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院】年少时没能理解的文章,长大后才恍然大悟!
年少时没能理解的文章,长大后才恍然大悟!
前几天,在我们的讲座中,先后有两位讲座嘉宾提到: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折射出来学生对鲁迅先生作品的畏恐心理。
很多老师曾经向我们表示,
鲁迅先生相关作品的教学是让他们最头疼的课程之一:
学生对作品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
老师也无法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蕴含的深刻哲思。
有人说,
“中学每每学到鲁迅的文章都很头疼,
总以为他被过分解读得厉害。
现在再回头看,才发现自己犯了个最大的错误,
即因为自己胃口不好而去责备食物。”
“他的文章用典丰富,
而且由于受到当时险恶环境的限制,
很多观点不便直说,
只能采用各种隐喻、借古讽今的手法来表示,
缺乏阅历的人是不大容易看懂的。”
@知乎于遥:
例如鲁迅作品<<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
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仿佛也就如此。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
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看到这里,已然是“尘满面、鬓如霜”的各位家长、老师,
是不是可以领略其中的深意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
而今,回过头来看,
这些文字,和我们以往读不下去的文言诗词一样,
尽显汉字之美、文化之深、意境之远。
本文将和您一同分享“那些年我们没法理解的作品”,再读经典。
古诗词篇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作者: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张兆杰: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就觉着这是首还不错的词,
但不知道不错在哪里,
也不明白它为什么会有那样高的地位。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渐渐增加,
渐渐就明白了它能够成为贺铸代表作之一的原因。
你只有在失掉了很重要的东西,或人,
然后在晚秋或初冬来临之际,
恰巧看到洒落了一地的梧桐叶,
抬起头,孤零零的树枝上还挂着些枯黄的残叶,也在不断的簌簌落下,
你只有这时候,
才能明白「梧桐半死清霜后」是什么感觉,
既而,
感受到“头白鸳鸯失伴飞”的苦痛和无奈。
@内军:
不离开家乡,
永远不知道 “日暮乡关何处是”
“乡泪客中尽”是什么韵味吧?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张琦:
以前不明白一件看起来极其普通、
甚至有点闲得蛋疼的小事,
为什么苏轼要特地写一篇文章。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现在才明白,月色虽然美,
但缺少的是一个随时随地愿意陪你虚度时光的人。
月色常有,而知己难得。
@火耀:
一年前曾迫于生活压力,
和七名同样窘迫的小伙伴同住在一个寝室里面。
我们总是在工作和学习归来后的深夜,
疲惫着谈论着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记得有天,风雨大作,击打得窗口叮叮作响,
我倚在床的栏杆,凭着当时的心境,随口说了一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只知道,那一瞬间穿越时空的共鸣感,
打消了内心长久的失落和无助。
只能说,少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年轻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成熟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些优秀的古诗词,值得我们一生去品味。
短文篇
《岳阳楼记》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以往我们知道写作文的时候要上升高度,
却不知以何为高?
只有长大以后,才明白儒家的哲学,
心里有自己美好的孤独世界,
眼中还装着天下黎民。
散文篇
朱自清《背影》: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窦玉帅:
这段话常常让我想起和父母的分别。
年幼的时候嫌弃他们土里土气,到处求人,
总以为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不用理会这些俗事。
直到真的步入社会,需要为稻粱谋,
才开始想念有他们遮风避雨的日子,
并且为当时自作聪明的自己感到羞耻。
王小波《黄金时代》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想吃,
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
奢望也一天天消逝,
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
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很多人说小波,总会觉得他言行无状、怪诞不羁,
总是拒绝让孩子去阅读。
他的作品,多少年后读起来,
总让人心生对自由的黄金时代的向往,
对生活趣味的追求,
对生活、时代寓庄于谐的反思。
有人说,多年之后重读《故乡》,我成了迅哥儿,年少时的朋友成了闰土,也遇到了许多杨二嫂,深深理解了那种隔膜。
有人说,只有当明日隔了山岳,世事两处茫茫之时,才会更明白名家笔下的世界。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一堂作文课,与你一同品读经典,向明日起航。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知乎,已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