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回潮“葛了”,食油变质“哈了”……湖北方言真简洁
○湖广渔夫·趣说方言○
湖广渔夫《方言其实蛮形象》《方言其实很“古雅”》发布后,头条网友反响强烈,评论共计超过2000条。
“原来我们平常说的方言,不少是古代雅言!”
“小时候一直不明白,蓝墨水为何叫电水,原来正确说法是靛水。”
“打鼓泅,扎沕(mi)子,知道来由了!”
“古雅”必然带来“简洁”!
本回,湖广渔夫接着说湖北方言的第三个特点:简洁!
古汉语、文言文中,单音节词比较多,湖北话也许是受了古汉语的影响吧,单音节名词、形容词也较多,从而显得简洁明了。
硙ái二声,音同皑,或癌。硙这个词汇在湖北方言中,很常用。指人不灵活,死板。也指机械不灵活。“这个自行车龙头好硙哟!”还指物品板结,“硙面坨子”。
语言专家考证,硙这个字有来历,古代指石磨,有坚固之意。“呆板”,方言读为“ai板”,二声,“呆”对应的字,其实就是“硙”。“这是个硙账”,意思是确定的、变不了的账。“硙规矩”,不能变通的规定。“硙”还有拖拉之意。“你小子紧硙,快点出发!”
呆板的“呆”,过去《现代汉语词典》注明了方言读音ái,但新版词典舍弃了。
“硙”字简洁,来自古汉语。
北方寒冷干燥,衣物、食品不容易受潮。湖北是水乡,湿气重。
油炸食品,或炒货,刚开始“嘎嘣脆”,香醇酥脆口感好!但放久了,容易回潮,不再酥脆,湖北大多数地方称“葛”,加语气词,“葛了”(葛哒)。葛读gě三声。也有地方说“皮了”(襄阳),或“津了”(黄冈),“哑了”(安陆),“次了”(孝感),“蒋了”(黄梅),“令了”(大冶)……
普通话“回潮了”——湖北话“葛了”,简洁!
回潮并不等于变质变坏。
但食用油,或油炸食品,久放会腐败变质,有种不好闻的气味,普通话“哈喇了”,湖北话也是简洁表达:
“哈了”。哈读一声。
食物“哈”得不严重,仍然可以食用。从前食物短缺时,人们更是舍不得丢弃。
大人夸小孩懂事、聪明,湖北方言一个字:
眍,kóu二声。
普通话里找不到对应的汉字了。
武汉等地,评价一个人精明,也是一个字:
zéi。音同贼zéi,二声。但含义不是“贼”。
武汉话“zéi”是个什么来由,渔夫不知道。
武汉方言,闪(shán二声),风光、快活、时髦的意思。
武汉方言,筛,普通话读shāi,武汉话读二声shái,调整为阳平音调。筛shái,意思是发抖、抖动。武汉人习惯说:
“喜得屁筛了!”
“冷得发筛!”
二声字特别多。
湖广渔夫发现,武汉及湖北方言,二声特别多,请学习武汉话的朋友注意这个特点,准确发音。
贼,眍,闪,硙,筛,以及下面的悚,苕,碟,抖,咚等,均为二声。这可能与“入声读阳平”西南官话演变有关。
武汉方言隶属西南官话鄂中片区。阳平,即普通话第二声。
湖北方言简洁词汇列举如下——
枯——残忍,绝情。“这人真枯!”
悚(二声)--没有用,缩头缩尾。
尖——小气。
咚(dóng二声):促成,怂恿。
坤——稳重,沉得住气。
抖(dóu二声):颠簸(这车子好抖人)。
翻——不服气,对着干。
耳——理睬。
碟(二声)——踩踏。
呔——特别(呔扎实)。
茶——白开水。
粥——稀饭。
过——传染(这种病过人)。
水、水货——物品质量差。
菜——差劲。
抛(泡)--轻浮,时髦。
蓄——休养(病好哒还要蓄几天)。
苕——红薯、甘薯,也指人愚笨。
呼——扇耳光。
搂(lóu一声变二声)——鲁莽,抖狠。
爽——爽快,大方。
傲——厉害。
坯——夹生,半吊子(形容人)。
屁——能力差(这个人蛮屁)。
皮倒——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
拽倒——趾高气扬,味口大。
么样——怎么样。
么事——什么事。
洋芋(土豆)——马铃薯。
鄂南方言属赣语系,其基本词汇方面,单音节词语也多。
比方通山话,普通话中带子字的名词,如:鞋子、箱子、被子、帽子、儿子、棍子等,通山话一般会省去“子”,而只说一个字。
穿鞋子,通山话两个字表达——着鞋。
总之,与普通话相比,湖北方言“单音节”词多,很简洁。
湖北方言中,还有哪些简洁传神的词汇,恭请头条网友补充。
(湖广渔夫声明:反对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