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诗经里的植物-栗
这样一种长满刺的果子,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诗经》里,会把它描述为一种情爱之果。《诗经、郑风、东门之郸》有诗云: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意思是说:东门之外有广场,茜草生在山坡上。两家房屋虽接近,人儿却像在远方。东门外面一株栗,有户人家好整齐。难道我不想念你,你不找我我心急。在这一首爱情诗里,有一个思念的女子,借着栗子树来寄托她的相思之苦。她和思念的人,中间只隔着一株栗子树,可是两人却很疏远,她在想着他,怨他不来。
板栗已经过了时间,吕老师为了备课,让村民去捡了很多带壳的板栗。这真是一种很奇怪果子,大自然居然设计出了这样一种果子,外面这一个厚厚的刺毛壳是它的壳斗,这由总苞,也就是一种特殊的叶子形成的。成熟壳斗的样子有点吓人,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用手去碰一下,是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这些刺是有力量的,绝不是装装样子的。所以孩子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外面的壳剥开。
用五感来体验自然,对于可以吃的野果,品尝它的味道,是最好的体验。看到小朋友用力地剥开生板栗,熟板栗,想尽办法剥开外面带刺的外壳,露出里面鲜亮的红褐色的外皮,再想办法把这一层外皮剥掉,露出里面一层薄薄的褐色毛衣,揭了这一层毛衣,就能看到鸽蛋黄一般的果肉,历尽如此繁杂的步骤,终于吃到了新鲜的栗子肉,有一种甜甜的味道,而熟的板栗,则是软糯香甜。有的孩子说喜欢吃生板栗,有的孩子说喜欢吃熟板栗。
板栗雄花
板栗雌花,图片来自小石头
不管是用脚踩,剪刀剪,牙齿咬,反正为了吃到这种野果,我们费了不少周折。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板栗外面那棕色透着金属光泽,又带着一些绒毛的外壳是它们的果皮,剥去外皮,露出里面那层膜是栗子的种皮,这一层膜灰白又带着点红色,上面也布满了绒毛,栗仁才是它们的种子。也就是我们喜欢吃的那部分。对于板栗这种植物的认识,自然就印在了脑海中。
我来的时候,买了一些糖炒栗子。不必提及诗经的那个时代,即使在现在,每每提起栗子,人们总会想到糖炒栗子,这似乎是男女谈恋爱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风味食品。秋冬时节,冷风瑟瑟,恋爱男女行走街上,忽然见到路过小店里,用巨大的搅拌机和着黑色的炒栗石在不停地翻炒栗子,还闻到了一阵阵香甜的气息,买一包纸袋装的热乎乎的糖炒栗子,两人一边走一边往纸袋里掏,一人摸出一颗,塞进嘴里咬开,捎带舔一下甜甜的外壳。然后剥壳除膜,露出里面扁球形的栗子肉,栗子肉和正在进行的爱情一样,甜美无比,有一种吃巧克力的感觉。
翻着孩子们画得小豆本自然笔记,咬一个孩子塞到我嘴里的板栗,抬头看着楸树下挂下来满树的面条一样的种子,想着从春天一路走来的日子,认识诗经里的植物的过程,也像诗经里诵读的诗歌一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