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岛最神奇的巨人之路和最美丽的空中索桥
上一篇:拱门、立柱、花窗、挂毯,这座充满故事的教堂你能看懂多少?
巨人之路和卡里克空中索桥是北爱尔兰最重要的两个景点,位于爱尔兰岛的北岸,二者之间只有十几分钟车程,常被游客放到一起游玩。不过由于这两个景点距离贝尔法斯特比较远,又在远离城镇的海边,很多人都选择自驾或者跟团游,不愿或不敢尝试公共交通。其实经过我的仔细研究和实地体验,公共交通并不难坐,省钱不说还增加了自由行的灵活性。下面我就先说说去这两个地方的交通。
从贝尔法斯特出发,有一条直达巨人之路的公交车221路,一天只有一趟车,每天上午9:30从欧罗巴汽车总站发车,11:05到巨人之路站;回程14:45巨人之路发车,到欧罗巴汽车总站是16:20。我不建议这条线路,原因是往返间隔只有三小时四十分钟,光玩巨人之路还行,如果还想去卡里克空中索桥,时间就太紧张了。
我的建议是在贝尔法斯特大维多利亚街火车站(Belfast Great Victoria St)乘火车到Coleraine站,早上7:10、8:10等基本每小时的第10分钟有一趟,一个半小时到Coleraine,注意周日的首班车是9:10。到Coleraine后转乘公交172或402(a)路到巨人之路站(Giants Causeway The Nook Aird),8:50、9:50等每小时的第50分钟发车,也是每小时一趟,汽车站与火车站无缝连接,十分钟的转乘时间足够。39分钟到达巨人之路,也就是说9:29或10:29就能到景区。
从巨人之路去卡里克空中索桥还是乘172或402(a)路,到空中索桥站(Ballintoy, Carrick-a-Rede Rope Bridge)下车,中午和下午基本上半小时一趟,12分钟车程,12:04-12:16、12:29-12:41、13:04-13:16、13:29-13:41等等。返程在17:19之前也基本半小时一趟,直接坐回到Coleraine站,比如402路16:19-17:14、17:19-18:14或172路16:48-17:33,到Coleraine火车站后换火车回到贝尔法斯特大维多利亚街火车站,火车是每小时一趟,17:19-18:50或18:19-19:50。
以上线路总共购买一张iLink 4区交通日卡即可,这个日票包含了4区以内(其实就是北爱尔兰全境)的所有火车和公交,16英镑,如果头一次办卡需要外加1英镑卡钱。留好这张卡,去伦敦德里再买日卡可以省去1英镑的卡钱。
交通方式讲完了,我们言归正传。为争取更多的游玩时间,我俩选择乘坐7:10的火车,9:29到达巨人之路景区。这张照片就是巨人之路汽车站,大巴车继续沿右边的公路驶往空中索桥的方向,左边的小路则通向巨人之路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
站牌上有大巴车途径本站的时刻表,请注意,这里只标注了每个小时的第29分的那趟,04的那趟没标,但我们当天中午乘坐的恰好就是04的那班车,说明04那个点在中午和下午的确是有车的。
走进游客服务中心,一进门就是售票处,门票11.5英镑,包含语音导览(有中文)和地图。我们正要买票,售票人员却告诉我们,如果不需要导览器和地图也不进休息厅的话可以不用买票。还有这等好事?说实话这几样东西对游览自然景观真的是没太大用,只是没想到这个著名景区居然可以不要门票。与在贝尔法斯特市政厅买语音导览器时一样,工作人员对游客认真负责,丝毫没有只顾赚钱的意思。
我们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从游客服务中心东边的停车场穿过一条隧道直接进入到景区里边。简单的地图在景区里几乎随处可见,景区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绿线最容易,就在西边转转,都没到玄武岩柱形成的那个“巨人之路”;蓝线全程在山下的岸边走,抵达那个地质奇观后就返回,相当于最省体力的精华游;我们与大部分游客一样选择的红线,去程在山上俯瞰,一直走到山腰小路尽头,回程在山下岸边走,踏上“巨人之路”亲身体会;还有一条黄线,难度最大,耗时也长,比较适合登山爱好者。
绿线我们走了一点儿,主要是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取景点。岸边有块怪石貌似一头骆驼从天而降斜插入海,被称为“骆驼石”。
远处那个从陆地探出来的部分被称为Weir's Snout(堤堰之鼻),为舒缓的海岸线平添几分不同。
向西看,远处的草地上是成群的牛羊,仿佛一个海滨牧场。
