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交出2018年成绩单,艰难开启to b转型征途
3月21日,腾讯控股的股价从最高371.4元下滑到363元,在接下来的5天里,腾讯股价一路下跌至347元,市值蒸发了约1523亿港币。
究其缘由,3月21日当天,腾讯控股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成为股价下跌的导火索。相比腾讯控股去年同期发布的华丽丽的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2018年,腾讯在实业发展上受到政策打击,产业互联网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微信商业模式受到某种牵绊,腾讯的转型之路略显缓慢。
财报显示,2018年腾讯控股全年总收入为3126.94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787. 19亿,同比增长10%,相比较去年同期75%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腾讯的这份年报“勉强过关”。继去年有投资机构发出做空腾讯的信号后,时隔一年,依然有投资机构认为,腾讯的转型还在路上。
谁在拉动增长?
曾经有人将腾讯定位为一半是巨无霸游戏公司,一半是巨无霸投资公司,前者是主业,后者是副业,同时随着微信的崛起全然成为了一个流量帝国。
这一点在2017年显得尤为明显,2017年,腾讯全年财报显示2377.6亿总营收中游戏收入占到65%;与此同时,在2017年第四季度,投资收益(79亿)比重几乎占到主营业务净利润(208亿)的一半。由此,腾讯受到市场质疑:腾讯是一家科技公司还是一家投资机构?
2018年,外部环境的变化让腾讯走上转型之路。这一年,腾讯网络游戏(PC+手机)收入仅占全年营收的33%,几乎下滑一半。2018年3月,原广电总局停止了游戏版号审批,腾讯的热门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王者荣耀》等现金流大牛的版号申请一度搁置,这意味着腾讯无法在游戏内设置充值取得变现。
受影响最明显的是2018年第四季度,腾讯控股净利润同比下跌32%,为142.29亿元。其中腾讯游戏(PC游戏+手机游戏)的收入占当季总营收的35.7%,环比第三季度中腾讯游戏39.58%的占比进一步下滑。尽管在2018年底,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新开发版号审批,包括《王者荣耀》《QQ飞车》等8款游戏获批,但由于积压过重,游戏发布节奏依然缓慢。
意识到危机的腾讯,在2018年进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三次组织架构大调整,上一次的调整还是在3Q大战之后。
这次架构调整明确了腾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to c到to b转型。在腾讯内部对此的比喻是:to c是空军,做个爆款产品,一呼百应,炸弹一投,整个地盘都是你的,你很舒服;to b是苦活,脏活,“因为你不可能只做空军”,马化腾对于此次转型,态度坚决。在这场被称为“地面战争”的反击战中,腾讯内部各个部门按照各自生存优势开拓全新战场,交通、安全、医疗AI、智慧零售,齐发的陆战部队清一色围绕“云”展开。
云业务被腾讯认为是错过的业务,没有在更早的时间重兵投入,“卖云毛利低,投入高,有规模效应前必须面对一段亏损期,资金投入显得非常小心谨慎。” 作为新成立的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掌门人汤道生是前QQ掌门人,也是将云最早带入腾讯的人。与阿里在云计算上的高举高打,腾讯在云上的起步十分谨慎,默认云业务的诞生和发展,但没有更多资源支持。
2016年的腾讯云峰会上,马化腾在现场为腾讯云站台,并且明确,“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第一要素是云。”云被提上了重要的战略高地。从2016年到2017年再到2018年,腾讯首次将腾讯云具体收入公开:全年收入91亿。在2018年推动增长的收入来源中,除来自腾讯视频订阅收入外,包括腾讯云服务在内的“其他收入”填补了“游戏业务”下滑的9个百分点。
投资,依然是重点
从拼多多、阅文集团,到美团点评,近两年来上市的TMT企业的背后都离不开腾讯的身影,而投资是腾讯绕不过去的话题,究竟是科技公司?还是投资公司?时间或许会给出一个更为明确的答案。在此之前,无可否认的是,来自腾讯投资收益已经是腾讯主营业务之外的“重要副业”。
从2017年开始,腾讯的投资收益就一直颇为亮眼。纵观2018年,2018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净利润232.90亿元,投资收益达75.85亿元;2018年第三季度的主营业额净利润233.33亿,投资收益达到87.62亿。尽管2018年第四季度投资收益有明显下滑,但全年投资收益与主营业务净利润平均达到1:3的高水准。
