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申春秀:童言童语描生活

友情提示:此平台由华语教学出版社旗下一堂作文课创办,每天推送名师专栏、考试政策、学习资料、高分技巧、家长经验,成功关注,即可订阅。

申春秀: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骨干教师,朝阳教育学会语文分会会员。有多年带初三的经验。她用阳光般的心态对待教育,用快乐的情绪感染学生。小小的讲台,笑语不断;小小的课堂,底蕴丰厚。她带领学生畅游文学的海洋,畅品智者的思想,畅谈个性的感受,畅想美好的未来。

当我们学完郑振铎的《猫》,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后,同学们对文中描绘的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了一些了解,于是,根据自己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写了一篇文章,孩子们的天真、可爱透过笔端跃然纸上,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让我们忍俊不禁。

我和大公鸡

苑怡菲

小时候,姥姥家有两只大公鸡,一只长得很威武,颜色亮丽,平常活跃得很。另一只感觉十分傲慢,整天把脖子伸得高高的,昂首挺胸,好像让别人来膜拜它似的。每天早晨,它们都大声的鸣叫,就像踩到了鸡脖子的凌厉的叫声。实在算不上好听。一听见它叫,我便会踩了拖鞋跑向鸡圈,停在栅栏外,蹲下模仿它的叫声。不知怎么,我俩就比起来了,一声比一声大。后来,公鸡扭头走了,我得意洋洋,像打了胜仗。就这样,每天胡同里都会有嘹亮的鸡叫,还有一个小孩儿蹲在鸡圈前与大公鸡“大眼对小眼”。

当它吃完饭后,就会吞小石子,我以为它因总是赢不了我而郁闷了,为此我还内疚了好久。再也没找它比嗓门。

后来我才知道,它吃小石子是为了帮助消化,不是郁闷了。但它为什么比赛途中扭身走了,我想,至少还是因为羞愧吧!

和大公鸡比嗓门,这个细节简直太可爱了。仿佛看见了得胜后的“我”得意洋洋的在大公鸡面前炫耀着,而大公鸡呢,蔫头蔫脑地缩着长脖子灰溜溜地逃了……你看,把自己生活放在这里,不是很有趣味吗?

我和蚂蚁

宋铮琳

草多了,昆虫自然也多了。于是,就有了半夜三更起床看蜘蛛结网、挥舞着虫网捉蝴蝶、追着蚂蚱满园子跑的那个我。在那大小的翅膀、缤纷的外壳中,最不起眼的蚂蚁窝却记得最清。

蚂蚁的身体分三段,头、胸、肚子。六条细腿从身体两侧伸出来,触角很细,眼神不好的话肯定看不见。红褐色的蚂蚁咬人,棕色的蚂蚁爱潮湿,只有黑蚂蚁安全又好找。我常爱把面包屑和糖粒放在蚁穴边,或者将吃剩的桃核儿扔下,看他们忙碌,来来往往。倒也是个美好的下午。

只是有一次,我为自己的调皮负了责。一天,我突发奇想,用一根树枝在土上挖了几个深坑,趁一只蚂蚁不注意,把它扒拉进坑。当它想往出爬时,我就把土弄进去。两三次后,这家伙终于没了动静。哈哈。小样儿!终于消停了。我正坏笑着,又看见几只蚂蚁向这边爬来,又有送上门的了!我正当木棍准备再次制造“飞沙走石”的时候,那几只蚂蚁居然爬到了第一个蚂蚁的“葬身之处”。为首的那只向坑里探了探头,又转向我,对我挥动触角。其余几只像受了某种鼓动,竟一齐向我转过来,我突然害怕了。好像我被人这只鼻子骂是杀人,哦,不,杀蚁。不对,杀人凶手。我心正慌,突然看见为首的那只向我爬过来,我跳起来,像光脚踩在了热炭上,一路脚步点地地跑回家。那个暑假,我再没去找过蚂蚁。

后来上了三年级,科学课上讲了蚂蚁的习性,我才知道,原来蚂蚁看的不是我(它看不见)。可是,每次我看见蚂蚁,心中总有个结,除了歉意,还有疑惑:生命到底应不应该被尊重对待?

由捉弄蚂蚁的恶作剧,想到了尊重生命,这个小作者不仅仅使描绘出了生活,还写了她的思考,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调皮又聪明的猫

胡杨

姥姥家养了一只猫,浑身雪白,毛茸茸的像个雪球。两只眼睛一蓝一绿,宝石一般。性情温顺,惹人喜爱。

不过,它有个缺点,就是贪吃。尤其是看到火腿、鱼肉之类的食物时,根本移不开眼,眼中满是亮光,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我去姥姥家。中午我端着一盘火腿从厨房出来,我深知它的习性,便

想避开它的视线。可还是被它发现了。它发出了略带讨好意味的叫声,眼睛好像转着,不知在想什么。

为了看好那盘火腿,我取消了看电视的计划,耐着性子与它对峙。

一分钟,两分钟……钟表发出滴答的声音,屋里很安静,偶尔听见厨房内的煎炒烹炸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它迈着优雅的猫步走了。再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屋内东西接二连三的落地声,我赶紧出去,发现它把一摞书推翻了。我不管它的行动,忙不迭地收拾东西。当我终于收拾好时,我看见猫心满意足地伸着懒腰,立马想起来:我的火腿!我跑过去一看,顿时呆住了,哪有还有火腿,明明只剩下一个盘子了。我又败给了它!

“我”还是没有斗过这只聪明的“猫”。最终我的火腿就这样落入了“猫掌”中,在这个过程中,这只猫似乎掌握了所有的主动,我只是被动地防守,最终,落败了。

同学们,看了他们的文章,你是不是也有写作的冲动了呢?拿起你的笔,记录下你的生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