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记忆”征文 | 篮球往事 | 作者:张小芳

不知不觉古老的宣化街,已经陪我度过了四十多个春夏秋冬。宣化街对于我来说着实不算陌生,这么多年来每每朋友们小聚,推杯换盏、茶余饭后之时,提起有关宣化街的往事,总被当做调侃对象的就是“躺着也中枪”的我了。“人家可是根红苗正、正儿八经的四北街人!”每每听到朋友们善意的调侃,都让我这个生在济水,家住街最西头的西关姑娘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样也对这条宣化老街肃然起敬。一条街,一座城,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宣化街依然是我们每个愚公儿女绵绵不息的家乡情怀。诚然,我的童年、少年及青年时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它记载了我生命里点点滴滴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见证了时代变迁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辉煌时刻。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记忆中我对宣化街的认知是从父亲带我去看球赛开始的。我的父亲酷爱体育运动,是一名篮球健将,几乎每天都要到一个叫“灯光球场”的地方去打篮球,也就是今天的宣化街与文昌路交叉口永辉超市周边。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有辆凤凰自行车也算是普通家庭的最高配置了。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憧憬着能够坐上那个年代堪称“中国速度”的交通工具耀武扬威一番,去宣化街上兜兜风,满足一下彼时尚且年幼我的小小“虚荣心”。
某天,父亲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带我去心心念念的“灯光球场”了。紧接着,父亲和我定下盟约,“今天是小组选拨赛,济源县代表队要到新乡地区参加篮球竞赛,这次比赛关系到我们济源县篮球之乡的荣誉 ,到那里要听话不许闹,赛事结束后,带你去东大楼给你买条花裙子穿。”对于父亲的告诫与承诺,年幼的我似懂非懂,一心只想着那些漂亮的碎花裙子。坐上父亲擦得铮亮发光的自行车,从村子的西边,现在的八仙街西门出发,一路上车铃声清脆悦耳,坐在自行车后座,我的思绪也不禁浮想联翩。就这样,父亲骑车载着我从西关岗楼一路向东,穿行过街道两旁的工区大楼、西关饭店、小十字、新华书店、东大楼和大十字,这些平时让我和小伙们疯狂迷恋,无限向往的地方,在心系父亲的篮球比赛和花裙子的我面前统统都失去了诱惑力。小不忍则乱大谋,年幼的我暗自下定了决心。终于,在我翘首以盼的等待中,父亲所在的济源县男篮代表队不负众望斩获新乡地区四运会的男篮冠军,而我人生的第一条花裙子也如约而至。
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刚从封闭、停滞的文化环境中走出来,而我们美丽的宣化街,也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上的法国梧桐不知何时已变得枝繁叶茂,人们的衣着服装也由原来的“蓝白灰”单一款式,变得花样繁多,四季各异。城乡文化、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电影日趋普及。而我也告别儿时,正式成为了一名城镇一中的中学生,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凤凰牌自行车的钥匙。每天上学骑行穿梭在宣化街上,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老街的喇叭里播放的优美旋律。“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还有王刚老师解说的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那充满质感的声音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陪伴我度过了紧张而有趣的中学生涯。
改革春风暖万家,我们这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也迎来了可喜的变化。先是年过花甲的父亲下海经商,购置了一辆130小型货车,成为那个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的个体运输经营户。而父亲却不忘初心,对篮球的痴迷和激情也随着岁月的齿轮转动而与日俱增。父亲和队友们矫健的身影依然活跃在“灯光球场”上,或许没有人能说清楚我们济源人如此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的缘故,我想也许是受到了我们祖祖辈辈对愚公精神的传承,和渊源流长的篮球文化影响。
父亲本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篮球运动的坚持,自己投资组建成立了济源老年人体育协会,还创办了一支老年篮球队,隶属于济源体委管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此后,父亲和队友们一起拼搏奋斗,用汗水缔造辉煌,分别斩获了1988年焦作市男篮第一名、河南省男篮第一名、1989年获得省男篮第一名的好成绩,为济源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挥洒热忱。父亲和他的篮球队,正是那个时代济源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下的缩影。
站在宣化老街的历史交汇点上,记忆仿佛永远定格在了那年那月老街的“灯光球场”中。它凝聚着济源一代又一代篮球健将的拼搏精神和无数篮球爱好者的热爱和坚持。城市因篮球而迸发活力,这条老街却始终是我们每个济源人追根溯源的坐标轴。爱上一条街,爱上一座城,济源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惟愿篮球城市能成为济源与世界交流的新名片,愚公儿女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出彩 济源出重彩”的绚丽篇章。

作者简介:张小芳,河南济源人,文学爱好者。供职于济源北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