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性非改不可,但是要先看见
我想我们每个人,
都想在生活中时常保持一种:
愉悦的心情、或欢喜的状态。
也是,
这世上哪有人会想每天生气,
或让自己天天处于不愉快呢?
可无奈的是:
生活中只要一遇到事,
我们那颗不稳定的心,
就会瞬间被激荡起来,
一直想改,也在努力,
但好像也没什么效果……
在读文章的您,是否也有同感呢?
我们其实很清楚:
这一切激荡起我们内心的人事物,
都只不过是一种外在因素罢了,
根本原因,其实还在自身。
自身的什么呢?
比较容易想到的是以下这些:心量有限,不够包容;标准太多,无法理解他人;又或是业力追讨,因缘和合,等等等等。
一直在反求诸己,
可就是无法改善,
该生气生气,该起念起念,
我们似乎,遇到了一种瓶颈,
被卡在这里,迟迟无法进步,
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在这里,
我想先分享一段亲身经历:
前不久,刚刚进入夏季之时,有一位朋友迁入新居,于是邀请我们几位朋友到家中作客,我们准备了一些伴手礼,就登门拜访了。
我们到达时,朋友的太太还在准备午餐,碗筷等餐具也早已摆好,一阵寒暄之后,我们一看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和朋友一起入座了。
可能是因为刚从外面进屋,也可能是正处于春夏交替之际,又或者是因为厨房的热气,我一坐下来之后,就感觉一股热意袭来,一看其他朋友,他们的脸上也冒起了小汗珠,挂在发丝边、鼻尖、额头、和眼睛的周围。
我们彼此间对视了一圈,互相确认了各自的状态,可又觉得,我们与主人的关系并没有熟悉到可以直接请他开空调,也觉得第一次拜访,这么做有点不妥,再看这家主人,好像也不怎么热,完全没有要开冷气的意思,
于是我们就决定各自适应或缓解,
有的脱掉外套,有的解开扣子挽起袖子,有的自己用手煽风,有的去卫生间补妆,有的深呼吸,似乎是想靠“心静”达到“自然凉”的状态…
这时,饭也做好了,一道一道开始摆上桌,我们人多,桌子又不是很宽,所以坐的比较挤,再加上饭菜中冒出的热气,我们感觉比之前更热了。
这时,有一位朋友似乎是忍不住了,
就和主人说:“有点热啊!”
主人一听,便回答说:
“是吗?那我去开窗!”
然后就自己开窗去了。
我们几位朋友彼此间又互相对视了一圈,然后也就没有再提这件事了,大家也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的社会人士”,并没有因此而“失态”,我们“开开心心”地吃完饭后,下午还多坐了一会儿,接近傍晚时才离开,总体来说还算顺利。
在我们与主人道别之后,一上车,就有朋友说:“赶紧开空调!热死我了!”
回家路上,可能是因为车内慢慢降温了,燥热不安的内心也逐渐平稳了下来,我们就在车里一边吹着冷气,一边聊起了这件事,
而回家路上的这段“交流”,
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与收获。
我们几个人的内心,确实因为“热”这件事,而被“激荡”起来了,确切的说,我们其实是被主人的反应,而被激荡起来的。
可是,虽然表面上都是因为一件事,但事实上,这件事勾起来的“每个人内心中的燃点”,却是完全不同的。
当主人说要开窗而不是开冷气时:
朋友A觉得:
什么?开窗?这么抠门吗?难道是为了省电吗?
朋友B觉得:
太不给面子了,今天作客的要是你老板,你也会开窗吗?
朋友C觉得:
你难道看不出我们很热吗?这点眼力都没有吗?
朋友D觉得:
你们几个热就热呗,自己不明说,还表现得这么露骨,水平也太差了!因为这点小事闹出不愉快怎么办?
而我的想法,偏向于朋友C。
一个是觉得对方太小气而起念;一个是觉得自己遭遇了区别对待而起念;一个是嫌弃对方粗心大意、没有关照力而起念;一个是觉得与我们同行很丢脸而起念;当然,如果同行的人数更多,想法也会更多吧。
我想这件事,
也非常能说明一个问题:
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关注点不同、被激荡起来的埋藏于内心中的那颗种子也不同,那么自然,在提升自己的路上,每个人要修的点,也将不同。
所以,我们若想改变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好,并时常保持欢喜,
就必须,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其实上述这么多种情绪与想法,都可以总结成:“心量有限、要求太多”等等这些“高度概括、又笼统”的名词。
可我们在升级自己的路上,
遇到类似的事情而起念时,
却不能一味地总结于:
“是我心量有限,
所以还是要继续扩容啊!”
