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散发弄扁舟”,被赞美有晋人风韵,到底是怎样的风韵?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 ◆
来源 | 《世说新语》、《李白全集》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现代人说起名士风度,总是充满向往,那是一种看破红尘的潇洒,但实际上啊,那些名士的风流潇洒,都是被逼出来的。
汉末以来,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世人极度缺乏安全感,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扭转成“及时行乐”四个字,说白了,就是装得一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或者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谁也不放在眼里;又或者放浪形骸、疯疯癫癫。
透过现象看本质,无非四个字:明哲保身。
但是这样就不免给人的精神造成空虚和痛苦,为了填补精神空虚、缓解精神痛苦,有身份、有地位的名士之间,形成了一种风尚:清谈、饮酒、服药、隐逸。
这就叫名士风度。
01
▲
晋人风韵
清谈
清谈是汉末士大夫阶级形成的以臧否人物、评论时事为主的风气,我们都知道汉末三国有品评人物的惯例,叫月旦评,这就是清谈的重要内容之一,讲一个人的品行、才能、容貌、风度,注意评价,然后给人物评分,这个评分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平常名士们也会在一起聊天,内容偏重于玄学,推崇《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三玄,因此清谈也叫玄谈。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是通过清谈一鸣惊人。
饮酒
酒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只要使用得当,可以让人诗情高昂、可以让人洒脱豪迈,所以要追求名士风度,就要喝酒,毫无节制地喝酒。
但实际上啊,饮酒的背后,有说不尽的辛酸:
那个动荡的时代,酒精是用来麻痹自己的,也是用来麻痹敌人的,让自己表现得在政治上洒脱,不争名不夺利,比如阮籍,终日饮酒不问政事,得以善终。
隐逸
作为一个名士,当然要冲破红尘,要有一颗隐士的心。
其实,在任何时代,苦读圣贤书,谁不想博取个功名,在青史上留下浓烈的一笔呢?只可惜,时代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隐逸和饮酒一样,根本原因都是表现自己脱俗的面,另外,隐逸又和老庄之学主张的遵循自然、超脱世俗暗合,名士们当然愿意这样做了。
服药
服药,特指服用五石散,这是名士风度的外在体现。
五石散是由五种矿物调制而成的丹药,是追求成仙的产物,这种丹药服用之后全身迅速发热,名士们认为这是药效上来了,于是便光着脚、撒开衣服、披头散发,踩着小碎步行走于四方,看起来确实有飘逸绝伦的仙气,但实际上是为了散热,称为行散。
另外,据说五石散还有美容的功效,《世说新语·容止》记载那么多美男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02
▲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明白了什么是晋人风韵,再看这首诗,就很容易明白这句评价了。
这句诗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整首诗如歌如泣,虽然语言激昂高亢,天马行空,但终究难言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激愤,只不过李白这个人仙气太重,读他的诗往往让人忽略了,李白也是个人,他也有普通人的一面。
这首诗读着激情,实则苦闷,起笔就是弃我去、乱我心,还有昨日不可留、今日的烦忧。这就已经定调了。
中间又是秋雁、又是高楼,又是建安风骨、又是小谢清发,乍一读,哇,不愧是李白,刚刚还在愁呢,这突然就转到晚立秋空,就要酣饮高楼,还翩然欲飞,要上九天揽明月,仿佛起笔那四句愁,只是一个笑话,被踩在地上摩擦。
然而接下来,他虽然有抽刀断水的勇气,想和命运做抗争,李白是仙,却没有仙的法力,没有办法一挥手,就把眼前愁苦斩断,只能是举杯消愁。
最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昨日和今日都不称意,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明日散发弄扁舟,从九天之上坠入深渊,这是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03
▲
小结
你发现了吗,李白的仙,是不是很像魏晋名士追求的玄?李白举杯消愁,是不是很符合魏晋名士饮酒和隐逸背后的苦楚?李白散发弄扁舟,是不是像极了魏晋名士服用丹药后,披头散发行散时的潇洒风流?
为什么有人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晋人风韵,你明白了吧!
———— / END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