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夫 |《天论》:荀子与阴阳家的较量

《天论》:荀子与阴阳家的较量

阴阳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也许会颠覆现代人的三观。司马迁曾描写过邹衍出行的盛大场景:

“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邹衍是阴阳家的鼻祖,齐国人,“五德终始”、“赤县神州”就是他最早提出的。司马迁说他的学说宏大不经,荒诞而怪异。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忽悠,很早就名重于齐国。他来到魏国,梁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执宾主之礼;来到赵国,平原君侧身而行,亲自为他擦拭坐席。来到燕国,燕昭王手持扫帚在前为他清路,专门为他修筑了一座宏大的碣石宫,并以学生身份向他请教。为什么邹衍这么受欢迎?因为他会给君主算ming推yun,让你欲罢不能。千万不要小看古代的阴阳家,他们用天文地理、阴阳五行那一套理论给当zheng者看风水、推guo运,迎合了权贵们的心理需求,很容易迷惑人。

邹衍的出生年代不详,一般认为他生于前305年,卒于前240年,活了65岁。像他这样的人,历史上很多,而且大放异彩。荀子(前313—前218)与邹衍生活在同一时代,可荀子的影响力远不如邹子。荀子在50多岁的时候到齐国,在稷下学宫做过3次“祭酒”,相当于首席专家。当时齐国的稷下学宫里面各路神仙都有,当时在就流行这么一句话:“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意思是说,高谈阔论算邹衍,雕龙画凤是邹奭,滔滔不绝淳于髡,可见荀子这个首席专家不好当。这三个人,前两个都是阴阳家,后面的淳于髡是纵横家。荀子在齐国应该是得罪了这帮炙手可热的人,受人陷害,被迫走人,另谋出路,晚年出任楚国的兰陵令,以此终老。

历史是讲因果的,荀子后来写成《天论》,针对的正是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可以说,如果荀子没有与阴阳家打交道,并且刻骨铭心,一定写不出《天论》这样一篇划时代的名篇。这不是我的猜测,而是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早就指出来了: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

很清楚,荀子深感战国晚期政治的污浊,亡国昏君接连不断,他们不走正道,而偏偏迷上那些装神弄鬼的巫祝,信奉求神去灾赐福那一套歪理邪说。也正因为如此,荀子以一个儒者的良知担当,毫不留情地驳斥阴阳家的荒诞。

《天论》说了什么?如果用最简洁的话来介绍,就是“天人相分”四个字。荀子是伟大的雄辩家,他写的文章从不废话,总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无需翻译,通俗易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无神论者是谁?有人说是老子,非也,应该是荀子,毕竟老子那个“道”有点“恍兮惚兮”,“象(上)帝之先”,让人摸不着头脑。而荀子,没人比他更清醒、更理智,理智得甚至有点可怕,即使放在今天,也有点让人汗颜。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举行祈雨仪式后天下了雨,为什么?不为什么,如同不举行求雨的仪式也会下雨一样。人们看见天上出现日蚀月食,就敲击锣鼓去“抢救”太阳和月亮;天旱了,人们就去求雨;有了疑问不决,人们去占bu。所有这些,并非祈求才能得到,实际上皆不过是用来装饰zhengzhi的手段。普通百姓以为神灵在起作用,但头脑清醒的大人君子一定不能这样愚昧。说白了,当政者认为是一种装饰就好,认为神灵在帮忙就有害了。

在先秦三大儒中,没有人像荀子这样,把自然之天和神ling之天、道德之天完全区隔,天即自然,与神ling、道德无半点关系。如果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他还是坚信“祭神如神在”,并最后抬出了“知天命”;如果说孟子不信神,但最后还是提出要“知性知天”。唯有荀子,只讲理性,天人相分,直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与其一味地推崇上天而思慕之,还不如将它当作牲口那样而加以控制;与其一味地顺从上天而歌颂它,还不如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与其一味地盼望上天风调雨顺而静待丰收,还不如适应时令的变化而使用它,……荀子这种纯理性主义的天人观,我们今天不是仍然在实践吗?

