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轮回:从起点到终点

听说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号

杂谈与时评

人生的境界

风雨后见彩虹固然不错,但怕的是风雨后你也见不到彩虹

近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人生的境界》

哲学家冯友兰是以哲学的观点看人生境界,有时也不好理解。作为一个俗人,老刘以为人生至少应该分为六个境界,现我以通俗的观点,从人生的最高境界到最低境界总结如下:

一:佛性境界

佛性境界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这样的人基本不食人家烟火,他们无师自通的通晓宇宙真理,非肉眼凡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开了天眼的仙人。

他们的使命就是普度众生,普度世界。佛性代表人:如来,观音,太白金星

二:半人半仙境界

半人半仙境界是人生的第二境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半人半仙的人都属于隐者,属于仙人道骨。

他们不喜欢热闹,喜欢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吸取大自然的精华,忽隐忽现,若有若无,他们的教义并没有什么说教,但富有哲理与大智慧,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芸芸众生。

因为他们透了人生,无欲无求,且顺自然之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天地精华造就的超人。半人半仙代表人:老子,鬼谷子,墨子,张三丰,普罗米修斯.

三:圣贤境界

圣贤属于食人间烟火的人,也不像那些半人半仙的人“云深不知处”,而且他们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欲望,他们的教义更适合,更贴近芸芸众生,因此圣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因为圣人并没有完全超脱,有欲望而活的也比较累,因此只能归于人生的第三境界。

其典型代表人物孔子,从年轻时候就想做大官,仕途不顺利,只好驾着一辆破牛车周游列国十几年,推销自己的学说,想想也真不容易。但孔子的学说影响了我们几千年,其精华至今熠熠发光,像这样的人,几千年才会出一个的,普通人基本达不到这个境界。圣贤代表人物:孔子,苏格拉底.

四:名垂青史的境界

能达到名垂青史的境界的人已经很多了,单纯中华民族,就要成千上万了。

名垂青史的人包括伟大帝王,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毛泽东说,是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名垂青史的人物,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对社会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名垂青史境界的代表人物:秦始皇,毛泽东,拿破仑,岳飞,韩信,李时珍,沈 括,牛顿,爱因斯坦,司马迁,李白等等

五:芸芸众生的境界

芸芸众生的境界属于大众群体,占人类的99%,他们就像平凡的蚂蚁,在这个世界上繁殖了一代又一代。他们劳累,他们贪欲,他们尔虑我诈,他们或善良,或凶狠,为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忙忙碌碌,但只是过往的烟云,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正像毛泽东说的,他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帝王将相,也就没有了人类的历史。典型代表人物:你,我,他,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六:真糊涂的自然境界

甘于清贫,无欲无求叫超脱。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不是甘于清贫,也不是强迫自己无欲无求,而是真的习惯了清贫,骨子里根本就没有欲望与追求,这类人就属于真糊涂的自然境界。

我们周围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很少与人交往,从来不会去想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攀比,也不看重自己的面子,只要有吃有喝,有房子住,甚至需要社会的救助,也绝对不会去下苦力或者尽量想办法去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但他们看上去却生活的悠闲自在,比那些整天为提高自己生活状态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潇洒的多,这类人就属于真糊涂的自然境界。

真糊涂的自然境界代表人物:周围的那些挣钱不多,但也不买房盖房,不投资,很少与人交往,但活的很悠闲的人。

总结: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穷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怡然自乐,一富翁经过,问他:“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多打些鱼呢?”渔夫反问到:“今天的鱼已经打得足够了,还打那么多干什么?”答:“买条船呀。”“买船干什么?”“再多打些鱼呀。”“打那么多干什么?”“买幢漂亮的房子呀。”“买房子干什么?”“那你就不用打鱼了,像我一样悠闲的晒太阳呀。”“我不是正在晒太阳吗?”渔夫微笑着回答,富翁......

故事很有哲理,但作为一个人,想达到人生前三个个境界可以说遥遥不可及,即使想名垂青史,一般人也是很难做到的。但假如一个人只是有猪一样的思维,属于真糊涂的自然境界活着,又有多少人希望这样的生活呢?

只有经历过风雨,经历过打拼,恍然醒悟超脱以后,才真正体会到躺在海滩上晒太阳的那种悠闲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是一个轮回。

轮回,从起点又回到终点,作为芸芸众生的人,既然自己达不到前三类人生境界,也很难名垂青史,是历经沧桑风雨后再超脱甘于清贫,还是骨子里就安于清贫,无欲无求的去达到真糊涂的自然境界?到底如何选择,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也许郑板桥“难得糊涂”能替你做出回答:“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但真正能做到郑板桥“难得糊涂”也很难。因此,作为占人类群体99%芸芸众生,只要内心里有甘于清贫的观点,也许,你这一辈子,就会过得很舒坦。

风雨后见彩虹固然不错,但对于大部分人,往往是风雨后也见不到彩虹。因此,不经历风雨,安安稳稳的一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喜欢文章轻压二维码关注杂谈与时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