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记叙文答题方法及训练题,记得保存分享哦......

一、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地位:

现代文阅读第二篇必定是记叙文。这里的记叙文是广义上的,包括小说,散文、随笔等,往往是写人叙事类,内容浅显。在中考中,记叙文阅读直接决定考生分数档,因为考察内容偏重主观性赏析和概括归纳,区分度较大。

二、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一)考纲知识点:

1、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掌握11种标点符号及用法: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3、识别应用4种句式:

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

4、记叙文思路结构: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6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

6、记叙文的描写及作用:

分为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描写(自然、社会)两种。

8、结尾题:

对文章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依据内容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标题的妙处、结尾的好处(内容上,结构上去分析)

(二)记叙文六要素:

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概括事件或文章内容: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策略:

(一)标点符号及作用:

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句号——表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并列的句子之间的停顿;

冒号——表示引出下文或提示下文;表示总结上文。

问号——表示疑问或反问;

引号——表示引用;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特定称谓;表示强调;表示讽刺反语;

感叹号——表示强烈的语气;

书名号——表示书报、杂志刊物、歌曲电影、文章诗歌等;

破折号——表示解释;表示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题转换;表示事例列举;

省略号——表示内容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二)4种句式:

陈述句——陈述事实,句末用句号。可以表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

感叹句——抒发强烈情感,表示感叹语气,句末用感叹号。

疑问句——询问事情,表示疑问语气。句末用问号。

【注意】句式中只有疑问句,没有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和设问属于修辞,从句式的角度看都包含在疑问句内。

祈使句—— 表示命令、建议、请求、警告、禁止等,主语“你、你们”常省略。祈使句的句末一般是句号或感叹号。

(三)记叙文思路结构:

1、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好处:叙述流畅,脉络清楚。

2、倒叙——先交待事情结果,再写起因和发展。如:结局提前、高潮提前、回忆式。

好处: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内容曲折有致,设置悬念,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文章中心主旨;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

3、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补充内容。

好处:补充交待……(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或形成对比;突出……中心;使人物……性格更丰满。

【注意】倒叙是针对全文而言,而插叙只是文章的某一段或某几段而已,不可混淆。

(四)描写及其作用: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作用——运用了……(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特点;(字面意义,文中一般有关键词。)塑造或表达了(人物)性格、品质、情感、心情、情绪等。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时令、情况等。渲染了……的氛围。(如:欢乐、热闹、温馨、恐怖、紧张、悲凉、萧瑟等)烘托了……(人物形象)的心理。

奠定了文章……基调。(凝重、悲壮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暗示了……)与上下文……形成对比,表现了……;突出了……;借景抒情,表达了……(心情或情感)。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按描写角度来看。

A、正面描写属直接描写,详细形象。表现……;体现……;突出……;塑造了……形象;抒发了……情感。

B、侧面描写属间接描写,通过对次要对象的描写,侧面烘托(主要对象)……特点,使主要对象……更真实、丰满、可信。

(五)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表现了(对象)……(情感或心理)。

2、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表现了……情感。

3、夸张:突出强调了(对象)……(特点),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4、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对象)……(特点),表现了……情感。

5、反问: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了(对象)……(特点),引起读者思考。

6、设问:自问自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7、对比:近年已删除的考点,但模卷常会考到,一般出现在内容的赏析题里。与上文……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强调……

(六)其他常见题型:

1、标题的含义:

A.表层含义:即字面意思,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

B.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意义。需结合文章中心主旨分析内在深意。【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

2、标题的作用:

A.作为全文线索,贯穿全文,使结构更完整;(线索往往是人、事、物、时间、地点、情感。)

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C.突出表现文章主题,点明文章中心主旨;

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或主人公)……思想情感、性格品质等。

3标题的好处、妙处:

即含义和作用的结合,一般是先写标题结构上的作用,再加上内容上的作用。

4、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A.结构上:

开头——点题;统领全文;开门见山;设悬念吸引阅读兴趣;欲扬先抑;交待背景;交待事件起因或缘由;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下伏笔。

中间——承上启下;过渡性句段;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做铺垫。

结尾——卒章显志;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深化中心;升华主旨;画龙点睛;以小见大;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余味悠长。

全文——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结构更完整。

详略得当。

B.内容上: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深化主题、强化情感等。表现了……;衬托了……;突出了……;表达了……;体现了……

