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医养生那点事儿

提起中医养生这四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医养生热持续了十几年,各路大师层出不穷,现在更是全民养生热,似乎保温杯里不泡点东西都会感觉少点什么。
各种中医养生书籍、文章、讲座也是眼花缭乱,其中大多数老马也都看过,听过。但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只有其形,而无其神,对号入座。
虽然也都多多少少讲些医理,但是具体到方法上就把医理丢在一旁了,以至于出现好多“流行养生方法”,比如说阿胶膏、固原膏、生泥鳅、早晨一杯水、一天七颗枣等等。
而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片面,失去了中医的灵魂---辨证论治。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辨证论治不是说治病的嘛,管养生什么事情呢?
其实不然,中医治病和中医养生是一脉相承的,其精髓也是一样的,都是因时因地因人,整体综合的去考虑分析,最终得出最适合自己或者是某个人的治病或者养生的方案。
大家要知道,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老马常听一些朋友谈论,某某东西吃了最好了,过一段时间又会说某某某东西吃了最好了。
每有此种情况,我就会说,“好的东西”不见得适合你,“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适合你。
下面老马举几例身边的例子,朋友们且听我讲来:

一,苦瓜水的无奈

老马一朋友,因家中有上学的孩子,故而营养学、烹饪、中医食疗等方面无不涉猎,在一起时就常常说:吃这个最好,那个最好,因此而得“营养家”之美誉。
某日,和其孩子交谈,孩子高一,主诉平日总是感觉心里烦躁,此时正值夏季,脉证参合,瞩其每日用苦瓜煮水喝,一是因为苦瓜为夏季时令蔬菜,夏季阳气旺盛,夏主心,属火,而一般时令的蔬菜水果的性味都是和季节气候相反的,比如说冬季的龙眼,夏季的西瓜等等。当然,现在好多东西什么时候都能买到,但是非时令的东西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举个常见的例子,时令茄子一下锅炒一下就又软又烂,非时令的则非常硬,口感也不好,类似的生活中的例子还很多,不再多说;
二是因为其心肝火旺,苦瓜能清心去肝火(苦入心,青入肝)

一周过后,反馈情况,孩子说喝完后每天晚上写作业的时候心里都很静,往年夏天不是很热就要开空调,今年不了,感觉心里清爽,也就不燥不热了,孩子家人很是高兴。
本想事情已完,谁知6天过后又有新的情况,这次是孩子的家长,主诉不想吃饭,痰多,拉肚子。
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其见苦瓜水功效这么好,也就呱唧呱唧的喝了几天,而其本身脾胃功能就不太好,苦寒之物伤脾,从而导致其脾的功能,“雪上加霜”,以至于出现上述情况。
后与之调理脾胃之剂,并嘱咐其不能再喝苦瓜水,一周而愈。
如果苦瓜水会说话,一定老郁闷了,这不是我的错啊!

二、都是固原膏惹的祸

提起固原膏,近些年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亦不少,老马就遇到几例。
一朋友,近些时候不知怎么的吃上固原膏了,结果便秘,脸上起痘痘,苦不堪言,来找老马求救。
打眼儿一看,就是一副虚不受补的样子,且本身体型较胖,脾胃运化能力有限,再加上这固原膏,补是不用想了,全生成痰和热了,这就是没有中医思想而用中医方法的“杰作”,后来在网上遇到不少学习养生的朋友,也有好多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哎!都是固原膏惹的祸。

三,总结

例子列举完毕,下面来谈下老马的中医养生观,还望各位朋友多多指正

1、没有最好的养生方法(包括食疗,导引等等)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2、养生先养心,药物能治病,但是不能治人心,心病还需心药医;

3、顺应自然,注重适度,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4、“辨证施养”,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养生观,制定养生方案之前,先辨自身的体质(是有形的物质匮乏(阴虚),还是某些脏腑的功能不足(阳虚)),再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环境(东南西北中),最后再结合当地的气候(刮风,下雨,下雪等等)综合分析,确定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

5、养生和治病一样,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灵活的,不是死板的,最好的的养生方法,不是一些固定的方法,而是一种思维,有了这种思维,你可以自己创造千百种养生的方法。如果没有,那可能永远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就好像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一条条鱼,但是鱼的大小、长短各异。
符合自己口味要求的可能很难寻到,你没有挑选的余地,因为你没有掌握钓鱼的方法技巧,只能买现成的。

6、学习中医养生必须先学习中医思维,没有这种思维,学再多的方法都是树叶,离开树枝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是说,你驾驭不了,更别谈灵活运用。
就如电影《画皮》里降妖者的宝剑,没有那滴血,是怎么也拔不出的。
一家之言,供参考
不当之处,请指正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下一期的文章中,老马会结合多年行医经历,告诉大家,如何去分辨中医的好坏,敬请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