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琴强调益气养阴法 病毒性心肌炎
郭维琴认为,辨病治疗是在熟悉疾病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针对疾病的共性,遣方用药;辨证论治则是依据八纲辨证、脏腑辨证而制定的不同的治法,是对不同患者不同证型的个性研究,具有因人因证施治的灵活性、特异性。郭老师结合辨病治疗和辨证论治,提出了下列治疗要点:
1.祛邪扶正,祛邪务净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素体正虚(尤其是心肺气阴两虚),复感温热毒邪所致。发病早期多表现为外感实热证,如发热,恶寒,咽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据此,郭老师认为,在本病急性期或反复发作伴有外感症状时,治疗以祛邪为原则,但是正气不足,不易祛邪外出,容易导致毒邪留恋,过早使用扶正之品,势必造成闭门留寇之弊。所以强调解毒祛邪务要彻底,急性期治疗不应以肺卫表证的消除而过早弃用解毒祛邪之品,应注意诊察有无余邪稽留,彻底清除隐患。
2.益气养阴,至关重要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于本病来说虚主要是指心肺气阴两虚。“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病机中 “逆传”的关键就在于心肺气阴不足。心之合脉也,脉为血之府,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根于中焦,合于心肺。若感受外邪,营卫首当其冲,营行脉中,故所受外邪留而不去,或去而不尽,必经脉及心,并且温热毒邪致病,传变迅速,极易耗气伤阴,必先损心体,继损心用,因此,气阴两虚不仅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内因,还是病变的必然结果,存在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故益气养阴法当贯穿治疗的始终。
3.活血化瘀,不容忽视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感受热毒之邪,因热为阳邪,蕴结于心,既伤心体,又伤心用,耗伤气阴。心气不足,鼓动血行无力,血流不畅而形成瘀血,阴虚生热,热灼伤阴液,容易导致瘀血的形成,瘀血既成,失去正常的濡养功能,瘀血阻塞脉络,进一步使气血滞塞不畅,加重病情,即所谓虚可致瘀,瘀亦可致虚。所以瘀血不仅是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亦是致病、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故活血化瘀是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谢连娣,陈立新,王宗华.郭维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J].中医杂志,2009,50(6):49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