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杰:信义赊店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132】
信义赊店
作者 | 黄秋杰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小时候去过最远最大的地方就是跟着父亲去社旗县城(老家叫店儿街)买大件物品。家里的自行车、收音机、压面条机、压井头以及父亲戴的第一块上海牌手表都是在店儿街买的。每次去都要经过山陕会馆(老家叫山陕庙),当时因年龄小没学那么多知识,感觉山陕庙就是壮观,再形容一点就是十分壮观!
离家二十多年,一直在外谋生,期间偶尔回一趟社旗县城,也是来去匆匆。最近这几次赶上同学孩子结婚,回县城才有充足的时间去仔细解读山陕会馆里的每一块石雕,每一根木雕,每一幅楹联,每一块匾额......以此来慢慢品味赊店古镇厚重的商业文化。
山陕会馆里用大量的豪华木雕石雕来做装饰,其装饰图案艺术内容丰富,每一个雕件,都有一个历史典故或者神话传说。雕工精湛,堪称精品。在总体渲染吉祥和神圣的氛围内,又着意突出“忠义”“诚信”所体现的精神。
这种用历史典故或者神话传说来教育人的作品在装饰图案中比比皆是。大部分是颂扬关公重义守信的赞美褒扬,同时也是倡导信义精神的宣言,如“义冠古今”“有恪思成”“冰清玉洁”“仗义”“秉忠”“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叁天两地,乃神乃圣震古烁今”等,山陕会馆的设计建造者将这些对仗工整,用词华美大气的匾额楹联精雕细刻于醒目位置,也像一篇篇重信守义精神的教科书,潜移默化于人们的心灵。
关公是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合伙人之一,因其忠义诚信的人格魅力,被天下人按照忠义诚信标准推崇为神,历来受到官方和民间以及各个教派所敬仰。官封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八九十年代看过的香港黑帮分子结拜兄弟的录像片,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焚香磕头拜关公,最后喝鸡血酒。他们推崇的是关公的忠义精神,以此“忠义”来笼络人心。民间有的敬奉关公为武财神,尤其在东南沿海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关公更被推崇为明星财神,大小私营企业都敬奉他。
山陕两省在全国的商人为家乡出了这位千古圣人而自豪。为此在全国各地的山陕会馆里,都敬奉关公,仰仗这位老乡和千古之神来保佑家乡在外做生意的人们生意兴隆发大财,但更深层次还有通过颂扬关公的忠义诚信精神,教育人们要遵循先圣之路,做诚信之人,才能受到关公的庇护保佑。
赊店镇原名赊旗店,老家民间称呼赊店、店街儿。赊旗店的成名源于刘秀在当地的刘记酒馆,赊刘记酒馆的“刘记”酒旗来举兵讨伐王莽。刘秀功成名就之时没忘记“刘记”酒旗的功劳,遂封赊店为赊旗店。现代汉语词典对赊字的解释为:买卖货物时,买方延期交款,卖方延期收款,用赊欠的方式购买,用赊欠的方式销售。所以赊的基础就是诚信。以经商的赊字为城镇命名,全国也就这赊旗店一家。
赊店镇在清朝鼎盛时期,镇内商业昌盛,市场繁荣,成为南船北马运送货物的集散地,据记载当时船似游龙,车如流水,和当时舞阳的北舞渡有着“拉不忘的赊家店”“填不满的北舞渡”之说,可见当时的繁荣程度。
镇内八大粮行日交易小麦、高粱、玉米、绿豆、大米二十余万斤,仅“通盛行”每天都上大车四十余辆,小车二十余辆,驴马四十多头,挑担一百多人; 花布行五十多家,每天可成交棉花十万余斤,土布七千余匹; 木材行成交木材一千余方,竹竿五万余斤;九家大染坊,最大一家日染青兰布三百来匹。
咸丰八年(1858年)在赊旗店设立的厘金局(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统管周边南阳、方城、泌阳、桐柏、唐河五县的厘金税征收事务,是河南最早设立的三个厘金局之一,厘金局的级别为三品道台衔,直属河南巡抚管辖,比当时的南阳五品知府还高两级,每年赊旗店的税收占河南的四成多。由此可见赊旗店商业地位和创税收在全省的重要位置。
在山陕会馆院内有一块刻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的《公议杂货行规碑》是赊旗店诚信经商依法纳税的地方法规,刻在石碑上的商业行规有十八条,不缺斤短两、禁止拉客宰客、以及不得沿路会客、卖货不得论堆,包括招牌的制作都有规定。如违者罚银五十两。而当时一个县令的年工资收入仅有四十五两白银,可见处罚之严厉。
如果说通过拜关公,来教化商人诚信经商,是通过商人内心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而这些刻在石碑上的行规则是硬生生的经过公议后的法律条文。也是经商者不能触碰的红线。从而使重义守信的精神沉淀印记在一代一代商人的道德脑海里。
在赊旗镇的七十二条街中,有一条街叫启文街,它最早叫豆腐街,因一家做豆腐的店主,豆腐做得好,给的秤头足,深得好评,所以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发财后,此街改名为陡富街,有一文人学究经常消费这家的豆腐,后来赠送一块匾额“信义启文”以示褒奖。后来又更名为启文街。
相传老赊店“泰顺馆”的方家油馍软香好吃,远近闻名。方家有一杆传家宝秤,这是一杆十六两一斤多半两的老秤(老秤一斤是十六两)。方家的男人急于发财,偷偷地找一个修秤的,做了一杆十六两一斤少半两的秤,女主人发现后,又私下里做了一个十六两一斤多半两的秤锤。顾客们不明就里,都知道油馍好吃秤头足,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生意越做越红火,这杆老秤也成了方家世代相传的传家宝。
另传说有李姓兄弟二人靠做穿铜钱的麻绳为生,在一次进货的时候,发现绑麻的麻绳捆中藏有五千两银锭,李家兄弟发现后,原封不动把五千两银锭送给供货商,卖麻的商人感激李家兄弟,帮助他们成立一家“信义商行”久而久之也成赊店首富。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诚信守义是赊店古镇历史商业文化的灵魂,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最响亮的赊店商业品牌。诚信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官方和民间以及各个教派共推的道德准则。“诚信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也是商业文化“义中取利”的基本道德准则,所以“信义赊店”是赊店商业繁荣昌盛的根本。
近年来,社旗县持续加大对山陕会馆及所有古建筑的大力保护,修城门城墙建古码头,持续开展诚信社旗活动,并且将山陕会馆确定为诚信教育基地,举办诚信教育展览,开展诚信商户,诚信企业,诚信公民评选。诚信已成为社旗县源头久远一脉传承的精神财富和灵魂。
“诚招天下客”“义聚八方财”更使诚信的赊店古镇成为对外开放的璀璨明珠,焕发出耀人的光彩!
2020年12月7日于驿城
-参考社旗县博物馆部分史料,在此感谢!
作者简介
黄秋杰,1972年生,社旗县下洼镇坑黄村人,初中辍学在外打拼几十年,现在驻马店工作、定居,乡土赊旗的忠实读者。身在异乡,每每回忆起的故乡,是我心中挥不去的云彩。
乡土文学《乡土赊旗》(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