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媒体一份暖

有人将记者称为“无冕之王”,也有人称记者是“冷血动物”。为了捕捉有价值的线索,为了求新求异的新闻,他们目中无“人”,对于事业的追求高于一切。

在刚入行时,报社的老前辈给我讲过凯文·卡特的故事。1993年,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的苏丹,爆发了严重的战乱和饥荒,无数人民缺衣少食,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当时,凯文·卡特作为一名自由摄影记者,来到此地进行采访,拍摄了一张特别著名的照片:《饥饿的苏丹》,随后,凯文·卡特把这幅照片寄给了美国的《纽约时报》。

这幅照片刊登出来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得当时人们对于发生在非洲苏丹的饥荒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促使国际社会对非洲的援助进一步加大。可以说这幅照片改变了苏丹很多人的命运,许多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濒临死亡的当地人民得到了救助,重新获得了生命。第二年,凯文·卡特因为这幅照片,获得了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

当凯文·卡特成为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之后,却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指责和咒骂。很多人批评凯文·卡特是个冷血屠夫,为了获得大奖,只顾拍照而没有对照片中的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当时的各大电视台和媒体也纷纷批判凯文·卡特,对他口诛笔伐。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彻底击垮了凯文·卡特的精神,他最终选择了自杀。在他去世之后,人们才了解真相,那时小女孩并非孤身一人在沙漠等死,她妈妈就在身边,而且她本人也是人道组织救援的对象。

老前辈在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时,总会悲哀地摇摇头。虽然死于众人误解压力之下的凯文·卡特是个外国人,但我们同属于新闻战线,他被世人视为“冷血无情”、“见死不救”,这个刻板认识,又哪里分国籍或者时代呢?听了老前辈一席话,有些刚跨入媒体行业的同僚果真就动摇起来,甚至有人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既然已经背了这个恶名,不如真的无情到底,反正是一份工作而已,记者的本分,不就是将事实真相呈现给世人吗?心肠索性更硬一些,管他什么冷血热血,和“新闻事件”比起来,“人性”不值一提,干脆从一开始绝缘于此,倒落了个轻松无碍。

当年,我听罢凯文·卡特悲惨经历,特意去了找了《饥饿的苏丹》来查看:一个瘦骨嶙峋的非洲小女孩蹲在地上,身后是一只阴险无比的秃鹫。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感,怪不得会引发人群那么大的误会与愤怒。

别的年轻同僚都在为凯文·卡特之死哀叹时,我在思考:凯文·卡特其实是一个心中有大悲悯的摄影记者,他用自己镜头表达的,不光是深黑的恐惧颤栗,还有他对非洲儿童的深刻同情。也正因为他内心柔软而细腻,所以当全世界污水向他泼来时,他最终没能顶住刀剑般锋利的谩骂言语。

我在正式成为媒体人那一天,同样握紧拳头暗暗发誓,却不是要做目中无“人”的新闻,而是做一个真正有温度有悲悯的记者,修炼自己内心,让自己更坚强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能力,在关键时刻,敢以少数之姿去说服“多数人的看法”,去真正帮助和温暖新闻中的“人”,真正关照“人”的旦夕祸福、喜怒哀乐。因为记者手中一支笔,可以是助人从泥潭跃起的竹竿,也能成为伤人无形的利器。

我曾指挥报道过的一个新闻事件,令我至今难忘。

事件中的麦姐和谷哥,原本是很幸福的一对夫妻,他们育有两个孩子,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苦,但齐齐整整,同心协力地过好小日子,每天都有奔头,每天都有欢笑。突如其来的不幸,却将这种平衡和幸福无情打破,正值壮年的谷哥,因为一次意外,忽然瘫痪在床,家庭的所有重担,都压在了麦姐的孱弱肩头。

麦姐要打工赚钱,又要照料谷哥和两个幼小的孩子,每天忙得团团转,还常常顾此失彼。就在麦姐焦头烂额时,从南充来双流打工的米哥出现了,米哥年龄与谷哥相仿,他了解到谷哥的不幸遭遇之后,开始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替麦姐分担生活的一份苦楚。

