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五十载,浓浓家国情!位于潼侨镇的侨文化博物馆近期试运营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偏远洼地,

50多年前,

建设祖国的号角

吹醒了无数人创业的激情,

一大批知青、归侨来到这里,

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发展的传奇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仲恺高新区潼侨镇的惠州仲恺高新区侨文化博物馆,里面的多媒体设备正在调试,大多展品已就位,布展已近尾声。这个记录惠州归侨历史的博物馆,近期将试运营。

站在窗边,耳畔回响着宣传片里潼侨历史的介绍,窗外依稀可见当年归侨们种下的茶园。恍惚之间,记者仿佛看见了归侨们当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建设家乡的奋斗历史。

惠州侨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当年归侨用过的生活用品。

前尘往事
选择最艰苦农场成为第一批侨民

潼侨镇的前身是1966年10月成立的惠阳潼湖华侨农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批华侨落户于此,8000多侨民在这里开启了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别样人生。

其中,最知名的要数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华儿女下乡革命战斗队”。战斗队成员大多是在校中学生,20岁出头。在1965年印尼“九·三○事件”中,华校被迫关闭,他们中不少人回国求学。但是因为超龄等多种原因,他们一时无法到当地中学继续读书。有17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不愿滞留在侨所等待分配,而是响应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自觉报名参加工作,并且选择了条件最艰苦、新开辟的惠阳潼湖华侨农场,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1967年2月,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中华儿女下乡革命战斗队”步行了150多公里,到达惠阳潼湖华侨农场,成为农场的第一批侨民。

战斗队的队员们经过一个月的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与先期到达的400多名汕头知青混编在一起,很快投入到生产建设中。他们同先来农场的侨场人一起,把近万亩荒地开辟成肥沃的良田。不久,他们大多成了农场建设的骨干力量,先后被派往学校、幼儿园、宣传队、食堂、商业、经济作物区(茶队、胡椒队、茶厂)等部门,有的还与当地干部恋爱结婚,生儿育女。

当年的“中华儿女下乡革命战斗队”17名队员中,至今还有李向辉、谢红英、温玉珍、陈锋4人留在农场,安享退休生活。

李向辉1943年10月出生在印尼雅加达,是广东梅县华侨后裔。她的父亲是个很有爱国情怀的商人。1962年,她高中毕业后想报读印尼大学,但遭到父亲的反对,要她回祖国读书。不久,父亲突然中风,她不得不留下来照顾老人。4年后,父亲不幸病逝。祸不单行,她就职的华人学校也在排华的浪潮中被迫关闭。在一片混乱中,她认定了只有祖国才是华人温馨的港湾,于是毫不犹豫地于1966年10月22日只身踏上回国的路途。

李向辉到农场后被分在农二队(现菠萝山顶),干了整整一年的农活,之后被分到四队小学任教。老人回忆,刚成立的小学仅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班,只有两名教师。1968她被调到红卫小学(现侨冠小学)任教;1969年侨场成立了中学,次年9月她又到了侨场中学任教,直到1998年退休。

李向辉从当上老师的那天起,她就将整个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把爱和温暖传递给归侨后代。她当过20年的班主任,曾因劳累过度累倒在讲台上;她教了30年语文,在漫长岁月中,春风化雨般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在教学之中。因工作出色,1988年,李向辉被评为潼侨镇唯一的“全国优秀教师”;因教书育人成绩卓显,她连续两届当选惠州市人大代表。

半世流离,回归祖国安居乐业

家住新侨花园的王建芳,是1978年从越南回来的惠阳潼湖华侨农场第二批归侨。因做着一手地道的越南菜,王建芳如今在潼侨颇有名气。

王建芳出生于1956年,父母均是从广西北海到越南的华侨。父母在越南相恋结婚,生下5个儿女。在越南,父亲在政府当司机挣钱养家,母亲照顾全家的生活。王建芳排行第二,常帮母亲分担家务,因而做得一手好菜。

1964年,王建芳一家曾回到广西东兴躲避战火,但1968年又回到了越南。1978年,在越南排华浪潮中,看着同胞纷纷回国,王建芳的父母决定带着全家人回归祖国。

从海口到昆明,从昆明到广州,最后到达潼湖华侨农场,王建芳一家终于安定了下来。然而,父母并未就此停下漂泊的脚步,带着孩子们又辗转到了香港,从香港去了美国。

刚成婚的王建芳则因照顾年迈的外婆,最终留在了侨场。侨场劳动虽然辛苦,但对于自小就帮母亲干活的王建芳来说,并未感到很吃力。“侨场的生活,比越南还是要好些的。”王建芳回忆,当年在越南连白米饭都难以吃上,只有杂粮和面粉,“刚到海口的时候,给我们盛了一大盆白米饭,把我们高兴坏了。”