折回来向东开始走红线,不远的路上还有拖拉机驶过,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这幅画面好有感觉,让我想起了梵高的《奥维尔高地》。看过《至爱梵高》动画电影的人对这样的画面也不会陌生。
我在维也纳的美景宫看过那幅画,并且在《世界美如斯之奥地利游记》中介绍过。虽然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感觉非常像,尤其是那田垄的线条和黄绿的色彩,现实的景色与梵高的油画一样迷人。
站在山上向下俯瞰,山下的公路就是蓝线。
山上的小路一点儿都不难走,红线是山上去山下回,避免了蓝线的回头路。
俯拍的景色自然不同。
这下边就是传说中的“巨人之路”。从山上看,犹如小时候家里阳台上燕子衔泥筑的燕儿窝,密密实实的,非常牢固。
再往前有一处岔口,黄线继续在山顶走,红线则顺着“牧羊人台阶”下到半山腰继续东行。
路上有处奇特的岩石,好似带节的石柱,整齐得如人工雕琢一般。
海中的小岛上立着一块孤石,如果一定要说它像个什么,可以比作一条侧卧的小狗。
东边半圆形的山崖被称为“圆形剧场”,山上那几根高耸的石柱被叫作“石烟囱”。
半山腰的路到此就走到了尽头,眼前的崖壁布满了整齐的石柱。
下到山脚向回走,岸边的这块怪石就是传说中的“巨人靴”。
路口的这处景观被形象地称为“管风琴”,从它的侧面爬上去才算真正踏上“巨人之路”。爬上去的路口比较狭窄,偏偏有一群华人旅行团站在那里拍照。开始是一个一个轮流照,然后是集体照,不是大集体照一张就完了,而是不同人物组合的无数小集体,弄得我们好几个游客不得不在路口前干等着。看到他们没完没了,我瞅见小集体更换人物组合的空档拉着老婆赶紧过,另外几位游客也跟着我们爬过去,结果听到身后一位华人大妈不满地说:“没看见人家照相呢吗,什么素质!”我不敢得罪华人大妈,权当没听见,赶紧闪了。
爬到“管风琴”上方,看到这样的鬼斧神工,什么不愉快都会马上忘掉。这一地质奇观形成于五千万到六千万年前,激烈的火山喷发与地质运动造就出三万七千根玄武岩柱。它们多为六边形断面,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仿佛人造的六角形砖石路。
“巨人之路”的故事源自盖尔人的神话《芬尼亚传奇》。传说爱尔兰巨人菲恩·麦库尔(Finn MacCool)接受苏格兰巨人贝南(Benandonner)的挑战准备在此决斗,菲恩修好此路准备应战。不过,当菲恩得知自己的实力不如对手后,便想了个花招。他让自己的老婆将自己乔装成婴儿放到一个大摇篮里等待贝南的到来。贝南过来一看以为这是菲恩的儿子,心想婴儿都这么大,那他老爸得多么巨大啊,然后没敢决斗,灰溜溜地吓跑了。为了防止菲恩追赶,贝南逃走前将巨人之路破坏成现在的样子,还把自己的靴子落在了岸边。古代神话故事并不是古人信口胡编的,在对岸的苏格兰斯塔法岛有跟这里一模一样的地貌,二者应该是在同一次地质运动中形成的。古代渔民往返两地,发现了这两处遥相呼应的地质奇观,认为它们定是神力所为,便有了“巨人之路”的故事。
介绍中说有个“许愿椅”,我们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便请教现场的工作人员。没想到那人告诉我所谓“许愿椅”不止一个,你看那些像的其实都是。好吧,那就别纠结了。凡是三面围合、中心石柱偏低的可不都是椅子形状吗。
我们在“巨人之路”一直玩到十二点多,才回到游客服务中心,虽然没买票不能进去休息和午餐,但门口的厕所可以免费上。我俩坐在草坪上随便吃点儿自带的零食,便走回大巴车站。可惜12:29的没赶上,不过13:04的很快就到了。车上最好跟司机讲一下到空中索桥站(Rope Bridge)下车,以免坐过站,因为这个巴士是没有显示屏提示的。
到站下车后左前方不远有个通往海边的岔路口,一直往里走可以看见一个带茶馆和厕所的休息区,相当于景区的游客中心了。顺着海边向东走即可抵达卡里克空中索桥。途中有个售票处,如果你想过那个索桥就要买票,票价8英镑;如果只看不过,则完全不用买票,直接从排着的队伍旁边的出口进去继续走即可。这一点我是跟现场的工作人员确认过的,因为我们就没打算过桥。
这个绳索桥最早为当地渔民1755年所建,用于连接大陆和Carrick-A-Rede岛,岛名在盖尔语中的意思是路上的石头,因为三文鱼洄游到西边的布什河与班恩河产卵途中要经过此地,渔夫正好在此捕鱼。但后果就是:你把要产卵的鱼捕了,来年的鱼自然就会减少。后来游经此地的鱼越来越少,人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便不再捕杀产卵的鱼了。如今岛上已无人居住,空留下这座索桥成为旅游景点。过桥有严格的人数限制,最多8人同时站在桥上,因此队伍排出很远。
我们爬到高处,专心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