谷哥将一切都默默看在眼里,他暗中观察了很久,发现米哥是一个憨厚本份的人,他的眼神虽然不自觉地流露出对麦姐的喜欢和疼爱,但从未在言语上僭越半分,一直恪守着君子礼仪。谷哥思考了三天三夜,他想了很多很多,如今自己已瘫痪在床,从一个丈夫的角度,一个父亲的立场,都不能再给这个小家庭任何帮助,反而对麦姐是种巨大的拖累。米哥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如果麦姐和他在一起,相信他有能力让她重获快乐和幸福。

谷哥涩涩地开口,对麦姐说出这一切。麦姐开始很惊愕,不能接受现实,但当谷哥坚持说完所有理由,麦姐也冷静下来,细细思索丈夫说的每一句话。她支撑这样一个家庭,太苦太难了,不知道自己绷得紧紧的弦,什么时候会断掉,倘若她也倒下了,谷哥怎么办?两个幼小的孩子怎么办?

谷哥对麦姐提出了离婚要求,也开出了条件:离婚之后,麦姐和米哥结婚,但还是要照顾好两个孩子,也要照顾他。

麦姐背着谷哥,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又和米哥正式结婚了。他们成为崭新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在一起,忠实地履行了当初的承诺和义务。成都媒体得知此事,大肆报道,就连中央台,也专门赶来双流,为这个“奇异家庭”采访录像,视为当代道德典范,进行全社会推广宣传。

就在央视和成都媒体报道的第三天,有热线电话打到报社,称自己是米哥儿子,要状告亲生父亲,原因是米哥对于儿子的遗弃。原来,米哥在南充还有一个儿子,他前妻去世后,这孩子不听说教,不肯念书,成天跑到外面,和一帮流浪孩子混日子。米哥找不着也管不了,一气之下离开家乡到双流打工,与麦姐结缘成婚,哪知刚组成小家,儿子又冒了出来。

在报社的采前会上,大家议论纷纷,多数人的看法,是谴责米哥这种欺瞒行为,实在不耻。他自己有儿子不去管,反倒为了“爱情”跑来照顾人家的孩子,这种极其虚伪的行径,还不是为了能骗取一个女人的痴心,有的意见主张“揭穿米哥的真面目”。一个刚刚被树为典型,视为道德先锋的人,他竟然有着隐藏的如此丑陋的一面,对于新闻而言,是极具反差效果的,此报道一出,能迅速吸引看客视点,形成很好的轰动效应。

我认真听取了大家的热议。诚然,对于新闻的规律而言,“大立”之后来一个“大破”,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性的反转效果,会引来坊间更多关注和议论,但是否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和做法呢?还有没有更加有意义和价值的报道方式呢?沉思之后,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一些同事主张的“揭露丑恶”,持相反意见。

我讲出了自己的理由。

据记者传回来的信息,麦姐自从知道米哥在结婚前没有告诉她还有个儿子的事,已经感觉受了欺骗,没有被尊重,心头堵上了一口气。倘若现在媒体再推波助澜,打倒米哥这个刚刚树起的典型,麦姐也许会坚定不移地离开米哥,这段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岂不从此撕裂,让两个人就此分道扬镳。而麦姐之前背着瘫痪的丈夫谷哥去民政局离婚,如今若再和米哥离婚,外人将如何看待?人们是否会认为这个女人在感情上朝秦暮楚,而且,后夫一旦露出一点错漏,她便将之踹开,这是何等的冷酷与无情?这无疑会给他人和给这个家庭带来新的伤害。

米哥隐瞒自己有孩子的事实,的确是不对。但如果我们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想,他当时也有很多苦衷:麦姐膝下已经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倘若他冒冒失失说自己还有个儿子,麦姐是否会担心负担太重,就此拒绝了他的求婚呢?即使是一个底层男人,他也有自己一份自尊心,更不消说他儿子向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就算想要带儿子见一下“后妈”,也联系不上那不知在哪流浪的儿子啊。米哥对待麦姐一家人,是毫不掺假的好,这一点,依旧被“一对新人”照顾的谷哥也可以作证,米哥是个善良的好人,这好人身上是否就容不得一丝瑕疵,有些许缺点?

