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拿命换钱”是当今职场常态吗?

作者 | 孙瑞希

01

过劳时代,每个打工人都有一把辛酸泪

我刚毕业的时候,一直苦哈哈地加班加点工作。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保住眼下的工作。后来,工作保住了,职位也晋升了,我一直认为那是因为我有能力。

然而,到今天我知道:那并不是能力,那只是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机缘巧合罢了。

那会儿的加班文化并没有泛滥到今天这个程度,我只要比别人努力一点点就会受益不浅。

时至今日,长期加班已经成为中国职场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996,工具人等词汇成为职场讨论度极高的热词。

2019年3月,一位互联网行业的员工在GitHub上线了“996.ICU”项目,这个名字是“工作996,生病ICU”的缩写,项目很快得到了许多程序员的支持。后来,项目中设立了996公司黑名单与955公司白名单,为想要跳槽的员工指个方向。

近年来,原本由于薪水高、晋升速度快、发展空间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因加班愈演愈烈而饱受诟病。在网上,“逃离互联网大厂”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

一边是年轻人被无限压榨,一边是大佬们的996福报论,他们堂而皇之地为996涂脂抹粉:“加班是员工对自我未来负责的一种表现”、“辛苦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在他们的叙事中,员工是完全自由的,你可以不去加班,但对应的是,如果你生活困顿潦倒,那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这些论调大行其道,让加班与奋斗挂上了钩,正常下班=不思进取,加班成为常态化的工作模式。

“讲究”一点的公司,会用高薪与员工博弈:来吧,加班不白干,我给你钱那!而更多的公司,则是腆着大脸“白嫖”:加班给什么钱!本职工作没完成哪有给钱的!更有某些公司高管表示:“员工如果无法平衡工作与家庭可以选择离婚”。

在与资方的博弈中,劳动者越来越焦虑:你不愿意996,也会有其他人愿意996,如果整个行业都996,你能逃到哪去?于是很多人只能妥协,打工人被卷入了过劳工作的时代。

正如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一书中的描述:人们失去了理智,讨论着“能否 24 小时战斗”的话题,“过劳”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02

技术的进步没有带来闲暇,

是什么把我们裹挟进过劳的人生?

1930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欧美经济的大萧条中乐观地展望未来100年的好日子:“我估计100年后(2030年),人们每周只需要工作10-15个小时,现在就必须抓紧时间思考要如何利用那些将多到令人发狂的闲暇岁月。”

然而,现实啪啪打脸,我们并没有因为技术解放而迎来闲暇,反而因为技术的进步,加剧了对时间匮乏的感受。

为什么会这样呢?

米兰·昆德拉说:“速度是迷狂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但我们也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为了让这个世界高效地运转下去,人们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劳动。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大平台对信息和数据的垄断,愈发加剧了这种工作节奏。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在他的社会加速理论中说:“人们被逼迫着不断追赶他们在社会世界与科技世界当中所感受到的变迁速度,以免失去任何有潜在联系价值的可能性,并保持竞争机会”。

在崇尚“效率至上”的社会中,一些企业将中年员工视为“不良资产”系统性清退。这种职场“35岁现象”已经波及到许多行业。

我早前一直认为,职场“35岁现象”与个人能力有关,与核心竞争力有关。后来,随着经手的生涯咨询个案越来越多,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很多情境下,它与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无关。

那些有经验、有能力的中年员工,往往拿着较高的薪水, 在雇主的眼里,与拿着起薪的新人比,他们的性价比不高。

这种年龄鄙视链一旦建立,即便对年轻人也是不小的冲击:工作状态越来越不稳定,职业前景模糊不清,而老龄化加速的社会大环境又要求职场人尽可能延长工作年限。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劳动者不得不面对“必须越跑越快,才能呆在原地”的窘境。

这背后折射的是:日益失衡的劳资关系。

03

常态化的畸形加班与劳动者的未来

日益贬值的学历,熬到秃顶也加不完的班,年轻人在高压下透不过气,于是沮丧席卷而来。他们并没有用暴力夺回尊严,而是不再推崇奋斗,过着“躺平”、“摸鱼”、“糊弄”式的生活。

他们以打工人、工具人自称,这背后不只是绝望的哀嚎还有反抗的声音。

平台巨头的贪婪,把劳动者逼到拿命换钱的份上,这并不是某一小撮人的问题。

互联网大厂被视为新一代“血汗工厂”的背后,是资本的天然属性:贪婪。

“利润企业化,成本社会化”,那么你对整个社会、整个价值链,以及价值链上的个体,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资本必须进行有序扩张,必须服务于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打工人拿命换钱不应该成为当今职场的常态。

所以我们要呼吁的是,能让“拿命换钱”停下来的制度性保障,提倡职场文化的包容性、同理心、社会责任。

事实上,我国劳动法早有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在现行的劳动法下,很多企业的操作是不合法的,但它们自有规避的路数,有些路数也不合法,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在很多时候成为一种“营商环境”。

8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最早由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他还发明了一个口号, “8小时劳动, 8小时休闲, 8个小时休息”

在资本主义早期,工人阶级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就开始进行罢工、示威活动。1866年,第一次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根据马克思的倡议,提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自己支配,8 小时休息”的口号,要求各国制定法律给予确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8小时工作制被国际劳工会议所承认。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被迫陆续确认了8小时工作制。建国后,我国也实行这一制度。

先辈们以命相搏换来的8小时工作制,不是为了让后世年轻人“拿命换钱”的。

央视评不能让奋斗变了味是这样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靠激情,也要讲效率,切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让员工少熬夜、不透支,用人单位严格规范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护好奋斗者同样重要!

以上。

参考资料:

《新异化的诞生》 [德]哈特穆特·罗萨 著

《过劳时代》 [日]森冈孝二 著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著有以职业生涯个案剖析为基础的书籍《刻意成长》。书里集中了职业转型、职业定位、优势升级、兴趣变现、能力重塑等常见的人生发展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是为数不多的提供实战性成长方法论的好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