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级片才有的剧情,危险处处都有
2020-10-30 09:53:30
投毒,向来是一种容易得逞的犯罪行为。
投毒者,更是阴险、卑鄙的小人。
但凡想起就让人不寒而栗。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样的案件总是发生得悄无声息,犯罪者或许就是身边的同学、同事,甚至是亲人。
今天,鱼叔就想来介绍一部关于青少年向自己家人投毒的电影。
可怕的是,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少年落毒事件簿》
The Young Poisoner's Handbook
这部拍摄于1995的电影,可以说是冷门中的冷门。
到目前为止,豆瓣评分人数刚过50,导演的照片仍然空白。
演员阵容也几乎没有亮点。
作为主演的休·奥康纳曾在《我的左脚》以及《浓情巧克力》中出演过配角。
影片在国外关注度稍微高一点。
因为故事的原型是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英国,轰动一时的格雷厄姆·杨投毒案。
凶手更被人送外号——「茶杯投毒犯」(Teacup Poisoner)。
真实的案件十分瘆人,由此改编而成的这部影片也被定为了R级。
1962年,未满15岁的格雷厄姆就开始对多名家庭成员下手。
进行了持续的投毒,并最终造成继母的死亡。
电影就开始于这个时期。
一开篇,我们就能看到:
格雷厄姆从孩童到少年时期,就沉醉于研究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化学试剂。
只可惜,这份痴迷并没有被引导入正确的方向。
格雷厄姆的家庭环境颇为糟糕,生母在其出生几个月后便去世。
随后他被送到了阿姨家生活。
直到几年后,才又回到再婚的父亲身边。
飘摇的童年,造成的是性格上的沉默寡言。
而性格上的缺陷,又带来的是在家庭中的被忽略。
无论是父亲还是继母,对待格雷厄姆的方式都很粗暴,随意打骂时常发生。
或许是为了寻求在家中所缺失的慰藉,格雷厄姆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己所痴迷的领域。
这又造成了他一定程度上的表演型人格,希望自己的特殊才能有所作用。
于是他开始进行自己的实验,也就是投毒。
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的同学。
仅仅借用一块三明治,格雷厄姆成功实现了第一次投毒。
让同学狂吐不止。
还好,人没大碍。
但这仅仅是他对自己能力的初步尝试。
接下来,他的计划更加骇人。
先是投毒弄瞎了姐姐的眼睛,以免她妨碍自己的行动。
再就是对继母的持续报复。
利用给继母喂药之际,给对方送上真正的毒药。
终于,继母成了命丧格雷厄姆手下的第一个受害者。
问题少年利用犯罪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不禁让鱼叔想到了主题相类似的格斯·范斯特的经典影片《大象》。
投毒虽然看似发生得平静缓慢,但其实与枪击一样,都是强行剥夺他人生命的暴力行为。
回到本片中。
虽然格雷厄姆在药理学上知识丰富,但终究还只是一个青少年。
在继母因为自己的投毒而去世后,他露出了马脚,被警察当场擒获。
仍是未成年人的他,被认为做出这些行为是因为严重的精神疾病。
于是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前文已经说过,格雷厄姆的种种行为或许要追溯到成长环境的不稳定。
但没想到精神病院的环境更加扭曲、压抑。
在这里,悔过自新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反,他只会感受到更加深深的恶意。
他在精神病院里,目睹了种种惨状,经历了各种残酷的疗法。
终于熬到了第九个年头,重新回到了社会之中。
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所摄影器材厂担任仓库保管员。
平时做做杂务,给大家端端茶倒倒水,也算相安无事。
只是,对投毒的痴迷,似乎已经渗入格雷厄姆的骨髓之中。
而正巧,作为摄影器材厂的仓管员,他能频繁见到各种有毒物质。
对于他来说,这无疑是极致的诱惑。
终于,他再也不能按捺心中的躁动。
利用职务之便,开始对同事下手。
这也是格雷厄姆「茶杯投毒犯」这一外号的来源。
从小时候起,利用帮人端茶送水来投毒就是他的惯用手段。
如此疯狂的行为,最后的代价自不必多说。
极大的表现欲使格雷厄姆再次露出了马脚。
面对来检查的医生,侃侃而谈自己对于病症的看法。
一名底层员工脱口而出丰富的药理知识,这无疑于自爆。
终于,成年的格雷厄姆被绳之以法,判以终身监禁。
虽然极度冷门,但《少年落毒事件簿》仍是一部能够令人反思回味的犯罪片。
主角极度疯狂的人设和影史经典《发条橙》颇为相似。
同时,导演也致力于在这种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里,试图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他不是无缘无故成了一名投毒魔王。
这样的结果既有它的必然性,也有它的偶然性。
必然性是他从小以来严重缺失的家庭关怀,遭受到的父母暴力,以及自身价值的不被认可。
而偶然性则源于自己对化学药剂的痴迷。
他也曾想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用火烤来惩罚自己。
怎奈何为时已晚,理性无法战胜欲望。
和《发条橙》一样,虽然主角是彻彻底底的罪犯,但还是会让观众涌现出对他的些许同情。
但是,鱼叔想在这里强调,同情是需要的,但绝不能泛滥。
对于这种恶性投毒事件,我们必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凶手必须得到法律的严惩。
投毒,是一种恶劣的犯罪行为。
即便有些犯罪者声称自己只是想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并不是为了谋害性命。
但由于有毒物质难以控制,无论是遇难者还是幸存者,都会承受巨大的痛苦。
另一方面,它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比如,是枝裕和早年所拍摄的《距离》,就是根据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改编。
电影并没有将焦点放在投毒事件本身。
而是描绘了事件发生后,投毒者、遇害者、投毒者的亲人、遇害者的亲人,他们各自的状态。
发生这种事后,似乎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被彻底颠覆了,坠入了更深层次的痛苦中去。
或许行为确实有因,但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到的是,如此苦涩的果是断不能结的。
用这种方式进行报复好像是为了逞一时之快。
实际上就是已经丢去了自己身上最后一点人性,视别人的性命为草芥。
而这种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将如同无尽的休止符持续下去。
让人伴随着悔意长久地叹息。
就如同片中无奈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失声痛哭的格雷厄姆。
少年啊,人生再难,也决不可做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