从媒体角度讲,我们做新闻,初衷是什么?如果我们现在将基调定在对米哥的批判和打压上,对于米哥这样一个刚刚被定为模板楷模的人,戏剧性地又踩踏在脚底,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新闻的恶炒事件,这并不是主流媒体的基本立场和真正态度。

新闻媒体应该背负着对这个社会沉甸甸的责任感,这“责任”是比单纯的一声谴责、一声怒喝更为重要的。就像当初的凯文·卡特,他若只出自“小爱”,给那个瘦弱的非洲小女孩一点食物和钱,这自然也是行善。但他选择用自己的职业操守去拍照并展示,让全世界都为此震惊,带来了更大的帮助效果。这便是记者的“大爱”,用自己手中的笔或者镜头去展示,唤醒广大民众,对于整个社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我们新闻人,应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出一分力,尽一分心。我们更应该从向善、向美、向暖、向好的方向去做新闻,或倡导一种社会责任感,让民众看到美好和谐的希望。

我阐述了我的想法后,采前会安静下来。大家沉思片刻,最后一致同意采纳我这个“绝对少数”的方针。我们编采人员抽丝剥茧,分析问题的本质所在,给予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庭一份温暖,给予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一份坚定。在后续跟踪的一系列有温度的报道中,原本可能对米哥口诛笔伐的大众,迅速站稳了立场,更多理解,更多同情,更多宽慰,更多赞许。

最大的障碍是米哥儿子,他原先一腔怒火,在媒体的温情引导之下,不再状告父亲,麦姐也以一颗母亲的心,接纳了这个孩子。米哥儿子尝试着和后妈接触,他发现父亲和后妈诚心诚意来对待他,在新的家庭里,吃得饱穿得暖,有人关心照顾,有人真正对他好,他多年的心结释然了,也再不乱跑到外面去流浪。

原本一触即发的危机,原本即将坍塌的家庭,在媒体介入之下,能和好如初,更胜从前。双流当地政府和相关组织得知此事后,被这家人的无私大爱所感动,主动为残疾的麦哥解决低保问题,又为善良的米哥解决工作,让他们生计更为得到保障。从此这个犹如“联合国”的小家庭,经历了这一场惊涛骇浪,越过暗礁,驶向平静水域,洋溢着更多欢笑和快乐。

这是我十几年记者生涯中,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件事。即使面对的不是这样一桩起伏曲折的新闻,面对再微不足道的小事和草根民众,我都会秉持一颗温暖向善的心,透过新闻事件本身,去看新闻事件中主人公身上的人性之美,他们是否会因为一件新闻报道而饱受压力折磨?是否会因为记者的一点点“无情”而陷入无穷无尽的麻烦之中?我始终相信,再卑微的个体,他身上都有独特闪光的人情美,如果谁忽略了这一点,伤害了这一点,很可能会给他人的命运,带来不容小觑的影响,甚至是暴风骤雨,甚至是怒海惊浪。

我在媒体这些年,一直没有忘记那幅《饥饿的苏丹》,忘记那个为流言自杀的摄影记者。新闻的力量,悠悠众口的力量,有时真的很强大,稍微偏离一点点立场,可能就会对他人带来致命的后果。凯文·卡特他秉持着自己对于新闻的理念和初心,做到了一个记者的极致,帮助了数以万计的非洲饥民。《饥饿的苏丹》是一副经典绝唱作品,他在按下快门的刹那,没有做错任何事,倘若非要说错,他只错在内心还不够强大,当流言蜚语向他席卷而来时,未能抵御这狂暴的力量。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那么强大的能量,但至少我尽了自己的全力,以一个媒体人带着感情和热度的温暖笔触,去梳理、分析和报道,呈现更好的人间百态,共建更好的和谐社会。只有当媒体人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感时,大众才会接受和认可,这是他们心中最想见到的新闻,这是他们最欣赏和敬佩的“无冕之王”。

杜阳林,四川南部人,少小贫困,自强不息,以笨拙笔触,开创自我天地。多年躬耕不辍,岁月荏苒,初心难改。愿以有温度的文字,写人生悲欢,呈世间百态。

请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