤30g
七剂
6月14日五诊:
睡眠较好,但有梦,有时感乏力,疲劳则觉疼痛,程度较轻,面白少华。
脉细,舌质红。再守原法。
前方去石菖蒲,加白芍12g。七剂。
6月21日六诊:
一周以来仅昨日头痛小发,睡安,日夜可睡九小时以上,心烦及梦均减,有时精神欠佳。
平时已无耳语,但在安静时偶有出现,情绪开朗。
脉细,苔薄腻。
再予前法加入补中益气之品。
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枣9g
党参12g,白术12g,白芍12g
丹参9g,炙远志4.5g
七剂
按语
本例以头痛、失眠、忧郁、悲哭、恍惚、多疑、幻听等为主证,外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镇静剂,未获效果,遂来沪治疗。
根据辨证分析,属于“脏躁”、“郁证”范畴。
患者情志抑郁,思虑过度,以致心气亏耗,脏阴不足。
《金匮要略》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即指此证。
本病人出现耳中闻人语声之类,为“神灵所作”之幻觉。
故用淮小麦以养心气,甘草、大枣以缓急;夜交藤、胆南星、菖蒲、郁金以安神宣窍解郁,铁落、蜈蚣以平肝熄风止痛。
二诊时出现尿感症状,故加黄芩、知母以清热化湿。
治疗后头痛由剧痛减为微痛,由全天持续痛转为数天仅有一次小痛;
睡眠渐见好转,且能午睡;各症状明显减轻或已消失。
治疗一月余,缠绵已久之症日渐向愈,故情绪亦由忧郁而渐趋开朗。
现代药理证实,甘麦大枣汤具有镇静、安眠、抗抑郁、抑制呵欠、改善脑细胞代谢、调节内分泌、促进离体平滑肌收缩等诸多作用,特别对于与情绪有关原因不明的功能性疾病,效果良好。
黄文东老师及其后人灵活运用甘麦大枣汤,使得其理法方药愈加丰富,启迪后学,希望能为广大读者受用。
华医世界·珍惜您的每一次学习
💙
热门荐读
免费领名医教学课件
扫码添加华医世界首席福利官小谢
点“在看”,分享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