“从2018年来看,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游戏业务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腾讯进行了一波密集运作,推动一批投资企业上市,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业绩出现反弹,但目前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不够,主要还是资本运作带来的投资增幅。”券商分析人士看来,投资对腾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形成产业生态护城河,但仅仅依靠投资拉动收益非长久之计。
与此同时,在资本大环境不明朗的形势下,外界也疑惑腾讯是否会放慢投资步伐。在2019年腾讯投资年会上,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对此进行了说明,腾讯的投资规模不会收缩,投资是腾讯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过去11年,腾讯总投资700家企业,其中63家已经上市,122家称为市值超10亿美金的企业,2018年,有16家企业实现IPO。”刘炽平坦诚表示,2019年会有更大挑战,短期内压力会越来越大。
据了解,2019年腾讯的投资方向逐步转向其重点发力的to b产业,包括在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全等行业的产业链上进行重点布局。
微信,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作为流量帝国的根基,微信在2018年年底的用户数增长至10.98亿,新的增长动力来自“地线城市的渗透率”,以及“不同年龄层用户”。
作为微信的主要盈利模式,社交广告在2018年的整体表现算不上非常亮眼。从数据上来看,包括微信朋友圈、小程序及移动广告联盟在内的网络广告收入为580.79亿,较去年同期整体增幅达44%,其中社交广告的收入增长55%。但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中,增长并不明显——网络广告收入只占总收入19%,这一数据相比去年同期,仅提升了2个点。
因此也有分析人士提出,微信坐拥是十亿流量,除了导流,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商业模式。“微信目前更多在承担社会公共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它的商业化发展。”
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微信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对此,腾讯一位内部人士认为,如果说腾讯错过了4G时代直播崛起的节点,那么腾讯还有机会抓住5G时代的机遇——工业物联网时代。而这也与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思路不谋而合。
腾讯要如何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外界普遍对腾讯的转型感到困惑。而根据马化腾最初对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定位,借助c to b的基础优势,“空军支援步兵”。目前来看,从微信到企业微信的打通,从小程序的线上到线下连接,这条路线正在日渐明朗。
根据2018年财报显示,截止2018年年底,小程序已覆盖200个服务行业,中长尾小程序的日均访问量占小程序日均总访问量的43%。如何利用微信的流量优势,走出一条腾讯式产业互联网之路,或许依然值得期待。
2019年,变革仍在继续
前不久,腾讯被传出2018年12月内部员工大会后,开始裁撤一批中层干部,包括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级别,在腾讯200多名中曾干部中调整比例约为10%。
这被认为是腾讯高层在商讨并决定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后启动的首轮人事清理。在腾讯公司20周年的会议上,刘炽平表示,在未来一年内,有10%不再胜任的管理干部要退,“我们几个月之内会完成10%的目标。”据腾讯内部人士透露,从去年年底开始,总办成员都接到了“撤中干,为年轻人腾位置”的任务,业内有人将此称之为“大换血”。
根据腾讯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腾讯雇员人数达54309名,2018年下半年用人增幅达12%,与2018年上半年9%增幅相比,增速进一步加快。吸收新鲜血液,加速内部转型,或许是腾讯从人开始迈出的第一步。
除了财报上有所显示的云业务发力。数字内容生产依然会是腾讯2019年发力的重心。从2018年财报数据可以发现,推高腾讯2018年收入成本的,除去雇员福利外,内容成本、渠道及分销成本以及推广及广告费的成本位列前三。其中,内容成本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8%,渠道及分销成本增幅在23%,推广及广告费增幅高达31%。这一趋势有望在2019年继续延续,包括腾讯视频、短视频在内的原创IP大战将进一步升级。
一手是消费互联网,一手抓产业互联网,陷入困境的腾讯是否能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如,刘炽平在投资大会上所说,大的泡沫破裂之后,浴火重生的公司也将是最有前景的公司。
编辑:挨踢妹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