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救汉王

玉皇大帝救汉王

文/刘胜英

王马店,是吴桥县东北乡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这个村子说来有些奇怪,虽然叫王马店村,但村里却即没有姓王的,也没有姓马的。至于村子为什么叫王马店村,说来却有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传说,

话说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党羽爪牙的追杀,从刘表村西盘龙池成功脱身以后,少刻化回原型,翻身上马,一路打马向东逃命。此刻的刘秀慌慌如惊弓之鸟,惊惊如漏网之鱼,自顾打马径直向东飞驰逃命,快如闪电,越过刘表村北面沟沿,向东大洼深处的荒凉原野,一路狂奔飞驰而去。

狂奔了一阵,估计跑出来足有七八里路了,看看天色将晚,刘秀不觉腹内饥肠辘辘,故而他勒丝疆放慢速度,留神观看周围路边是否有吃饭打尖的地方。估计也是连日来刘秀一路舟马劳顿没得好好休息,又担惊受怕神经始终高度紧张,此刻头脑一片空白,意识渐渐模糊起来。当他行至一个村镇的西街口时,忽然感觉眼前一黑,瞬间天旋地转,身子摇三摇晃三晃,一头栽下马背,脖一歪头一耷拉,随即口吐白沫人事不醒。

可巧,村街口西面一箭地之外,有一座不大的玉皇庙。此庙坐北朝南,红墙碧瓦松柏参天,山门外两座青石雕刻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分立左右。此庙不大,进出只有一层大殿,正殿供奉着玉皇大帝神祗,左右偏殿是四御仙尊和四大天王,南面配房住着一老一少两个道士。这两个道士是师徒俩,他们平时在庙里敲磬诵经蔓瓜种菜,有时也外出巡诊医病看香驱邪。多年来,这师徒二人在此地,处处广布善事与人方便,所以玉皇庙在本地口碑甚佳,信誉不错,颇受人们欢迎。

话说刘秀晕倒在地,白马通晓人性,立即刨着蹄子昂头又嘶又叫,还不停的转磨磨尥蹶子打响鼻。正巧这时小老道出来倒水,听见动静,他借着傍晚昏暗的暮色,蒙蒙隆隆看到有个人,躺倒在山门前石狮子旁边。小老道先是一惊,然后壮着胆子走近了伸手一试鼻息,还好,人还喘气,他然后放下水盆,赶紧把刘秀扶起背进庙里。

小老道先把刘秀放在南配房安顿好,然后急急忙忙到正殿请师父过来诊看。老道闻讯赶过来,给刘秀一把脉,放下心来,说道,徒儿莫急,此人是连喝带饿虚火攻心,暂时休克了而已,并无大碍,快去端碗水再弄点吃的,让他吃饱喝足了,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一碗水喝下去,扑拉扑拉前心拍打拍打后背,刘秀渐渐恢复了意识。刘秀睁开眼睛环顾一下四周,定定心神,瞬间明白这是老道师徒救了自己,所以赶忙起身下地,躬身施礼,拜谢两位道士救命之恩。

借着昏暗的灯光,老道仔细打量一番刘秀。但见刘秀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眉宇间透着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便起手打千问道,福生无量天尊,壮士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又因何故倒在了贫道的山门之前?

刘秀此时身处生地,又对老道师徒不明底细,他深愔世道险恶,故不敢吐露实情。思虑片刻,便随口说道,在下乃中原人氏,本来是到本地走亲访友的,不成想盘缠用尽,而后又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来到此地,不知此地是什么所在?

老道手捻须髯微微一笑,说道,此地乃渤海郡吴桥县,北邻燕云十六州,南临黄河北岸,西邻冀州,东去八十里,就是渤海的海边了。刘秀听罢,连连点头称是。这时小老道端上饭菜来,递上竹筷。刘秀此时早就饿急了,也顾不的客气,接过筷子,甩开腮帮子抡圆后槽牙,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所有饭菜瞬间被他吃个盆干碗净。吃饱了用手背抹抹嘴角,再次施礼,对老道师徒表示千恩万谢。

