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中展现的汉代园林景观置石

所谓汉画像石,是指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它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其本质上体现的是汉代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汉画像石墓门

我国汉朝时期,人们信仰和崇拜神灵,在思想观念上是奉死如事生,生前怎么样,死后仍然要保持生前的样子,因此厚葬之风盛行。除陪葬物品外,为了再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汉代人发明了以石作画的方法,即把所要表达的内容用凿刻图案的方式刻画在造墓的石头上,来展现墓主人生前的辉煌,同时希冀这种富贵享乐的生活如石头之不朽,永远伴随着墓主人,并祈望能升天成仙。

导引升仙图

汉画像石所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与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这块带有园林景观石的汉画像石,发现时位于徐州苗山汉墓前室前壁下门东侧,尺寸约90 CM×80CM,为东汉早期墓葬石刻制品,现收藏于江苏省徐州市汉画像石艺术馆。

徐州苗山汉墓出土的《庖厨宴饮》汉画像石

私家园林、居所置放景观石或者叠石成山是我国一脉相传造园艺术的传统内容。古人颇为注重居所环境,喜欢把封闭的个人居所与开阔的大自然糅合在一起,移天缩地,把自然的山水景观植物引入居所,营造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这是古人的生活理念,也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这块被业内研究专家名为《庖厨宴饮图》的汉画像石,描绘的就是墓主人生前在自己充满自然山林之趣的住宅庭院内宴请宾客的场景。
全图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是庖厨图,描绘了庖丁厨工们忙碌的工作场面。画面详细刻绘有庖丁宰牛刲(读kui,宰杀之意)羊、一名妇人用辘轳汲水、厨工在灶前炊煮等场景,炉灶上放置形体高大的甑。厨间的墙壁上还悬挂着火腿、鱼干等食品。甑,是汉代风格独特的一种大锅,也称为甗,为鬲、釜连体,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中间用有孔的箅子隔开,用于烧水蒸汽炊煮食物。《说文》:“甑(读zeng),甗(读yan)也。”《方言》:“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

《庖厨宴饮》图下半部

图的上部是宴客图,描绘的是墓主人生前在宅院阁榭中宴客的欢乐生活景象。阁中墓主人与宾客相对席地而坐,把盏言欢,身后仆人在斟酒端菜;阁外左侧有两个仆人手持烤肉串等候进献,右侧是一株奇木,树干遒劲弯曲,枝叶婆娑多姿,树下有一怪石,为庭院景观置石。整个画面充满了“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主人将进酒,弹瑟为清商”的诗情画意。

《庖厨宴饮》图上半部

汉代人饮食以牛肉为上品,其次为羊肉、狗肉,鸡肉、猪肉居末。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载:“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鸡豕五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
至于画面中出现的园林景观石,因苗山汉墓与吕梁的距离非常近,直线距离不过一、二十公里,现同在徐州市铜山区境内,而吕梁就是《尚书·禹贡》所记述“泗滨浮磬”的产地,因此笔者推断这块庭院景观置石为被称为“泗滨浮磬”的吕梁石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从石上刻划的类似卷云纹的线条纹饰特征来看,与吕梁石的外形风格也比较接近。

吕梁石图一

究竟是什么石种,是天然还是人为,现在已无从考证。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块汉代庭院景观石,是有图可考的确切的物证。而且从石头的形态看,这应是一块完整的独立的景观置石,不是由人工垒石堆砌而成。
也有学者提出,该景观石可能是堆土而成,因为《汉书》中有:“采土筑山,十里九阪”的记载。西汉末刘歆所著《西京杂记》中也记载:“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
我国汉代一度采用堆土成山或半土半石、土石相间的造园置石之法,不过那往往是营造占地面积很大的园囿,基本属皇家享用,而非通常居所的庭院。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曾扩建上林苑:“园三百里,离宫七十余所,尽收石花异卉,珍禽奇兽。”
一般来说,堆土而成或构石成山的山丘形态比较平缓,底部也比较大,起伏延展,动则数里,不会这么孤零零一块突兀隆起,如果像画像石中图案这般直立高耸的话,几场大雨就给淋坍了。其次,如果是堆土而成,则树会生石上,以固其土,而不是立于石后。再次,从体积上来看,以阁中坐着的人为参照物,该石半人高左右,宽度应也相差无几,且边缘陡峭,这样体量大小的石头在自然界很容易找到,似乎没必要堆土而成;相反,如果是堆土而成,那看上去简直就像一座小坟丘,会非常难看,也很晦气,有身份、考究人家的庭院里是断不会出现此等之物的。

