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蜀之战,五万军队消灭了有四十万军队的国家
北宋灭后蜀之战,是一次非常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赵匡胤只出动了五万军队,就灭了拥有四十万军队的后蜀,以至于花蕊夫人写下了“四十万人齐卸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诗句。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登基后,迅速平定了河东和淮南的叛乱,在北方站稳了脚跟。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消灭仍然在南方割据的各大势力。
当时,除了北方仍然盘踞在今天的山西的北汉,南方的主要割据势力还有四川的后蜀、江淮的南唐、浙江的吴越、湖北的荆、湖南的湖、福建的悯、广东的南汉,基本上延续了中晚唐时期南方藩镇势力的区划。
相比于三国时期南北对峙的局面,此时南方割据势力的一大特点是比较分散,除了后蜀的地盘与蜀汉大致相当之外,其它各国都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地盘上。
但这时候南方的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和三国时期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已经完成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人口也远远不是三国时期的水平了。
赵匡胤的大战略与曹操基本相同,仍然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对当时仍然在辽国保护之下的北汉并未先动手,而是先消灭了盘踞湖北、湖南地区的荆、湖势力。先在南方割据势力的中路进行了强势突破。
之后,赵匡胤又将目标对准了处在长江上游的后蜀。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前后出现了两个割据政权,先是前蜀,被南唐所灭,南唐灭亡后,镇守四川的孟知祥称帝,建立了后蜀。孟知祥死后,其子孟昶继位,即后蜀后主。
公元963年,赵匡胤下令伐蜀,从两路出兵。令王全斌、崔彦进为西川行营凤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北路步骑3万,自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沿嘉陵江南下;令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曹彬为都监,率东路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秭归)溯江而上。两路分进合击,直指成都。
后蜀听到消息后,也派军队加强防御。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率兵3万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剑阁东北)等要地;另以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率兵数万趋兴元(今陕西汉中),加强北面防御;东面仍由昭武节度使高彦俦等扼守夔州(今四川奉节)。
宋军的进攻以北线为主攻方向,东线的任务则是牵制和策应。所以,后蜀军队的防御重点也是在北线,并设置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汉中,第二道防线在广元到剑阁一线。
北线宋军在王全斌率领下,先攻克了后蜀的汉中防线,进逼第二道防线。后蜀的第二道防线也被突破后,孟昶派太子孟玄喆率军增援剑门,同样被宋军击败。之后,北线宋军进逼绵州,再次击败防御的蜀军,进逼成都。
东路宋军则在刘光义率领下,穿越三峡,逐步攻占今天的重庆地区,向西推进,沿途消灭蜀军水陆军队数万人,也很快就进至成都城下,与王全斌北线宋军会师。孟昶见大势已去,出城投降,被送往汴梁。
蜀军在防御过程中看上去是梯次配置、节节抵抗,但实际上等于把本来数量上有优势的军队分散部署不同地区,让宋军在每次战役中都能形成局部优势,从而击败蜀军。
而且,王全斌每次战役都是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另派一支军队从小路侧翼迂回至蜀军后方,前后夹击,进攻蜀军,从而在每个局部战场上都能形成以优势兵力对蜀军形成夹击之势。
在兵力部署上,蜀军缺乏总体战略,完全是消极被动防御,而且是添油战术,逐步增兵,而不是先集结兵力,以强大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一举击败宋军。
加上后蜀承平已久,兵不习战,将领也都缺乏实战经验,部署无方,才让坐拥四十万军队的后蜀被区区五万宋军完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