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百喻经》98个内容 45.奴守门喻音频
“千佛名蓝、中兴百年”南京栖霞古寺
"收录于话题#《百喻经》98个内容45.奴守门喻音频:00:00/03:43原文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 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 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宝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是。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著六尘。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流驰,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译文有一个人,因有事要到远地去,动身时叮嘱仆人说:“你要好好看守门户,同时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驴的绳子,不要让驴跑了。”这个主人走了以后,有一天,碰到邻村在演剧弹唱得很好听。那个仆人听到后,心便不能自主,就想去观看一下。于是他就把门板拿了下来,放在驴背上,牵着驴子去看戏。仆人去后,家中所有财物都被窃贼偷得一空。等到主人回来,他看到家中财物都没有了,很是奇怪。就查问仆人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仆人回答说:“主人叫我看守的是门、驴子和系驴的绳子;现在这三样东西都好好地存在着,并没有缺少。别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主人听了更加气恼,大声责骂仆人说:“留下你看管门户,正因为屋里有财物,现在财物既已失去,留着一扇门有其么用呢?”流转于生死之间被情爱所束缚奴役的人就是这样。如来经常教诲告诫我们要始终护住六根的门户,不要执著六尘的境界,守着无明烦恼这头驴不放,看守于情爱的锁链而不能解脱。而诸比丘不能虔诚地奉持佛教,为了贪图利益供养,假装现出一副清净洁白的面貌。但要让他在静处静坐参禅,则心意识迁流不息不能专一,贪著于五欲,被色、声、香、味等六尘境界迷乱了心智,无明烦恼遮覆了清净的心识,被情爱的绳索缠绕绑缚,把正念、觉、意和三十七道品等财宝,全都丧失掉了。智慧锦囊故事比喻:人们做事不能只注重表面现象,却不考虑实际内容,同样看待事物也必须考虑全面,不要只知机械地照搬理论,而不懂得理论之后所指事物的本质。以喻引事从前秦伯把他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叫晋国给她准备好首饰服装,跟着陪嫁去的穿着华丽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来到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婢女,而不能说善于嫁女儿。选自《百喻经》故事全集/李洁编.北京:地震出版社佛说譬喻经—胜光王了悟生死旷野无明路 人走喻凡夫大象比无常 井喻生死岸树根喻于命 二鼠昼夜同啮根念念衰 四蛇同四大蜜滴喻五欲 蜂螫比邪思火同于老病 毒龙方死苦智者观斯事 象可厌生津五欲心无著 方名解脱人镇处无明海 常为死王驱宁知恋声色 不乐离凡夫在《佛说譬喻经》中,佛陀为胜光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乃往过去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被恶象所追逐。怖走无依间,恰好看到一个空井,井旁有一颗大树,游人赶紧攀根而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两只老鼠,互噬树根。井的四边有四条毒蛇欲螫其人,井底有一条毒龙正在向上张望。游人心中畏惧毒蛇和毒龙,又担忧树根被老鼠咬断。就在这个时候,从树上的蜜蜂窝中滴下五滴香甜的蜂蜜,不偏不倚地落入了游人的嘴中。游人顿时忘记了刚才的恐惧和担忧,尽情地品尝起蜂蜜来。由于树身晃动,四散的蜜蜂飞下来刺蛰游人。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团野火,烧着了这颗大树。佛陀告诉胜光王:旷野比喻无明的长夜非常旷远,游人比喻凡夫众生,大象比喻无常,井比喻生死的此岸,树根比喻命根,黑白两只老鼠比喻昼夜,老鼠啃咬树根比喻生命念念都在消逝中,四条毒蛇比喻组成人体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蜂蜜比喻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蜂喻邪思,野火比喻衰老和疾病,毒龙比喻死亡。因此,大王啊,生老病死,令人极其恐怖畏惧,应当保持警觉,不要被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所吞噬和压迫。胜光王听完佛所说的譬喻故事,对生死过患深深生起了厌离之心。
“千佛名蓝、中兴百年”南京栖霞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