 吕梁石图二

汉代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园林建造被称为宫苑,宫苑内园林绿化和造景十分普遍,采用天然石头置景的也并不少见。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在《上林赋》中描写道:“蜀石黄碝,,水玉磊砢,磷磷烂烂,彩色澔汗,藂积乎其中。”碝(读ruan),是指次玉的美石,这应该是关于园林景观置石最早的文字记载了。
后桓宽在《盐铁论》中记载了当时的私家园林建造的情况:“富者积土成山,列数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增楼。”
到了东汉,班固(公元32年——92年)在《西都赋》中也记述有当时的宫苑建造景象:“……神木丛生,岩峻崷崪,金石峥嵘。”这里的“岩峻崷崪,金石峥嵘”描绘的就是当时园林景观置石的形态与韵味。
虽然在唐代李延寿所著《南史·到溉传》一书中,对南朝梁代文学家到溉(公元477——548年)和他的园林景观石“奇礓石”(也称“到公石”)的记述更为详细明确,但比《上林赋》关于园林景观置石的记载还是晚了六百多年。
以上所引述的文献中分别提到“蜀石黄碝”与“岩峻崷崪,金石峥嵘”等等,由此,汉代园林置石的文字与图像,就完全对应了起来,既有文字记载,又有图像物证。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向有左图右书、图文并茂的说法,这也算是图文对照的一种吧。
此外,笔者之所以称画面中的主建筑物为阁榭而不是亭阁,首先是其建筑形制不是“亭”;其次是汉代徐州境内多水,所谓汴水、泗水交流,沛泽也是大片的内湖,因而邻水建筑比较多。图像中虽没有刻画水流、水池等,但图中景象却给人一种临水的感觉。
榭原本是建在高台上的木屋。《说文》曰:“榭,台有屋也。”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台榭。《左传▪哀公元年》中就记载了吴王夫差宫苑中的台榭:“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台榭出现得更多了,文献中也多有“高台榭、美宫室”以及“层台累榭”等的记载。
西汉以后,高台建筑逐渐消失,建于高台的榭移到了水边,水榭成为了建于水边的观景建筑。水榭多临岸而建,顶部为单层,方形或长方形,四面开敞,视野宽阔,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空间美的感受。正所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这与汉代盛行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非常契合的。
另一刻有景观石图案的汉画像石为一块东汉石鼓形小祠堂山墙构件。该画像石石形上窄下宽,朝外一端为曲尺形,其形制如同明、清时期地面建筑大门前的抱鼓石。

徐州博物馆藏东汉石鼓形汉画像石

石刻画面内容也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图案主体,刻有一株高大繁茂的扶桑树,树的下面是一块大石头,遮挡了树的下半部分,石头上站立一只青鸟,似在回头用喙梳理身上的羽毛。扶桑树与青鸟象征着仙界。

石鼓形汉画像石下半部

树下拴着一匹马,石头上悬挂着一个容器,应该是给马喂饲料的木桶或木盆之类,马正欲把嘴伸入桶内吃饲料。马的后方有一仆人手持水钵似乎在给马清洗身体。仆人的上方有羽人乘蹻升天。

石鼓形汉画像石上半部

画面的上部刻绘的是昆仑仙界、西王母与伺者。
明代仇英的画作《汉宫春晓图》,请横屏观看。

明代仇英在他的画作《汉宫春晓图》中绘制了众多汉代宫廷园林放置的景观石。这些石头嵌空奇巧,瘦皱漏透,嶙峋多姿,十分的精美。

《汉宫春晓图》局部一

这些石头是出自画家的想象还是有实物可参照,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汉代已有置放园林石的做法。

 《汉宫春晓图》局部二

这些石头看风格更像是太湖石,但也具备灵璧石的特征,到底是什么石头,现在已无法考证,否则又会出现类似于宋徽宗所绘的《祥龙石图》的石种之争,而且也争不出结果。

《汉宫春晓图》局部三

众所周知,汉代长安也好洛阳也好,均不产园林石,这些石头应该是从外面运过去的。这样看来,花石纲不只是宋朝的现象,早在汉代就有了,只是宋朝的花石纲因《水浒传》而变得非常出名。

《汉宫春晓图》局部四

仇英是明代绘画大师,是明代画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为明四家,比《十面灵璧图卷》的作者吴彬江湖地位要高出许多。

