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在练性,不是在练变化

首先,我们要先从理上理清太极拳的定义,要明白三点:

一、为什么练太极拳要慢;

二、为什么练拳要不用力,同时还要掤劲不丢,也就是劲和力的区别;

三、什么叫“以不变应万变”,不变为什么能应对万变?其道理在哪里?

这些都是和传统文化中的“静”的概念相关的。太极拳讲“动中求静”,如何理解这个“动静”?什么是“动中求静”?这一点我们如果不理解,也是练不好太极拳的。

太极拳中讲的动静的概念和传统文化有关,特别是和《周易》《道德经》有关。《周易》中讲:易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

所谓“变易”,就是告诉你,世上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不变的东西。《周易》首先研究的就是变化,承认变化,是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所谓“不易”,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又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虽然千变万化,但是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是不变的。比如地球上的气候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天是相同的,但是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总是遵循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地循环变化的。所以,世界千变万化,但是有亘古不变的规律和性质。

所谓“简易”,就是如果你把这些规律掌握了,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变得简单了。

《周易》告诉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如果我们掌握了规律,那么,这一切在我们的面前就都变得简单了。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个事物就变得简单了。

所以,我们的古人告诉我们,首先,你要研究千变万化的世界,其次你要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最后,你就能用极其简单的方式,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太极拳的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以静待动,其根源是《周易》和老子《道德经》的水哲学。

搏击中,一个拳头向你打来,你知道它有多少种变化吗?它可以随时改变运行的轨迹,改变力量的大小,你如何应对它?

太极拳不是以招对招,而是以它练就的本性来应对,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方式。这就如同水一样,不管是一粒石子掉入水中,或者是一片树叶落入水中,甚至是一只小船,以至于航空母舰落入水里,水都是用不变的性质——浮力承载它们的,不论它们如何运动,水的浮力是不变的。只要你沾到水,水的浮力就会起作用,而且水的浮力是随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水的性质决定了水的形态是随时根据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应物而变,载物而行。所以,水是用它的本质性质来应对万物的,不是用招式变化来应对万物。

一艘船在水中不管它如何运动,水的浮力是不变的,总是在起作用,除非船离开了水面,浮力才不起作用。

所以,太极拳也要练自己的性质,要修心养性——养出像水一样的性质。有了这个性质,你粘上我,这个性质就起作用,你离开我,这个性质就不起作用;你变化,我就随着你变化。太极拳劲的性质就和水一样,自然而然地随物成形,自然的变化。你不变,我也不变;你变化,我随你而变化。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太极拳不练招术,只练习性质。

这个性质就是应变的性质——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随之而动。这就叫“舍己从人”,但是“从人仍是由己”。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你千变万化,但是你逃不出我这个圈——浮力,我的性质总是在起作用,总是在托着你,粘着你。所以,太极拳是在练性,不是在练变化;是练习应变的性质,你变了,我自然随你而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