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枢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我看完施展的《枢纽》一书时,我看了下使用的时间是11小时50分钟,这近十二个小时的时间,我用了八天。

尽管我用了这么多天来阅读,但对于我来说这本41.8万字的书是一本绝对的硬书,也就是说我有80%的内容看不懂的书。在这本书里,不是历史看不懂,也不是地理看不懂,而是整本书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揉为一体,所以绝大部分内容我看不懂。

更别说大量的不熟悉的专业用词,每个字都认识,但这些组合就暴露出了我与这类硬书之间的距离有多么的宽广。

有不少读者在评论里说,施展是故意使用大量生僻的词语,来显示自己的高深。然而,我认真看完施展的参考文献之后,我觉得他不是故意的,而是确实只有这些名词者能说明问题,而看不懂的人,不是施展的问题,而是读者自己的问题。

我根据施展在书末提供的参考文献进行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在他的参考文献中,中文著作有170本;译著有207本,中文论文有63篇;英文著述与论文有9篇;中文古典文献有25部;其他文献来源为美国国家地理官方网站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论文我且不说,中文古典文献也且不说,单他参考的377中英文著作中,有99%的书我听都没听说过,微信读书上也没有。而他写完这本深奥而厚重的、字数有41万余字的书只用了半年,可见施展平时的对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的研究有多么的深厚。

看了他的参考文献之后,我就坦然地面对着我读不懂太多内容的囧况。承认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转而寻找自己与他人之间差距的根源,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学习态度。

看不懂的名词,可以百度查询,但如果觉得施展故意使用生僻名词来表现自己,这样的态度就落了下乘,这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再说了。

面对这本我看不懂的书,还坚持认真看完,这其实是我想用这样一个行动来告诉我那个将要走入十八岁的孩子:一,先借别人的思想搭建一个自己粗糙的框架,然后再用自己的学习来进行慢慢的填充和改进,最终完成自己知识框架的建成。二,在看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书后,再去读同系列的书,就会发现那些原来不懂的东西突然就变简单了。

比如我看了《枢纽》之后,就不再满足于对某些事件发展的几个表面条件的思考,反而会更进一步地去想:除了这些原因,还有没有隐藏着的我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还记得那天夜里的十二点,我带着儿子坐在一家烧烤店里,一边等着老板给我们烤串串,一边用裸露着的胳膊伺候蚊子,一边讨论为什么要读自己看不懂的书,我就用以上的话告诉他。

也许是崽崽真的认可我的说法,也许是崽崽为了这些诱人的烤串而不否定我的态度,也或许两者都有,总之崽崽在微信读书上认真看了两天的《资本论》后对我说:“我觉得还是课本上的好读,我先读课本上的吧,这个我慢慢读。”

我瞪了他一眼,耸耸肩,没说什么。

施展用《枢纽》一书在预测着社会的未来及发展,而我则借这些不懂的东西为枢纽,开始去看更多的东西。比如以《枢纽》为开始,往左,我重新找回移出书架的《人类简史》,往右,我打开了《资本论》,进行着有计划的阅读。

当然,还有往上往下,或者其他钟点方向的书,我在一点一点地填充着我现有的认知框架,并且把它们转化为文字,进一步让这些东西固化成我思想的一部分,这样他们才好经过实践的发酵,和我真正地融为一体。

2021.8.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