就在刚才刘秀吃饭的功夫,小老道已经把刘秀的白马,也牵进院里。把白马在偏殿前合抱粗细的柏树上拴好后,又抱来一捆青草喂马。完事,小老道进屋收拾完碗筷,擦干净桌面,又提着水壶去厨房里烧水。这一通忙活完了,不知不觉的,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稍事休息后,刘秀又陪老道士天南地北的闲聊。他在有意无意间,详细了解了一下本地的地理位置,又顺便打听一下回河南南阳的路,好知道如果返回南阳,这路应该怎么走,省得误打误撞的又迷了路。

正说话间,只听庙外的街上,人声鼎沸一片嘈杂,声音渐渐由远而近。转头往窗外看,隔着围墙,只见外面灯笼火把亮子油松,半个夜空被照的亮如同白昼相仿。不用问,这是王莽的追兵到了。

刘秀不由大惊失色,心说这次完了,如果被追兵堵在庙里,四周屋陡墙高,我是插翅难飞了。老道却坦然自若神态镇定,面不改色心不跳,坐在原地动都没动。

等人声逼近山门了,老道才霍然起身,一把拉起刘秀,转身就往正殿里面走。进入大殿,来到玉皇大帝的神龛前面,老道一撩神龛前面香案上的帷帐,示意刘秀钻到香案下面去躲避。由于事发紧急,也容不的刘秀多想,所以他一撩衣襟,哈腰钻到香案下面。

这时,急促的砸门声阵阵传来,小老道看一眼师父,快步走过去打开山门。山门一开,呼啦啦一下,闯进来二十几个手拎大刀长矛的莽军士兵,他们不由分说,举着灯笼火把就往大殿里面冲。老道赶忙上前打千,口诵道号说道,福生无量天尊,各位军爷且慢乱闯,庙宇乃布道诵经圣地,怎可舞刀弄枪的随意喧哗?我是此庙的主持,有事可以跟我讲,如此兴师动众大动干戈的闯我庙宇,有何贵干?

一位莽军将领,不屑一顾的哼一声,单手一叉腰,挥着手中的宝剑,撇式拉嘴的说道,我们这是奉旨缉拿朝廷钦犯,执行公务,无论何地都要检查,如有不服对抗者,一律按同犯缉拿问罪。怎么着牛鼻子老道?你想抗旨,活的不耐烦了!

老道双目微闭不再说话,退后半步暗诵道经,闪在一旁任由莽军搜查。可是小老道心里没底,他心急如焚的直搓双手。心说这回怕是瞒不住了,那么大一匹白马,还在偏殿前的柏树上拴着呢,这么大的东西藏不了也掖不住。庙里就这么巴掌大的个地方,都不用搜,进山门就能看的见,完了,这下指定露馅了。

由于小老道心里没底,所以偷眼就往拴马的柏树底下瞧。他不看还好,这一看,不由把小老道吓出一身鸡皮疙瘩,激灵灵惊出了一身冷汗。怎么呢?原来在这个院子里,除了一群跑来窜去的莽军官兵,根本不见什么白马。刘秀的那匹白马,如同掀开锅盖的热气,转眼之间消失不见了。

莽军官兵殿里殿外的翻了个底朝天,连个马毛人毛也没搜出来,无奈之下,领头的将军嘬着牙花子一挥手,莽军官兵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蔫头耷拉脑的撤出庙门,纷纷翻身上马,吱哇乱叫着到别处搜查去了。

望着莽军马队渐渐远去的背影,小老道长长出了一口气,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总算放到肚子里了。关好山门,拴上门栓,小老道转身问师父,我说师父,那匹白马哪里去了?怎么转眼就不见了!老道微微一笑,用手一指荷花缸边上一棵鸡蛋粗细的小叶槐数,说道,福生无量天尊,徒儿看到没有?它就是!

小老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又揉,再怎么细看,那还是一棵小叶槐,而且是一棵不折不扣的,再普通不过的小叶槐。不过他心里明白,他自小在这个庙里长大,对院子里所有的一草一木,闭着眼睛都能分辩清位置在哪,对任何地方都有数门儿清。这口荷花缸,内装半缸水而且养有莲藕,说起来足有四五百斤重,没人能挪的动它。而且荷花缸旁边,原本确实没有什么小叶槐,这个他知道。

