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学生宁肯跳楼也不愿意去上学为哪般?
【平湖一柱 第1577期 双减专题 】
【核心提示】开学季,一个14岁少年应不想上学欲跳楼轻生。14岁孩子,应该上八年级了,心智也应该成熟了,为什么会觉得“上学猛于跳楼”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反思的问题……
又到开学季,很多孩子患上了开学焦虑症,不愿意上学。
在菏泽巨野,更是有一个14岁少年,因不想上学欲跳楼轻生,幸亏消防队员救援及时,成功将男孩救下。(8月30日大众网)
该少年的家长表示,孩子暑假期间一直挺正常,这两天即将开学,情绪很不稳定,也不与他们沟通,可能是即将开学导致男孩压力大,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14岁的孩子,应该上八年级了,心智也应该成熟了,为什么会觉得“上学猛于跳楼”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反思的问题。
在过去,看着哥哥姐姐们去上学,孩子们都非常羡慕,到了年龄去上学,是过去孩子们非常向往的事。
在学校不但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交更多的朋友,玩得开心快乐。
笔者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对农村的孩子来说,上学是自由的——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
但是,只要家庭条件许可,没有一个孩子不愿上学,哪怕是班里每次考试都是倒第一的孩子。
笔者就有一个同学,每次考试班里都是倒第一,家长劝他不要再上了,但那同学却是非上不可。他说,“在学校好玩,在学校快乐!”
那时的农村学校,条件非常简陋,不像现在一样,图书室、实验室、运动场、各种音体美器材一应俱全,而是除了教室外,几乎什么也没有。有网友问,那有什么好玩的呢?
当时,学校只有一个砖砌水泥面的简易乒乓球台,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可以打打乒乓球。
全校同学都打不过这个同学。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打乒乓球却是第一,经常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比赛,学校老师也没有因成绩差而歧视他,他在学校不但没有感到压抑,而且天天过得乐不可支!
不仅是这位打乒乓球的同学,在当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上学是件很幸福的事:在学校不仅可以学知识,更可以跟老师学唱歌,学画画,和同学一块做游戏……
小学一天上6节课,每天至少有两节是音乐、美术、体育或是劳技(就是到学校的校办农场、工厂甚至直接到生产队里去劳动)。每天下午还有两节的课外活动,一般是愿意画画的去美术组,愿意唱歌的去合唱队,愿意打乒乓球的就去抢乒乓球台……什么也不喜欢的同学在校园里疯玩……
有人说,你这是想象杜撰的吧?那时的学校有音体美老师吗?
笔者不会写小说,更不会凭空杜撰,说得完全是事实。那时的农村学校,不仅没有专职的音体美老师,很多老师更是民办教师,但每个老师都身怀绝技,都多才多艺,他们不但教语文,还能教唱歌,还会画画,还能打乒乓球……正因为他们不“专业”,所以他们啥都会!因此,他们不但教会我们知识,课余还带着我们玩得开心!
也正因为如此,平湖一柱也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会弹风琴,会拉二胡,会吹口琴,会吹笛子,也会画画,也会写毛笔字,虽然都拿不出手,但并不妨碍自娱自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笔者从小体质有点弱,体育活动参加的少,每次运动会只能当个服务员,抱抱衣服,送点水,但每次运动会也兴奋地很、快乐地很……
而反观现在学校,图书馆里的书满满的,却很少有人看;运动场上装满了各种体育器材,塑胶操场如此柔软,但体育课都很少上了;学校有专门的音乐室、美术室,却整天是铁将军把门……
学生们整天都忙于应付文化科目的学习、作业和考试,当堂过关、天天清、周周测,月月考,每次还要排名,还要进行成绩分析,从单科到总分,或提或增了多少分,或升或降了几个名次,都会给学生和家长一个“大数据”分析表,对着这个表,学生都要制订下周、下月、下学期的奋斗目标……
如此情况,学校生活便单调乏味起来,巨大的分数名次,压得学生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喘不过气来,谁还愿意去上学呢?
“双减”政策实施,力求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开足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音体美劳等课程,将“阳光体育一小时”落到实处,如此,让学生感觉到上学的快乐,让学校不仅成为求知的学园,更成为学生的乐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双减”,是化解开学焦虑症的一把金钥匙!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