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滦镇街道沣峪口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滦镇街办南3公里沣河出口处,是210国道西万路段进出沣峪的重要站口。2006年有170户677人,可耕地355亩。2009年4月5日查证,有178户,740人。近十年来土地被大量征用,可耕地已锐减至200亩。主产小麦、玉米、杂粮,原来的水稻田几乎不复存在,特产葡萄已经很少。
据史料记载,沣峪口在秦代就是雍梁大道的子午道要津。秦在沣峪口内设立军寨,驻兵防守,既为伐蜀准备,又是“广国富民”策略。汉高祖刘邦鸿门逃宴后,取道子午谷入汉中。此即子午古道北口。西汉初年,于子午谷设关,因为二道桥处的悬崖峭壁无法通行,所以今子午道的北口,从弓弓桥一直绕道子午镇南的子午谷。史载南梁时,在沣谷北口架设栈道出山,现在入沣峪口5公里一个叫龙窝子的临河山岩上,还可以清楚看到古栈道的遗迹。
沣峪口作为地名最迟当在南朝梁之后,据沣峪口村碑石记载:唐永徽(649—655)年间,已有沣口之名。元代李好文《长安志图·奉元州县图》写为沣口。
沣峪口作为村名则最早不过清嘉庆(1796—1820)年间。嘉庆十年(1805)有河南商丘宋氏和浙江温州常氏,因避仇或逃荒浪迹于此,先后在深道(沣河出山后,直冲之悬崖峭壁,下有深潭,俗谓之深道,今已淤塞)北侧石洞中栖身,成为沣峪口村最早的主人。此后百余年,不断有流浪者栖身于此,或留或去。直至土地改革时有45户,不超过160人,分为东、西两个村子。西边叫沣峪口,东边叫土豪村。“文化大革命”中清查阶级队伍,始知这些村民祖先来自豫、浙、宛、川、晋等13个省区,姓氏驳杂,耄耋说话尾音差异甚明显。
土地改革前,耕地、山林多为四乡豪绅占有。村民80%赤贫,年轻力壮者,或佣工或采樵,或肩挑叫卖,或背驮肩扛,为富豪运送山货——木板、椽檩、枸皮、木耳、药材。而且土匪横行,妻子难保。老弱病残者,流浪乞食,尸骨无收。有一首民谚:“东日头背到西日头,换来两碗稀溜溜。妻女被抢老人哭,饿死尸骨无人收。”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因历史条件限制,仍然是温饱不足,富裕无望。粮食亩产一直在100公斤左右徘徊,各种果树几乎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利斧砍尽。生活情景是洋码字,挣不完,住的草棚窟窿天。包谷面打搅团,不吃肚子饿,吃了胃作酸;条绒裤子舍不得穿,怕娘家嫂子发眼馋。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山水名胜等自然条件,人流车辆为当地村民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现人均楼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户均彩电2台,电冰箱1.5台,人均手机0.5部。全村有大小汽车20辆,村东210国道两边门面房出租103户,村民自办农家乐30多家。改革开放30年来,村民年收入由1978年前的不足200元,增加到2009年的5000元。
据不完全统计,沣峪口村的客流量每年都在800万至1000万人次。
据新编《长安县志》载:民国21年(1932)10月,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率领下,突围西征。次年1月29日,其所辖十一师政委李先念西进受阻,激战负伤。徐向前由滦村、新村回援,接李先念住沣峪口老爷庙(一曰杜牧宫)养伤。庙前有古槐一株,据传为清朝初年一李姓樵夫手植。《徐海东回忆录》记载:1935年7月红军二十五军经过沣峪镇。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代书记吴焕先领导召开省委扩大会,决议西进甘肃,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并留陈先瑞部4000人成立四十七师,留守蓝田一带。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