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五十二病方》治则学初探
《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医方书,书中记载了十分宝贵的治则思想的运用与经验,鉴于迄今尚无对早于《内经》及先秦以前的中医治则思想进行专题研讨的文献,故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祖国医学治则思想的历史渊流和发展概貌,便于指导实践,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今特对此浅析如下。
祖国医学特有的因人因时因地治宜的用药个体化特点,强调人的禀赋体质类型,重视自然界气候对人的影响,注重方中药用的特性,既符合辨证施治的精神,也是整体观念的实际运用,从《病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治则的历史端倪。
1. 因人治宜。书中云:“婴儿病痫方:取雷尾矢三颗,冶,以豬煎膏和之。小婴儿以水[半]斗,大者以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挠,以浴之”, 这是根据年龄大小决定洗浴之药液量,是因人治宜法的具体体现。
2. 因时治宜。对“脉痔”病症,“取野兽肉食者五物之毛等,燔冶,合挠 □,每旦先食,取三指大撮三,以温酒一杯和,饮之。到暮又先食饮,如前数”,这是早晚空腹服用,以利药趋下焦、通脉止血的治法。根据人体一日内气血盈亏的节律性,针对早晚时辰变化的差异性,选择特定的服药时间,这种因时服药法,对于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中医时间医学治疗应用的最早记载。
3. 因地治宜。书中对阴疽症,“以白蔹、黄芪、芍药、甘草四物煮,□、 姜、蜀椒、茱萸四物而当一物……”,对阴寒症用了蜀椒一药。蜀椒,又名花椒,全国大多数地区都产此药,但究其源,因其自古产于蜀而闻名,故《神农本草经》云“蜀椒”,《名医别录》载“巴椒”(巴,即今之四川重庆一带), 《太平圣惠方》记为“川椒”。历代医家认为,川椒,产地特异,性味特强,麻辣持久,效用显著,故因产地选择此种地道药材。
根据上述对《五十二病方》中有关治则治法的归纳总结,我们认为《病方》对中医治则学有两点较大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
1. 开创了治则学形成和应用发展的先河。《病方》注重实践,重视效用, 因而它对治则治法的记载并无明确的理论表述,认识探讨有一定的隐匿性、局限性,但从整体的、历史的角度来看,仍可谓是丰富多彩的,其特征是显示了治则分类比较全面,治疗方法堪称多样,其概念内容、应用形式、思路类型等,已具备中医治则学的雏形和框架,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早期思想萌芽,对后世的临床应用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奠定了治则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地位。四十多年来,中医界对治则学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内经》以后的医籍中的治则思想阐述较多,而对早于《内经》的有关医籍的治则思想则无专题研讨,此乃治则学文献研究的空白。《病方》记载了先秦以前的中医治则经验和成就,给我们提供了考察早期治则学形成的线索和依据,对我们追根寻源地认识中医治则学的本来面目,多层次地研究治则学的历史轨迹和应用发展,全面系统地挖掘治则学的学术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学意义。
推荐阅读
本书作者王心东是南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本书汇集了作者从医45年来在中医临床专业实践中的笔耕贡献,分为学术探索讨论、临床研究细论、医圣药用概论、实践经验综论四个部分,展示了作者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热爱、勤奋耕耘和辛勤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