小老道正在惊愕之间,只见小叶槐树摇三摇晃三晃,在地上打个滚儿,站起来瞬间又变成了白马。这时刘秀也从大殿里走出来,用手掸掸身上的尘土,来到老道身前倒头就拜,连连说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不成想,老道手捻胡须哈哈大笑,瞬间化作一道祥云凌空而起。顿时庙堂内外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奇香阵阵五彩环绕,万丈金光直冲云霄。刘秀再抬头看时,只见满天祥瑞,正是:

祥云萦绕金龙盘旋,

天王在后天师在前,

仙子捧寿彩凤和鸾,

太白金星赤脚大仙,

二十八宿李靖托天,

五方揭地道法循环。

…………

看罢多时,刘秀倒身再拜,不停磕头如同鸡啄碎米。到现在,刘秀才彻底明白,原来为救自己能脱离险境,玉皇大帝竟然御驾亲临,这般鸿福恩典,感动的刘秀喜极而泣,诚惶诚恐的拜伏在地,一时不敢起身抬头。

半悬空中,只听玉皇大帝缓缓说道,刘秀听真,王莽王郎二贼,乃是北极真武大帝座下的龟蛇二将所化,领法旨下界乱大汉朝政以泄民愤。大汉传国二百余年,到最后昏庸无道软弱无能,弄的天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按定数该有此劫。你乃御谴紫薇星君转世,代天巡狩如朕钦躬,让你平华夏纷乱于寰宇,救四海生灵于水火,经历二九一十八难,功德圆满后,朕再送大汉二百年太平盛世。你经历今番劫难,一九劫难刑数已满,下来可到南阳郡与令兄刘演刘伯升汇合,广结人脉招兵买马,蓄积力量准备举兵起事。我再谴二十八星宿下凡为将,跟随你左右供你差遣,助你纵横天下成就宏图霸业。

刘秀再次三拜九叩伏地谢恩,玉皇大帝龙袖一挥,白马化做一朵五彩祥云,旋转而下驮起刘秀,化做一阵清风,直奔南阳方向飞腾而去。身后,玉皇大帝的声音传来:刘秀,这匹白马乃是天庭的神龙御马,朕特赐于你,供你日后驰骋疆场,阵前杀敌。刘秀半空中急忙回身,对着满天的祥云倒头再拜。

满天祥云盘旋而起,奔南天门飘然而去。祥云中,玉皇大帝的声音对拜伏于地的小老道说道,徒儿听真,你本质善良,宅心仁厚,朕特加封你为本地城隍,在此看守庙宇和这株小叶槐树。待日后刘秀功成登基,他会回来加封这座庙宇和这棵槐树,好让此地此景,人人敬仰流芳万世。小老道叩头谢恩,应声道,谨遵玉帝法旨。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就是两千余年。如今王马店的玉皇庙早已不见踪迹,但受过皇封的小叶槐树,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苍翠挺拔。正是

紫薇星君下九天,

扫平贼寇四海安。

刘秀登基得回转,

加封汉槐王马殿。

当年的小叶槐树,可谓饱经风雨,历尽沧桑。两千年后,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最近据文化保护部门的粗略测算,这棵汉槐树高十六米,树冠直径近十五米,树围七米二有余。根部有个很大的树洞,可同时容纳十个成年人进去站立,空间宽大。

现在的王马店村,有一千五百多口人,是个相对较大的村镇。但在这个村里有姓张的,有姓李的,有姓郭的,有姓翟的,有姓明的,怪了,恰恰就是没有姓王的和姓马的。

现在的王马店村,还流传着刘秀当年落魄之时,曾经在此地躲灾避难,以及天马变槐树玉帝救汉王的神话故事。后来刘秀登基称帝,遂加封这座玉皇庙的正殿为“王马殿”(王是皇上的意思,马是天马的意思),并御赐镇庙之宝“王马殿”石碑。同时还加封这棵救驾有功的汉槐为“护龙槐”,并在其周围修建围栏,予以保护。再后来此地历经数次大的战乱,庙宇宫殿毁于战火,御赐的“王马殿”石碑,也辗转反复的不知了去向。年代久了,岁月逐渐磨平了历史的记忆。曾经的往事也成了过眼云烟。因而当地人渐渐的,就把“王马殿”的名字给叫白了,“王马殿”这个名字,也就慢慢的变成王马店了。

作者:刘胜英,职业画家,书法国画教师,现河北省吴桥县文化馆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