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丨陈杰简书展
究点画之理 追汉人之韵
——读陈杰简书体书法
文/马 啸
凡从事“艺术”者,许多人言必称“创造”。其实,对于一个中国文化实践者而言,并无那么多的“创造”,悉心研读前人历史或遗存,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中获得教益、领会其要义、把握其方法,才是头等重要的事。
临习古人的碑帖或其他书法遗迹,便是书法家或爱好者们理解前人、把握传统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我们走近历史的“不二法门”。近十数年来,陈杰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于此。他每日面对汉代先民的遗迹,心摹手追。
说到汉代书法,人们便会想到汉碑,那是距今 2000 年前后古人留下来的石刻文字,多数是用来记录“大人物”们的“丰功伟绩”,所以庄严肃穆、典雅凝重、法度森严、气势宏大。它们都是工整的隶书,由那个时代书法高手们精心书写后,又经刻工精心凿刻,矗立于庙堂、宫阙、城廓或交通要道等重要场所,供时人或后人瞻仰、凭吊。在汉人墨迹发现以前,我们理解汉代书法,唯一可以参照的东西,便是这些高大、宽厚的碑碣。所以,在 20 世纪之前,世人凡论汉代书风,必是汉碑隶书。
汉代简牍墨迹的发现,是 20 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成就之一,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汉简,不仅为历史学家、文字学家所珍爱,书法家们同样视若珍宝。因为,这些汉代先民留下的墨迹,是未经任何加工、修饰或改造过的远古读书识字人的手迹,是书法史原原本本的第一手资料。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中国书法从篆书走向隶书进而走向草书、行书,直至楷书这一历史进程的真实脉络,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书法中至关重要的两大要素——笔法、字法的真义。因为汉人的观念、方法、风格,直接引导并影响了魏晋书风的产生和发展。
同为 60 年代生人,我与陈杰有许多共同喜好与认知。其中之一,便是“偏爱”那些“庶民”的创造之物。因为这些表面并不太规整的东西,包含了更多、更真实的历史信息。与那些出自上层人士之手的东西相比,它们具有更多的生活意味、生命感,当你面对它,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心跳与呼吸声;当你触摸它、仿佛能感受到它的体温。
汉简便是这样的东西。
与许多书法实践者一样,陈杰原本也是走着一条常规的习书道路,唐人楷书、魏晋“二王”行草,北魏碑版书、明清大草……那时的他,写字方式也与许多人一样,“每有兴致,大笔一挥,痛快耳!常常挥洒有余,尽兴而止,因此,导致作品笔法简单、笔意难留、章法随意之状。”(陈杰《自述》)直至 2000 年,他购得一部现代人编的《简牍帛书字典》,远古先人写在竹、木片上的字迹深深打动了他。用他的话说,是“从稚趣、古拙的字形中,发现了‘光明’”。(陈杰《自述》)自此,他的书法实践道路有了改变——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对汉代简牍的临摹、借鉴之上。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看着他那一笔异常流畅汉简体书法,以为他的改变是一蹴而就、顺理成章之事,其实包含着无数的艰辛、无数的汗水。
展讯
展览主题:陈杰简书展
开幕时间:2017.10.21日(星期六)上午10:00
展览地址:北京-琉璃厂西街19-2号荣宝斋大厦2层丨荣宝斋美术馆丨
参展艺术家:陈杰
主办单位:荣宝斋《艺术品》
学术支持:甘肃简版博物馆
艺术家简介
陈杰
简介
陈杰(陈纪杰),1965年9月生,山东博兴人。现工作于山东省滨州市文联,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脱产学习书法。200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书法研究生课程班。2013年在中国国家画院第二届沈鹏导师书法精英班学习。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考官。
作品分别入展由中国书家协主办的“全国首届、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展”、“全国第八届、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全国首届行书展”、“第二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展”等展览;2006年获《书法》中国书坛青年书法百强榜”十佳称号;2008年,入选“《书法》中国书坛中青年书法百强榜”;同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青年优秀艺术家称号”;2010年3月,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举办的“中国百名艺术家作品展”;2011、2012年分别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提名“全国青年二十家书法展”;201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先进个人”;2014年参加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山东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展”;2015年,省博物馆、甘肃简牍馆博物馆、山东省书协、甘肃省书协主办“西北汉简与陈杰简书展”。2016年参加甘肃省简牍馆博物、岳麓书院等主办的“全国简帛书名家展”。2017年获山东省委省政府“第十届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陈杰丨作品赏析
【荣宝斋美术馆】
荣宝斋美术馆
水墨承乾|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书画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