王建芳做的越南美食——木瓜沙律。

改革开放后,陆续有港澳同胞回来办厂,1984年王建芳进入一家香港同胞办的纺织厂工作。心灵手巧的她第二年就拿下当年工厂的年终大奖——一辆自行车。“全厂才6辆呢!”王建芳骄傲地说。由于工作出色,她很快进入了管理层。

1994年,王建芳离开纺织厂,开始做起小生意——做越南肠粉、春卷等越南特色早餐。由于风味独特、价格公道,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忠实顾客。她做的春卷,还在惠州民间厨艺邀请赛中获得民间小吃制作优胜奖。

2006年,王建芳退休,次年搬入新居——新侨花园。新房90多平方米,三室一厅,宽敞明亮。“当年在越南,什么都没有。你看,我们现在只花了8000元,就住上了这么好的安居房,每个月有退休金,还能做小生意,日子过得充实、红火!”王建芳笑呵呵地说。

就这样,归侨们自强不息,用勤劳的双手,凭着一腔热血,开荒耕作,并在农畜产品、供销商业服务、建筑、工业等领域奋勇开拓市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共享发展
自付款不到万元住上八九十平方米安居房

华侨农场是在特殊历史时期设立的特殊单位。当时国家和省都把华侨农场职工作为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工人来定位和安排,他们的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水平。

多元的文化,也使华侨农场有了“小小联合国”之称。糖、茶、果、奶成为这里产出的“四大件”,远销各地。潼侨的绿茶,就远近闻名。

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席卷全国,华侨农场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由于管理体制僵化和相对封闭等,曾经令人羡慕的华侨农场却掉队了。

有统计显示:2003年前后,全省华侨农场归难侨居住危房面积高达37.3万平方米,占归难侨住房面积的40%;全省23个华侨农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包袱”,少则一两千万元,多则三四亿元。

2007年3月,在总结广东“三融入”经验的基础上,国家正式吹响了新一轮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的号角。随后,广东也明确了2015年华侨农场要彻底告别旧有的管理体制,与所在地实现同地同城同步可持续发展。

对于华侨的生活保障,潼侨在全省也是走在前列的。为解决归难侨住房困难,潼侨镇2006年就启动了归难侨危房改造项目,至今已累计投入4亿多元分3期建设了总占地面积7.65万平方米、共1126套的安居房。

潼侨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归侨每户只要出6000元至8000元,就可以拥有一套80平方米或96平方米的公寓安居房;自筹1.6万元至6.9万元,可分得一幢3层占地70平方米的楼房安居房。除了国家和省市每户补贴2万元,剩余建筑成本资金全部由镇政府出资。

在侨安花园成排连片的3层楼房群里,记者见到了75岁的陆超允。他是越南归侨,1978年在越南排华事件发生后,他带着妻子和5子1女回到了潼侨镇安居。回国后,他和妻子都被安排到茶园种茶,一种就是几十年。退休后,陆超允每个月都可以领到退休金。

搬进侨安花园以前,陆家一家8口一直挤在仅有48平方米的平房内。现在居住的这套住房共3层,套内面积有220平方米,除了国家及省市补贴的2万元外,他只需缴付6.9万元。

陆超允告诉记者,回国前他在越南做搬运工,比较辛苦,留在越南肯定没有现在这般待遇:有退休金养老,有楼房住,3餐温饱,生活无忧。他觉得很安稳,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陆超允每天悠闲地约三两朋友到家里喝功夫茶,种种花草,很是闲适。

走进新时代
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样板区

2019年,潼侨镇全面开启新时代产城人融合发展样板区建设。“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要重点围绕‘产业、城市、人’现代城市发展的3个基本元素,突出一个‘融’字,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产育人、以人强产,以城聚人、以人旺城,形成产业发展、人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潼侨镇负责人说,具体到潼侨,就是要坚持以城带产,在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上狠下功夫,催生新兴产业,增强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要以城市为基础,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为产业经济打造更好的载体;要以产业为保障,反向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基础服务配套。

