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ech的选择:卖给大药厂 or 成为大药厂?
近日,默沙东宣布以4.25亿美元现金收购临床阶段的Biotech公司昂科免疫的所有流通股份,这是比较少见的由华人创办的Biotech公司被跨国大药企相中的案例,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昂科免疫的创始人为华人伉俪刘阳博士和郑盼教授,背后的投资人也有本草资本等国内投资机构,因此该项交易被一些业内人士解读为“新冠疫情下熠熠闪耀的华人之光”。
由此案例也引发一些思考,Biotech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卖给大药厂还是自己成为大药厂?梳理过往案例不难发现,中美Biotech在此问题上的选择上似乎存在些许差异。
美国Biotech倾向被药厂并购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纳斯达克有3000多家中小型的Biotech,其中多数主攻前沿靶点和技术,并依赖公开市场融资进行创新药物的开发,其失败率也相对更高。尽管如此,Biotech依然是美国药品研发领域的主要推动力量,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自Biotech研发的新药已占到了FDA批准新药的一半以上。
辉瑞、默沙东等制药巨头们也倾向于通过license in或者收购的方式从Biotech公司引进后期的潜力项目;对于的Biotech来说,做完早期研发,拿到临床试验许可及后续到达每一个临床试验的里程碑,其估值都会随之上升。
美国Biotech被大药企相中的案例,最早且被外界广而告之的案例可以追溯到罗氏对基因泰克的收购,罗氏肿瘤领域的“三驾马车”实际上都是来自于基因泰克公司;而像今天如日中天的O药、K药实际上最早也是由小型的Biotech公司开发。
今年医药行业受疫情影响普遍放缓了“买买买”的节奏,不过还是有些案例可举,比如:今年1月,礼来为获得一款III期特应性皮炎新药以11亿美元收购免疫学公司Dermira;3月份,吉利德以4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orty Seven,到了9月份,吉利德再次斥资200多亿美元收购Immunomedics以扩充自己的肿瘤产品管线……
总的来说,美国Biotech倾向于“小而美”,即使强如Vertex、Regeneron、Moderna,依旧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某项技术,而不是像大药厂那样涉足的适应症领域和技术比较广泛。这些Biotech,不乏成为药企巨头并购眼中的“香饽饽”。
中国Biotech热衷变身大药厂
与美国Biotech时机成熟就愿意“嫁”给大药企的做法有所不同,中国Biotech多数似乎都有一颗朝Big Pharma发展的雄心壮志。从一些Biotech对外披露的愿景来看,基本都是希望往平台发展,起手布局非常大,肿瘤、代谢、免疫、抗体、小分子等各个领域都涉足,最终的梦想也是希望成为一家研、产、销全产业链的综合型药企。
甚至有专业人士戏言,拿一个美国Biotech的产品线出来,遮住研发进度,很容易分辨出这是哪家公司,而拿一个中国Biotech的产品线出来,却比较难以分辨,因为其中大部分药企的产品管线非常类似,高度同质化。
肉眼可见的是,中国Biotech近年来最热衷于的动作莫过于A轮融完融B轮,B轮融完融C轮……在IPO前再来个pre-IPO。尤其是随着港交所18A、科创板的开通,Biotech迎来上市潮,市场广阔的PD-1单抗药踏上了“封神”之路,创富无数。IPO亦成为了Biotech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狂欢,由此带来的滚滚财富为许多高级打工仔推开了富豪俱乐部的大门。
一些专业人士提醒道,与日益高涨的募资额相比,Biotech真正的创新还有待提升。在他们看来,即使在今天,国内大多数Biotech开发的产品仍属于me too或me better的药物,其遵循着已经验证过的机制,很少能在创新市场上与美国Biotech竞争。
不过也有人认为,在中国,Biotech快速成长为Big Pharma的时间窗口还没关闭。而再过几年很可能就关闭了,国内Biotech应该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让自己成为Big Pharma。
Biotech公司究竟是因为选择卖给大药厂还是成为大药厂?这好比是在生活中找个高富帅结婚生个富二代还是自己努力成为富一代,结果亦是因人而异。无论是哪种选择,打铁都得自身硬,不然或许会面临“耗子尾汁”的窘境。
点亮“在看”,好文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