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天主教堂——“圣母显灵堂”

趁着中秋假期 我专程去参观了 嘉兴天主教堂——“圣母显灵堂”,因为这座教堂很有名。

它位于嘉兴中山东路 戴梦得购物中心附近,紫阳街55号。始建于20世纪初叶,是天主教 圣衣会(加尔默洛会) 在嘉兴的总部,规模宏伟,是当时“中国第一、远东第三”的大教堂,也是建筑年代较早的西洋优秀建筑之一。即使在WG时期被毁坏后,依然能感受到其独特的吸引力。

(拍摄于2017年 当时教堂还未修复)

1904年,意大利籍神父韩日禄在子城脚下(今紫阳街)建造一座教堂。并把 天主教圣衣会(加尔默洛会)从海盐迁到嘉兴城内。1917年,遣使会韩日禄神甫主持兴建宏伟的哥特式大教堂。韩日禄既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又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从选材购置到工程施工都亲事其役,还专门从法国进口了水泥、钢材、松木、彩色玻璃、彩色地砖等许多先进建筑材料,墙体用砖则指定由嘉善干窑镇烧制,对待工匠十分严格。花费8万银元,历时13年,到1930年才全部完工。

(拍摄于2017年 当时教堂还未修复)

整座教堂占地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堂前两座钟楼拔地而起,高达57米,曾经长期是嘉兴最高建筑。规模号称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圣母堂落成后,天主教法国巴黎遣使会运来合金铸铁钟一口悬于钟楼上。这口铁钟高11米,底部直径1.10米,重657公斤(已失),击之声闻数十里。抗日战争期间,圣母堂的教徒多次登上钟楼,撞响大钟,以为防空警报。但该教堂自从被毁坏后,后来在60-70年代,拿来做了轴承厂的厂房....(不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许这么做没有不妥),直至生产过程把教堂墙壁给震碎了,“文革”中这里遭到毁灭,圣母堂只留下断壁残垣,直到2020年1月当地政府重新开始投入修缮。

全盛时期的嘉兴天主堂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神父座堂、神职人员住房等围绕大堂、钟楼这些主体建筑展开,宽阔的四周庭院呈半开放式。整座教堂坐北朝南,宽度相同的祭坛、圣坛与中厅在同一垂直线上,而和大堂垂直相交,形成了属于最经典教堂形制的拉丁十字式平面布局,具有较强的宗教性。

(大门和尖塔位于教堂南面)

(教堂最北面,应该是祭坛和半圆形的圣坛。祭坛和圣坛两侧为忏悔室。)

(它的平面布局应该类似于“广东圣心大教堂” ,屋頂是個十字架)

南端两座对称修长、面宽19米、通高37米的钟楼,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天际轮廓线,楼顶尖犹如两支利箭直插蓝天,尽显幽雅、高贵,更把整座建筑的上升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堂总体外观比较简洁,工艺处理手法十分统一,横向分割线条较少,竖向以突出墙面的墙垛为主。内部地面中间铺设色彩绚丽的地砖,具有强烈的引导性,直指祭坛和圣坛,两侧采用彩色水磨石;

柱子为爱尼奥亚柱式,柱顶部镂刻有精美的花纹,两端有一个号角形的涡卷。

教堂立面采用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结构,与巴黎圣母院极为相似;竖向以双塔夹持中厅立面,垂直分为三部分,横向连拱券廊与卷草浮雕饰纹将上下体块结合,巧妙过渡。

大堂两翼墙石设有大型玫瑰窗,玫瑰窗上设大圆窗,使透过玫瑰窗彩色玻璃的光线平添了一股神秘的气氛。(教堂内部还没有开放)

中厅东、西方向与大堂南、北向的上部均设有尖券、高窗。尖拱型的门窗上端使建筑充满了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还没有开放)

嘉兴天主堂主要带有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形象特征,但局部又具有仿罗马建筑的形制,这种风格符合意大利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作为意大利籍的建筑师,韩日禄的建筑风格自然更体现本国的风情。因此,虽然它和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宁波圣母七苦堂 同属于哥特式建筑,但是嘉兴天主教堂自身的特点十分明显,严格来讲它应算是“意大利哥特式建筑”。

嘉兴天主教堂基本上保持了西方建筑的“原汁原味”,只是在平面入口及建筑朝向上,没有按西方教堂圣坛在东门朝西的传统,而是遵照中国坐北朝南为尊的习惯布置。

如今,西方文化的经典建筑在中国已留存不多,嘉兴天主教堂遗存反映了当时西方建筑的艺术及社会文化积淀。

嘉兴天主教堂建筑群中 保存最完好的建筑要数 “神父楼”了,能清晰识辨出其建筑特点。“神父楼”为仿罗马建筑风格,是一幢独立的三层四坡顶建筑。

(神父楼南面)

(神父楼南面)

(神父楼南面)

(神父楼北面)

2020年,市文保所开始对“神父楼”进行修缮,修缮的面积达1300平方米, 2021年7月,修缮工作基本完成,残破数十年的“神父楼”全貌终得以恢复。

(神职人员住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