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诗的奥秘居然是这个!11个典型案例一针见血、句句在理!
丁向红:苏州市甪直甫里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育硕士,教龄20余年。曾主持校文学社工作,现主持开展校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多篇。
祝同学们暑假愉快!
主播:胡天8月
古典诗歌赏读之法——读题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甫里中学 丁向红
诗歌并不是都有标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三十九》中 列举: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并指出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诗词中意不能以题尽之也,然后夸张地说: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但是大量的诗词还是有题目的,说明题目有存在的价值。即使诗经中每一篇都还是要拈几个字来指代的。王国维说诗词的题目是“自然及人生”,这是误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及主旨替代了标题。
何谓标题?《现代汉语辞典》定义为“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题”,从页是声,“是”意为“正对”、“对准”,引申为“正面”、“基准面”。"页"指"人头"。“是”与“页”联合起来表示“人头的正面”。本义人头的正面,特指额。标题,就是写在头上的文字,在醒目的位置当然应该出现重要的信息。
那么,标题会提供哪些重要信息呢?
首先,标题中常常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事件、对象,题材类别,抒发的情感,写作技法等。以苏教版一册教材所选诗歌标题为例,略加说明。
《七律 长征》交代了诗歌体裁和写作对象,长征是战争题材,概括长征,讴歌长征,是可以想见的内容。
1《春望》点明时间和事件,望,指明了春天景象是必写内容。
2《泊秦淮》交代地点和事件,停泊在秦淮河边。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交代了时间、天气。
4《过零丁洋》交代了地点和事件。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交代了人物、事件,也交代了题材类别:送别。
6《己亥杂诗》交代了写作时间,暗示背景。
7《望岳》交代写作对象,“望”是诗眼。
8《钱塘湖春行》交代地点、时间,事件,这是写景抒情诗。
9《登飞来峰》交代对象和事件。这是登高览盛之作。
10《雁门太守行》交代地点、人物、事件。从地点可知这是边塞诗。
11《别云间》交代事件、地点,诀别家乡。
标题之中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事件、背景以外,一般来说也暗示了诗作内容,围绕诗题所作的叙事、写景、抒情、言理。诗作意脉忌讳显露,所以读诗往往如猜谜。但是只要懂得循题而作之理,就能迅速把握结构和主旨。
譬如: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不看标题,我们断定这是描写湖光天影,并议论常注源头活水是湖水清澈的根由。它的妙趣似乎仅在于此,但是朱熹用“读书有感”为题,原来全篇是在比喻读书的感受,诗是谜面,而诗题是谜底了。
标题如一粒种子,在诗篇开头发芽,主体结尾则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诗篇的内容因题而起、承、转、合。这将专篇解读,这里只想说,标题是全诗文脉显隐发展的根,读题想着与全诗的关联,基本上掌握了一半的信息。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强调“不必太着题”,即:诗歌不需要过于贴题,不能像实用文那样。诗的贴题,需要若即若离,在诗题之外还别有诗意。写尽写实,都不是诗的创作特点。诗求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别有“兴趣”“韵味”。因此,诗作受诗题限制,因诗题生发,诗意就是题外之趣味。读诗,还要品味题外之趣。诗趣,一般在感性的直觉中流露,这不是仅仅读题就能获得的,还需要具体赏读诗句融入意境,才能细腻地真切感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