荀子的天论,代表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化最有个性、最有主见的理性主义传统,他被视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当之无愧。中国的儒家,一般来说,骨子里还保留了阴阳家的血脉,敬天而法古,唯有荀子,把天交给了大自然,他实属“异类”。果不其然,到了汉代的董仲舒那里,儒家的道德说教与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重新统合,并且成为guan方意识。

至于阴阳家,在战国时代是第一“显学”。《汉书·艺文志》记录刘歆的评价,说阴阳家敬顺上天,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则来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这是其所长。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到它,就大谈禁忌,拘泥于占bu问gua这类小术,舍弃了人事而迷信鬼shen。

虽然阴阳家在汉代以后不再是一个学派,但仍然是一热门职业,鱼目混珠,一直流传不衰。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才真正受到强烈批判。陈独秀曾经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说最害中国的,不是儒家,而是阴阳家,搞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炼丹、运气、求雨、祈晴,不一而足。阴阳家本是讲阴阳五行的,但由道变术,流落为民间坚固的信仰。这是后话,无需多言。

(0)

相关推荐

  • 韩建君真解何为阴阳家?

    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诸子百家之一,以齐人邹衍为核心代表人物.起源于道家,但又不同于道家,传到日本为"阴阳道",在民间有大量的"阴阳师",和传 ...

  • 舞彩浅山 律动黍谷

    舞彩浅山 律动黍谷 作者:王润 追述顺义历史,最有名的莫过于舞彩浅山.这里山青水秀,人文遗迹丰富.一条红色的栈道随山起伏,蜿蜒在群山之间.走在上面,我仿佛踏上一条勾连古今的历史长廊. 燕谷无暖气, 穷 ...

  • 刘立夫 | 谭嗣同:中国二千年文化的堕落,荀子是罪魁祸首

    谭嗣同:中国二千年文化的堕落,荀子是罪魁祸首 谭嗣同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正值甲午战争失败,堂堂中华帝国竟败于蕞尔小邦日本之手,年仅三十的谭嗣同痛心疾首,写下洋洋五万字<仁学>一文,反思 ...

  • 刘立夫|荀子:后人很难超越的礼学大师

    荀子:后人很难超越的礼学大师 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其实更贴切的表达应该是"礼义之邦".礼仪就是礼数而已,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没有礼数?东瀛国的礼数最繁琐 ...

  • 刘立夫 | 朱熹对湖南有三大贡献,值得湖南人为他立一块碑

    朱熹对湖南有三大贡献,值得湖南人为他立一块碑 朱熹虽然是福建人,但他对湖南的贡献超乎你我的想象.他两次到湖南,第一次是37岁的时候来湖南讲学,第二次是63岁的时候来湖南做官.另外,他49岁在江西任职的 ...

  • 刘立夫|孔子的人生三乐

    孔子的人生三乐 究竟什么才算快乐?有人说,快乐是有房有车有存款,心理踏实不慌张:也有人说,快乐是四处游玩看山水,阅尽人间好风景:还有人说,快乐就是尝遍天下好美食,蝙蝠刺猬也要吃一吃.甚至还有人总结出生 ...

  • 刘立夫|柳下惠:坐怀不乱,孟子给他评为“和气的圣人”

    柳下惠:坐怀不乱,孟子给他评为"和气的圣人"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佳话一直被视为好男人的楷模.据说在他过世几百年后,连不讲武德的秦国也对他心存敬重,秦军攻打齐国,要经过鲁国,下令不得在 ...

  • 刘立夫 | 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与中国历史周期律

    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与中国历史周期律 中国"历史周期律"是黄炎培在延安时期第一次提出来的.中国历史上朝代不断更替,过多少年就会出现一次新的轮回,犹如魔咒, ...

  • 刘立夫|仁是什么?

    仁是什么? "仁"作为儒家重要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发轫于春秋时期.据清人考证,夏商以前无"仁"字,西周以后开始重视人,"仁"的观念应运而生.& ...

  • 刘立夫|《信心铭》今译

    <信心铭>今译 <信心铭>采用的是每四字一句的诗歌体.偈语体,语言高度凝炼.加上本篇还沾有六朝骈体和玄学的风格,在不落形迹中贯通佛法的义理与用典,这就加大了文本思想的跳跃性. ...

  • 刘立夫|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与神秘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与神秘主义 这句话不知难倒了多少人.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直没人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干脆将它归为"神秘主义". 孟子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