《汉宫春晓图》局部五

另外在此再向读者介绍一块1971年山东青州出土的北齐时代(公元550——公元577年)的画像石。它虽然不是汉画像石,比汉代时间晚了300多年,但它的史料性是非常好的。
这块被业内专家们命名为《商谈图》的北齐画像石,在画面左侧商人的身后,随从手捧一块奇石,石头形态为山状,婉转奇曲,玲珑剔透。有的专家认为是珊瑚石,也有的专家判断就是青州当地产的玲珑石。但不管是何石种,这块石头都是国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案头赏石的图像资料,因而十分珍贵。

 1971年青州出土北齐《商谈图》画像石

在发现上述几块刻有庭院置石图案的汉画像石之前,现存最早出现园林景观置石画像图案的,当属唐代孙位的画作《高逸图》。

唐·孙位《高逸图》

孙位,一名遇,晚唐画家,会稽人,生卒年不祥。唐末,曾随僖宗(公元862——888年,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入川,居成都。孙位绘画长于人物、松石、墨竹等,对五代四川地区绘画艺术影响颇大。

《高逸图》局部一

《高逸图》画面描绘了四位“不事侯王,志存高洁”的隐士形象,人物造型孤高狷介,表现了士大夫阶层独善其身、放荡不羁、怡然自得的气质和精神。

《高逸图》局部二

据专家考证,画中的四位主要人物从右至左,分别是西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刘伶、阮籍。该画或许为《竹林七贤图》之残卷。
本文在这里重点要说的是画面中两块硕大的景观石。这两块石头在画面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是画面缀景的重点。左边一块孔洞透漏,从风格看应是湖石;而右边的一块嶙峋叠绉,从特征判断像是灵璧石或英石。画面缀景以石为主,辅以竹、树、芭蕉等,令人感觉环境幽雅,清逸脱俗。
虽然在唐朝文人的诗文中有很多描写或赞咏石头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白居易与太湖石),但体现在画作中实物可见的,孙位的这幅《高逸图》当属最早。而汉画像石中园林景观置石图像的发现,将我国造园置石的物证资料从时间上提前了大约八百年。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据考证,用于表现山石质感与结构的皴法,最早也是出自孙位对画中湖石的皴染,为中国绘画皴法运用之嚆矢。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汉画像石这种以刀代笔在石头上作画的艺术形式,对我国后来的绘画有着重大而深远地影响。无论是吴带当风,还是曹衣出水,都留有汉画像石这种线刻艺术的浓浓“汉韵”。汉画像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是一座珍贵的艺术宝库。
(0)

相关推荐

  • 苏州园林景观图1

    苏州园林景观图1

  • 图志 | 汉画像石中的神话与历史:全景再现汉代宫廷、军队、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神话风起于周,拓展完成在汉,汉虽有前后两分,但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经过政治纲纪,达到完善. 比如龙本是动物,<易经>等书里面虽然多次提到,但与天子没有什么关系.& ...

  • 又是牛年啦!那年,南阳汉画像石中首次发现“牛车”

    图/南阳汉画"牛车图"拓片 [编者按]     2012年12月5日,笔者得知南阳汉画馆工作人员在<二桃杀三士>汉画像石背面,发现了一幅<牛车图>.因对汉画 ...

  • 阿基米德取水器戏水游乐创意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2020-09-13 00:13 戏水活动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了许多发展粗大和精细运动技能的机会.你只需要看着一个小宝宝,当他们看到水在他们面前倾泻时,他们会伸出手去感受涓涓细流,并试图用整个手抓住 ...

  • 水电安装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水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生活已不再是解决温饱,物质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已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为了提高生活品质,自然也就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的好 ...

  • 园林景观中的重头戏来了,植物配置大集锦,让你收获颇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梦想庭院,爱庭院,在这里你会看到有趣味,有情调的庭院生活,让你感觉风景不在远方,而在身边!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建筑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 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 ...

  • 园林景观中的_假山瀑布重要作用

    水为园林中的 "血液",而假山是园林中的"灵魂",两者组合为假山瀑布,它就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造景要素.假山瀑布水景,水就像园林中舞蹈的精灵,以变换 ...

  • 新优品种丨金蜀桧及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金蜀桧及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谷 镜 彩色针叶树不同于常规针叶树种,是指在整个生长期或生长期某一阶段针叶呈现绿色之外颜色的针叶树品种,是彩色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叶色醒目.观赏期长.景观效果持久 ...

  • 竹类在园林景观中的实际应用有哪些?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竹子原产地在中国,也称之为中国的文物标志. 竹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 ...

  • 园林景观中的重头戏——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