然后就草草了事。
因为,这其实根本算不上总结。
积极提升自己修为的人,虽然遇事不会从外界找原因,而是懂得从自身找原因,所以时常反求诸己,这固然很好,可是还不够。
只要一有起心动念,就说:“哎,还是我心量不够啊、内心恨怨仇争、贪嗔痴慢疑还是太多啊,忍功太差啊、业力啊。”等等
这些虽然都对,
但其实和没说一样,
因为,这种事谁不知道呢?
我们当然知道是心量不够,关键是,
我们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吗?
这好比我们家里经常进小偷,
可当每次发现家里又被偷时,
我们总是简单总结一句:
“哎!还是防盗做的不够啊!”
然后就结束了,不再深究下去。
这和我们内心被激荡时,
说一句:“心量不够啊!”
性质是一样的。
说得对,可是和没说一样,
如果每次都只是这么草草了事,
那我们如何避免下次再被偷呢?
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查监控,
或想想小偷是怎么进来的吗?
他是撬锁,还是爬窗呢?
行动路线又是怎样的?
我们的防盗系统哪一环节比较薄弱?
把它深究下去,才能做到防范。
又如同医生给各种病人看病,“症状”同样是发热,但是“病因”都不一样,那么“用药”也自然就不一样,通过症状去深究病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可我们若每次遇到不愉快时,总是一句:“啊!是我的问题,心量啊,业力啊,五毒啊”等等,然后敷衍了事,
看似是一种积极的反求诸己,
其实是一种勤奋的懒惰而已。
就好像每次生病就只吃退烧药,
虽然能缓解症状,但无法治本,
因此,去深度觉察那些“因心量不够而起念的表相”下“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一层一层地去剥开它,我们才能找到引发“症状”背后的,真正的“病因”,这样才好下药。
如同我们几位朋友的反应背后,
所呈现出来的习性都截然不同,
觉得人家小气的朋友A,
可能总是时常妄下评判;
觉得没受到尊重的朋友B,
可能是自卑导致的自我价值不足;
觉得对方没眼力的朋友C和我,
可能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觉得我们水平太低的朋友D,
可能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会经常妄下评判、自卑、自我中心、在乎他人看法呢?又是那些因素导致我们产生了这些种子呢?这些自己不去细究,而只是停留在“是我的问题”,又怎么去进步呢?
我们就像在沙漠中与敌人作战的游击队,先不说火力差距如何,如果我们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这叫人怎么去打?
我们内心中的习性也是一样,
要先看见,再谈对策。
即便我们现阶段火力不足,但只要看见了敌人,即便暂时打不过,也能躲,也能防范,或者把伤害降到最低。
而大多数时候,不是我们没有能力降伏其心,而是根本看不见具体哪里出了问题,而心的作用面又是那么广, 又怎么降伏呢?到底应该降伏哪颗心呢?
所以还是要重复那句话,
要更加深度去思考与觉察,
甚至是“死磕”。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透过这些现象,
去思考自己的“引爆点”在哪里。
不要去问别人,试着去自己想。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
或多或少都会有过类似的苦恼,
苦恼于“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可是,对于“你的这个苦恼”,
有谁,思考的次数最多,
深度最深、又最全方位呢?
我们身边父母、老师、亲朋好友,虽然爱我们,可他们再爱我们,也无法像我们“自己为自己”那般,去为我们苦恼。
那么在这世界上,
谁,离这个答案最接近呢?
因此,
他人只能去聆听,或帮你分析,
但永远无法给出答案,不是吗?
外界的一切都是一种辅助或反馈,
最终的答案,还是要自己给自己。
拿出自己找到的答案,
然后从外界获得“印证”,
这很像照镜子,
自己先打扮打扮,然后去照一照,觉得哪里欠妥,就再改改,然后再照照看;而不是让镜子直接告诉我们哪里不好看,或给出如何打扮的方法,世界上没有这种人,对不对?
同理,让别人给我指出错误,是没什么效果的,自己找出问题后,去向外界确认,这样才能一点点改善。
而我们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照了镜子,发现不够美,原本以前是埋怨镜子质量差,但现在开始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了,进步是进步了,可是现在面对镜子里不够漂亮的自己,却只是一味地说:“嗯,还是不够美啊,是我的问题,要努力啊!要更加用心去打扮啊!”然后就没了。
不去思考:是衣服的颜色与肤色不搭呢,还是首饰配的突兀呢,是发型的问题,还是眼线的问题?等等这些一概不知,也不去细究。
那么请问:
你说的用心打扮,
到底要怎么落实呢?
我想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
更加深度的自我剖析,
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所以,
无论你在修什么,
都不要修得“草率”,
感谢阅读,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