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朋友

文  原创  图  来自网络

记者朋友

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喜欢文学,少年时还做过无数当作家的梦。初中二年级,曾参加《儿童文学》杂志的一次征文活动,虽然征文没被发表,但得了个优秀奖,对我也是很大的鼓励。上了高中,我的理想是考取河北大学新闻系,可惜没考上,阴差阳错地学了财务,从此断了当记者的念想。

最早与记者结缘源于《秦皇岛日报》,那是1985年,还在石家庄上学的我来秦皇岛度假,写了一篇散文诗《蓝》,投寄到《秦皇岛日报》,不想竟发表了。报社编辑给我写了信,随信还寄了一份当天的报纸。小文虽然只有数百字,但知道的人都纷纷向我祝贺,在同学中也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毕竟能把文字变铅字的人在当时的我们中间是凤毛麟角。

毕业后我到了秦皇岛参加工作,也经常写些自娱自乐的文字,但没有勇气再投稿。单位办公室有一个搞文秘工作的同事,偶尔写个消息、报道什么的,认识报社的编辑,我跟她去过报社几次,认识了几位记者朋友,对新闻这一行多少有了些了解。随着与记者朋友日益熟悉,慢慢知道编辑、记者也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人物,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得来啊。

后来我结婚生子,一下子很难适应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难免彷徨迷惘。为排遣心中无所适从的情绪,就开始写些记录心情的文字,试着寄给报社,居然有不少得以发表。这不仅激励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也给我波澜不惊的日子增添了许多绚丽色彩。写得多了,和编辑的交往也多了起来,还认识了一拨同在那个时期的日报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各行各业的都有。那些年,报社每年还组织我们聚会一两次,座谈、吃饭、K歌,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增进了大家的友谊。

那时秦皇岛晚报还没有创刊,我们认识的编辑也都很年轻,他们集采、写、编于一身,个个都是多面手,好多都在国家级、省级的评比中获过奖。后来晚报创刊,主编、副主编都是那时日报副刊部的编辑,我们自然不陌生,这些年我很少写东西,有时写了也不再投稿,认识如今新生代的记者、编辑还多是通过他们的介绍呢。

前些年在企业,报社的年轻记者有时去我们公司做采访,聊起来都说听他们领导提起过我,很清楚我的文笔,好像我真是什么写手似的,这让我十分汗颜。偶尔,报社办征文或新专栏也向我约稿,我每次都很重视,尽己所能力求不负厚望,但毕竟少了写作的激情了,文字里有了太多过于理性的东西,虽然多数还是能发表,但自己都觉得不太满意。

前年底,源于一篇写青龙县帮扶村烧锅店的文字《探秘阳山洞》,又与报社接上了关系。比如晚报的红菱,不仅编辑水平高、文字功底了得,人也长得漂亮、温婉。前几天看了她写的随笔《我所在的城市》,娓娓道来,把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城展现得朴实、具象、美轮美奂。还有担纲日报“旅游”和“潮汐”两大副刊的编辑妹妹,虽然未曾见过面,但电话通过多次,听声音也是美女一枚,而且不愧是专职与文字打交道的,水平就是高,有时候我的文字只被她删改一两个字,就明显感觉顺畅、妥帖了很多。这一年多来,我陆续在日报的“旅游”副刊发表了30多篇游记,真的非常感谢报社和编辑,圆了我一直以来把秦皇岛周边游写成一个系列的梦想。

隔行如隔山,其实我一直非常崇拜的记者是个很辛苦的职业,特别是社会新闻版的,每天忙得很,大事小情都要在第一时间见诸报端,不仅要善于捕捉热点、识别真假,还要力求公平公正。像值守热线的记者,一天二十四小时不能关机,什么时候接到电话什么时候就要出现场,神经整天处于高度紧张当中。

以前跟记者朋友一起聚的机会较多,有时候正吃着饭呢,突然就可能接到热线电话,内容包括交通事故、邻里纠纷,甚至谁家的楼门三番五次被人堵了防盗锁孔儿,害得多家人进不了门等。事情有大有小,但都要及时披露、跟踪监督,以便于事情尽快得到调查和解决。

人说新闻工作者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说起来好说,做起来难啊!其实这世上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想干好也不容易,所以记者朋友在提高自身素质、践行职业守则的同时,也希望全社会给予支持、理解和配合,共同担负好“传播时代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职责使命。

(0)

相关推荐

  • 【留住郷愁】好日子12月30日(下)

    2016年12月30日,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留住乡愁>由中国三峡出版社正式发行. 1997年12月30日,我的第一个孩子小小巩在湖北宜昌市人民医院出生了. 1999年12月30日,我的诗歌获 ...

  • 万龙生:岁月荏苒情未了——重庆日报副刊部漫忆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回望“红色足迹”的感动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回望"红色足迹" ...

  • 今天没有电影,只有书

    一向标榜以解构老电影解读经典老歌的"衔娱翻生"今天破例了. 破例推荐一本书. 我的前同事王二的个人作品--<一见>. 王二是他经常自称,我知道他恰好家中排行老二,但也明 ...

  • 张从振:感谢你们,我的文学老师|散文

    郑友贵:小草记得我的身影--给先贤. 药圣李时珍的献诗|诗歌 文/张从振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人这一生中值得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首先要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抚育我成长:其次要感谢妻子,与我组建了家 ...

  • 【文海拾贝】陈希瑞 || 遥远的春草

    作品欣赏 遥远的<春草> 陈希瑞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这首吟咏<春草>的七言绝句,出自唐代诗人唐彦谦之手,向 ...

  • 【名师名家名人坛】郁达夫推动新加坡的抗战文学|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一百五十 提示:郁達夫去新加坡擔任<星島日報>副刊編輯時,發表了許多文章,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罪惡行徑,發動人民起來抗日,大大地推動新加坡的抗戰文學,請看下文分解 ...

  • 一间办公室里的三个人

    作者:吕斌 20年前,我从基层调到了市报社当编辑.一个办公室里3个人:和我坐对桌的A君面容和善,说话总是带着微笑.他名校毕业,比我小3岁,也是我们部的副主任.旁边办公桌的B君小伙子浓眉大眼,身材匀称, ...

  • 【征文】沈荣喜/投稿,生命中的一场美丽相遇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关于投稿那点事儿"征文 沈荣喜 想起第一次投稿到现在,我在这条路上已经跋涉前行了二十多年,其间的坎坷艰辛,至今回首,仍然历历在目 ...

  • 【今日荐读】知音.号角.红杜鹃(下)/马誉炜

    作者2010年重返呼伦贝尔留影 二 "呼伦贝尔边防是新闻.文学写作的富矿",这是我多年以来常想常讲的一句话.了解我的人都清楚,虽从军行伍40余年,但一直笔耕不辍,与写作这个爱好伴随 ...

  • 蒙鹏:邂逅的缘分

    "十度春秋 风华正茂"我与27°黔地标的故事征文·天眼新闻文化频道 邂逅的缘分 生命中有些缘分似乎是上天注定的,比如我和贵州日报<27°黔地标>的缘分. 2008年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