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欧洲----圆明园路
圆明园路实际上是一条很小的马路,总长度也不过400多米,不到一里路的距离。南起滇池路(旧名仁记路),北至苏州路,1860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建。现在圆明园路已被开辟成了步行街,属于外滩源区域中洛克·外滩源项目的一部分。
和不远处的外滩南京东路路口相比,这条小马路人并不多。当初夏的阳光洒在真光大楼和兰心大楼的侧面,坐在协进大楼下的咖啡馆里享受一杯现烘咖啡的醇香,感受一下黄埔江边的晚风,心立刻就慢了下来。
协进大楼下的现烘咖啡
女青年会大楼建于1933年,由美籍华人建筑师李锦沛先生设计,钢筋混泥土结构。大楼为装饰艺术风格。后进驻过中国徵信所,中国建筑研究会,市工程设计院等。
圆明园公寓建于1904年前后,由近代上海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爱尔德洋行设计,砖木混合结构。整个建筑表现出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清水砖墙、砖雕、使用白色的粉刷和砖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室内装饰豪华。多家知名洋行曾经入驻该公寓。包括谦信洋行(1882)、汉成洋行(1935-1948)、亚洲花边厂(1948)等。其中谦信洋行为当时德商在华的最大洋行。经营闹钟、染料、颜料及出口土特产猪鬃毛、桐油、五棓子等。
看着这幢建筑,立刻就能想见二十世纪初时上海的喧嚣与奢华。
沿着圆明园路继续前行,在北京路口,可以看到红色砖墙的益丰外滩源。益丰洋行大楼建于1911年,由英商思久生洋行设计;建成之初主要用作办公场所和洋行的职工宿舍。
穿过北京路继续前行进入虎丘路,这里有很多美术馆。引人注目的是上海亚洲文会大楼。1931年兴建的这座大楼,属于现代艺术装饰主义风格,但在局部地方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大楼底层使用石头砌成墙面,上部改用青砖清水墙砌成。底层入口为3道券门,铁门栅栏都铸入寿字图案,门旁两侧设有八角的八卦窗。正门立面使用竖线的竖向构图,二层设计伸出的阳台,栏杆使用中国式样,而阳台上方也用篆书刻出“亚洲文会”。
现在的虎丘路仍然是上海外滩美术馆,经常展出一些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很值得观赏。
从圆明园路至虎丘路,短短的一段路,充满了历史感和时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