该负责人介绍,潼侨坚持更高质量推动产业发展,为“活力之镇”赋能。围绕在2022年底前完成全面升级改造并初见成效总目标,全力加快工业基地升级改造步伐;围绕全区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相关规划,加快谋划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

坚持更大力度推动城市建设,为“品质之镇”筑基。全力推进中韩(惠州)产业园、尧里片区项目、大健康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加快谋划城市更新,选址6个区域的更新单元,统筹规划,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充分结合该镇侨文化的人文底蕴以及周边群众需求,做好招商引资,打造一批有亮点的商住项目,并丰富完善社区健身、医疗卫生、生活便利等服务,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让城市更聚“人气”。

住房有保障,生活有奔头,潼侨的归难侨以及他们的后代,也和全国人民一起,走进了新时代。

侨迹寻踪
1
侨文化博物馆

惠州侨文化博物馆。

惠州仲恺高新区侨文化博物馆建设共投入2200多万元,旨在建成省内乃至全国一流归难侨史展示和侨文化交流基地。博物馆展览内容主要包含侨乡、侨心、侨情三大展区,内设华侨溯源、侨乡惠州、情系乡梓、爱侨护侨、侨乡兴旺(内设城镇新颜、安居乐业、侨乡风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代加速发展)等10个展示板块。通过实物还原、图片文字记载和多媒体影像展示等方式,再现华侨回国的辛酸史、奋斗史和成就史。

为了筹建博物馆,潼侨镇从2013年开始收集具有侨文化特色的物件,包括归侨从东南亚带回来的物品,以及华侨农场时期的物品、图片等,印尼的安格隆、缅甸的铜纱锅和越南的钛煲、纸币等都在其列。

2
潼侨公园

5名男女雕像依次排列,排头的男子颔首微笑,戴着越南特色的帽子,拖着行李箱;后面跟着的几个人物有的戴着斗笠,有的头顶包裹,充满了东南亚风情。雕像下面有文字记载:“1966年筹建潼湖华侨农场,归侨漂洋过海来到潼侨镇安居……”矗立在仲恺高新区潼侨镇潼侨公园的这组人物雕像,讲述着归侨侨眷与潼侨融合相生的故事。

据介绍,潼侨公园结合侨文化设计而建,随处可见侨文化符号,以便让大家了解潼侨镇和华侨农场的历史。公园里,还保留了当年归侨们种下的部分茶园。

3
潼侨绿茶

在惠州本土茶叶品牌中,要数老资历者,潼侨绿茶必不可少。

1966年底,为安置东南亚归侨,惠阳潼湖华侨农场成立。次年,农场就开发了一个茶场开始种茶。茶叶生产跟水产养殖、水稻种植一起,成为农场的三大支柱产业。

茶园所种茶树,都是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优良树种,农场的土质和气候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因此走向市场后,潼侨绿茶很受欢迎,畅销市场长达数十年,广为人知。2007年5月,潼侨绿茶还荣获“中国名优产品”荣誉称号。

茶场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最高峰,茶园面积达2000亩。然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工业大开发热潮冲击,潼湖华侨农场的种茶业陡然下滑,茶园面积急剧缩小。到2000年后,整个茶场的种植面积只剩下不到400亩。

近些年,老茶厂积极创新,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仲恺高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2013年,潼侨绿茶获评“市民最喜爱的惠州十大农产品”之一。

4
潼侨美食

潼湖华侨农场的归难侨大多来自东南亚地区,他们将东南亚美食文化带回国并加以传承。在潼侨市场,就有不少具有东南亚风味的美食。

黄瑞丰、李梅英夫妇是印尼归侨,在潼侨市场租了个档口,每日做千层糕、九层糕、糯米糍等印尼风味糕点卖。由于每日做的量有限,基本上上午就卖完了,顾客去晚了还买不到。

潼侨市场附近,还藏着一种肠粉。不同于广式肠粉,这是属于潼侨独特的味道——越南肠粉。与我们熟悉的广东肠粉不同,越南肠粉是凉凉的,米皮里面裹着一些木耳粒、洋葱粒、猪肉粒。上面还有些炸红葱头点缀,为肠粉增添了一股迷人的葱香。搭配上老板自制的“特调越南甜醋汁”,酸酸甜甜“专治”各种食欲不振。

来源 | 惠州头条APP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