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能吃苦的原因:学习时间延长,信息不对称,收入不满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于吃苦的定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过去大家所说的不能吃苦是指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显然大学生是不能够承受这种压力的,因为长期的读书学习生活,让他远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自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去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的不能吃苦是指,即不能够忍受学习要付出的寂寞与辛劳,又不能够克服自身情绪的波动,做事情完全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不进行思考因此大家说这个人不能够吃苦。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随之涌现,导致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从众多的人才之中脱颖而出,有的人会更加的发奋努力,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导致很多人在其中鱼目混珠并没有太多的个人能力,所以在大学毕业之后很容易在工作之中被淘汰,但是看着身边同时毕业的同学,发展的都比自己好,所以难免会心生对比,为了表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只能为自己定一个较高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奋斗努力。

个人目标虽然好定,但是能力却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提升,而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选择是双方的,招聘者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才会不断的进行挑选优秀的人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很容易被别人进行淘汰,从而失去一个好的工作机会。

有的工作虽然门槛较低,但是自己所能获得工作收益较低,而且在很多时候个人的工作时间亦需要不断延长,面对这样的现状自己内心难免会产生不适应,因此放弃成为了最无奈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求职者与招聘者双方都陷入了困境,求职者想要找一个份收入较高,而且压力较小的工作。招聘者想要降低薪酬标准使其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工作,二者的本质矛盾促使双方的关系逐渐产生了变化。

招聘者为了能够找到工作者,在双方进行面谈之时会本能地回避掉公司的一些不足之处,以期给求职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促使其能够入职公司,让其进行缓慢适应最后能够接受公司的文化。

招聘者因为涉世未深,很容易对这样的说辞信以为真,入职之后便发现事实与预期不相符,于是很容易便产生了离职的想法,而对于公司而言,员工的离职依旧会给公司带来损失自然不会高兴,会对其颇有微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已经明白了对方的需求,自然便不会再轻易去涉足其中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更多的企业也招不到人了。

因此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并不是不能够吃苦,而是经过权衡利弊之后,收入与付出不能够持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没有人愿意去进行工作,而对于旁观者而言这便成为了大学生不能够吃苦的证明,着实让人无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