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收向日葵的时候
梁东方
开始还以为是因为阴天的原因,所有向日葵才都低着头,想着不见阳光不抬头,大概是这种终日向阳的草本植物的一种属性。后来看几乎所有的向日葵田里都一律是这样,才突然意识到是因为已经成熟,吸足了阳光的葵花花盘已经没有必要再随着阳光转头;而且花盘上的葵花籽都已经饱满,也已经转不动头了。
向日葵到了收获的时候。
从小毕到故城,从李村到白砂,山前平原上的各个村庄都在收获向日葵;人们用手掰,用机器打,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葵花籽和向日葵秸秆甜香的植物味道。砍倒的向日葵秸秆齐刷刷的在根部有一个倾斜的刀口,它们和去了瓜子的花盘一起被扔到村口,村口有推土机在一铲一铲地将它们推走。农业机械化几乎将一切稍大一点规模和场地的铁锨作业,全部换成了铲车之类有无穷力量的车辆和机器。刚开始这总是会给人在过家家而不是在劳动的执拗错觉,时间长了,人们逐渐习惯以后,也就觉着天经地义了。超过人力的事情,就让机器去干。只有像到地里去割向日葵的头这样的活计,机器目前还干不了,还完全是手工作业。
七月中旬刚到便开始收向日葵了,看来每年大致都是这个时候。不同的是本来是很热的时候,但是今年连日阴雨使最高气温经常不超过三十度,这正好适合人们下地干活,不必再像往年那样只能趁着一早一晚阳光弱的时候去收向日葵了。这不期然的舒适,给了收获的人们额外的快乐,成了今年很不好过的一系列印象之上的一抹难得的亮色。
这一带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农场种植,都是各家各户的分散种植,一般都是种在菜地里;为的是自己吃葵花籽儿,或者榨油吃;所以向日葵的面积一般都不大,有的早动手,有的晚动手,几天时间也就收完了。因为收获期非常短暂,又因为往年往往高温,高温的时候就很难外出走到这样的地方来,即使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偶尔瞥见了,也不愿意置身到燠热的田边来详细观看,所以很难真正置身到这样恰逢其时的收获场景中来。
如果说去地里把一株株低着头的向日葵砍倒,或者只割下向日葵的花盘,用麻袋背出来装到电动三轮上还不是太难的话,需要花大工夫的是把瓜子掰出来的过程。这需要全家老小人人都上阵,一般在自家院子里或者院门口,坐在小马扎、小板凳上,一人手里一个小木板,戴着手套一手擎着向日葵花盘一手用力在花盘上面搓,黑色的葵花籽纷纷落地,一些还鲜嫩的子膜也连带着被打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向日葵味道。如果不下雨,这个活计需要干上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如果赶上下雨,就要全部转移到屋子里去,就会影响干活的进度。孩子就会抱怨说,明年别种这么多了!大人就会说不种这么多你吃得上炒货吗!孩子又会说不种也吃得上,哪儿都有卖的!大人便会苦笑着说:就你钱多……
孩子们不愿意干这个活儿,不是因为这个活儿有多么累,只是因为这个活儿过于漫长,始终需要双手参与,总也看不了手机……
葵花籽儿都掰下来以后,还要平摊在地上晾晒。往年这个过程都很短暂,因为正赶上天天烈日如火,很快就能蒸发掉全部水分。但是最近多连阴天,这个过程就很长,而且时时要防雨,看着有下雨的意思了就要忙不迭地收起来。收到屋子里去,屋子里也就都是葵花籽的味道了。和任何一种普遍种植的农作物的收获时节一样,大地上的乡村此时此刻,每一样东西,每个人无一不笼罩在那种植被的气息里。这是它们又一年的出生、成长和收获中的一个巅峰,一个宣誓自己存在的巅峰。
而人如果能一直生活在这样一种又一种农作物的巅峰味道里,便是人与自然一致着的生活的极致。每一种作物都像是朋友、亲人,每年来做客,每年都带着丰厚的礼物,与礼物一起留下的是人们也许习以为常了的样貌和味道,是一朝失去才会怀念不已的依稀旧影。能参与、能目睹、能旁观某种农作物的收获,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时不我予的一种机会,一种稍纵即逝并且永不再来的美。因为古人以为天经地义的俯仰天地之间,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遥远起来的记载,越来越快地成为一种渺不可及的奢望。
如果不是住在郊外的家,我也将错过。值得庆幸的还有,我没错过未来即使住在郊外的家也注定无缘得见的植物,以及人与植物协同关系里无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