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心理学实验:“妈妈”不仅是一个身份,更重要的是提供安全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个“碗柜理论(Cupboard Theory)”风靡美国,深深影响了大多数美国父母,时至今日它在中国也有颇多体现。
所谓碗柜理论,其实就是指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给婴儿生存所需的所有物质需求,比如照顾婴儿,让她吃饱穿暖远离危险。
在对如何照顾和研究婴儿行为上,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主张的是“哭声免疫法”,他认为,满足一个婴儿爱的需求,只需要妈妈给孩子提供充足可口的食物即可。
除此之外,完全没有必要跟孩子过分亲密,并且,婴儿如果哭了不要立即抱他,因为这样会使他对自己的母亲过于依恋,以后在社会上将难以独立。
另一个权威人物斯金纳则提出了一个“强化理论”,他认为如果婴儿一哭,父母就去抱他,那么,父母就是在强化哭闹的行为,最终使孩子成为娇气包、爱哭鬼。
这套理论民间流传甚广,但是很多家长却对碗柜理论、强化理论深信不疑。
为了锻炼婴儿或孩童的独立能力,哪怕看着孩子哭很心疼,也强忍着无视。
但是讽刺的是,多数运用这种冷酷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都发现孩子长大后有着很明显、严重的精神问题。就连碗柜理论提倡者华生自己的孩子,也深受其害。
而反对碗柜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则坚持认为,食物生存固然重要,但是对婴儿来说,接触性安慰也一样重要不可或缺,而且是必需品。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观点,同时也为了反驳华生等人的观念,哈洛开展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也被称为“母爱剥夺实验(Maternal deprivation)”。
实验所要验证的,是关于爱的真相,即爱不是仅仅提供食物,而是情感依赖和肢体接触,以及精神抚慰。
选择恒河猴来做试验是有原因的,恒河猴与人类基因的相似程度达到94%,所以恒河猴的反应对人类有参考性。
哈洛首先从猴子妈妈身边抱走一些刚出生的小猴子,然后在小猴子生活的笼子里放置了两个假妈妈。一个假妈妈用铁丝缠绕而成,冰冷而坚硬,但是它的胸前挂着一个奶瓶,小猴子饿了可以喝奶;另一个假妈妈则缠上了柔软富有弹性的海绵加棉布,触感温暖亲切,可以温暖小猴子宝宝。
刚开始,被抱离妈妈身边的幼猴们显得极度狂傲、恐惧、焦躁不安。
哈洛在实验记载中这样写道:小猴子们离开了妈妈呆在实验室里,不一会儿就显得非常烦躁、恐惧不安,最后大小便失禁,导致实验室里总是弥漫着一股臭味。
几天之后,幼猴们意识到自己的妈妈已经离开自己不会再出现了,于是开始尝试着向这两个假妈妈们靠近,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可见,幼小的猴子们最为常见的行为是,只有实在饿到不行的时候,它们才会到触感冰冷的铁丝假妈妈那里喝奶吃饱肚子,而剩下所有时间都是待在温暖柔软的绒布妈妈身边。
所以,透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确需要食物和物质上的满足和丰盛,但更为依赖的,则是妈妈与他的肢体接触,和对他的情感安慰。
这个实验结束后,哈利又进行了一项十分残忍的测试,为了测试出小猴子有多么依赖妈妈,他故意在绒布妈妈身上装上会伤害幼小猴子的机关装置,本以为幼猴被机关伤害后会远离绒布妈妈,结果却与他所假设的相反。
无论假绒布妈妈身上的机关对幼猴有多少次多大的伤害,幼猴都义无反顾地一次又一次地奔向绒布妈妈,渴望从绒布妈妈身上获取那些温暖慰藉。
由此可见,幼儿对妈妈的依赖有多大。
最后,哈利特意把这些受过刺激的幼猴放了出来,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些小猴子进入到猴群中之后,不仅无法与其他的猴子相处,而且还出现了极端的反群体行为,并且不停伤害自己。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这些从小没有感受到母亲抚摸和呵护的幼猴,长大后都十分冷血。所以这些幼猴十分冷血。
由此可见,妈妈的肢体接触和情感安慰,对幼儿来说极其重要。
所以,妈妈是什么呢?并不只是生物学上的来源或社会学上的抚养人,对孩子来说,其实是重要的情感支柱和精神支柱,这一层关系的健康发展,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Piaget, J. (199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Littlefield Adams.
[2] Erikson, Erik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