5、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心理:

例如:高兴 喜悦 开心 愉悦 欣喜 兴奋 激动 惊喜  喜爱 热爱 依恋 不舍 难过 惊奇 惊讶 不安 忐忑  害羞 羞涩 迷惑 怀疑 犹豫 失望 讨厌 厌恶 反感  着急 焦急 气愤 愤怒  恼怒 懊恼 生气 悲愤 悲伤 忧伤 痛苦 悲痛 伤心  痛心 绝望 崩溃 内疚 惭愧 羞愧  愧疚 后悔 遗憾 无奈 思念 怀念 崇敬   钦佩 尊重 ……

6、分析原因题:

如为什么脸红、流泪、微笑等。

答题模式:因为……事(文中具体事件)而感到……情(人物情感心理)。

7、理解文章主旨或作者写作意图:

A.多以选择题出现,细心审清各选项,排除绝对化、片面化、主观化的选项。

B.一定要结合文章标题来看,注意开头结尾,体会作者情感。

8、概括文章内容:

如主要事件、具体表现等。

A.回原文找关键词句,注意概括简洁,语言凝练。

B.注意所给例句,保持句式表达一致。

训练题:

2019年中考题

你妈喊你起床啦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

“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不行,我看着你穿。”

“穿完了,你去做饭吧。”“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

“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

抓紧去上学。”

“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

“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

“刘!标!标!!”

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

现自己依旧每次都落败。

刘标标决定第二天尝试新办法。

“刘标标,起床啦!”

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疼……”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

“哟?跟谁学的这一招?

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

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

“那去医院吧。”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了……”

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刘标标四射道,“我没事了!”

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

“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

“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

“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

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

“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

“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

“我在外面有事。”刘标标皱着眉头道。

“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

“你就别管了。”刘标标不耐烦道。

“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刘标粉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

“吃饭!”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

“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刘标标他爸嘟嚷道。

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他突然哭了。

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

18.“表演”在文中的含义是(3分)

19.根据上下文,在文中          处填上合适的内容。(3分)

20.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儿子胡搅蛮缠,母亲大声呵斥。    B.儿子不断催促,母亲语带调侃。

C.儿子一再拖延,母亲步步紧逼。    D.儿子针锋相对,母亲束手无策。

21.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6分)

(1)

(2)

22.文末画曲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那个姑娘”指“妈妈”,请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分)

2019年中考题答案:

18.故意装出肚子疼的样子

19.美食诱惑

20.C(4 分)    B(2 分)

21.【答案要点】Q)选用第二人称,引起读者共鸣;②语言俏皮:富有生活趣味;③运用日常口语(模仿流行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2.评分说明:“姑娘”形象的解读;句子的内涵分析。

【答案要点“姑娘”一词表现了妈妈的美好形象

②对妈妈的思念

③对当年不理解母爱的悔恨

④对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答案示例】“姑娘”一词是刘标标对妈妈美好形象的逃忆,表达了他对妈妈的怀念之情,对儿时不理解母爱的悔恨,以及在人生角色转换中对爱的传递和延续的领悟。

2018年中考题:

酸橙

①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

②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

③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

④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瓤,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

⑤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可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

⑥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心了。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

⑦橙子熟了,唯一吃它的,是鸟。鸟啄食的橙子会腐烂,掉下来。没有啄食的橙子,不落地,还吊在枝桠上,第二年又返青。

⑧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我大哥不免叹气,说,这棵橘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母亲以橙子树作例子,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结的橙子却难吃,是没用的。做人也一样,肚子里要有货。”

⑨有一次,我表哥来,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说:“酸橙?这可是个好东西!烧鱼,用半个橙子,放点盐煮,比什么都鲜,什么佐料也不用放。做酸汤也好,不用醋不用酸菜,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我母亲说,哪有用酸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鱼,烧了酸汤。我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道,一个酸橙,烧出两个好菜。

⑩邻居知道了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提一个篮子来,向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拎十几个鸡蛋来。我母亲怎么也不收,说,以前觉得没用,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

⑪后来,我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怎么也控制不住。一次,有客人来,见我父亲不停打嗝,说,你这个病是不是好几年了。父亲说,是啊,大小医院看了十几家,没结果。客人是个医生,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找。父亲说,打嗝太难受了,难找也要找。客人说,用酸橙泡水喝,喝三个月,便好了。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季有鲜果。”

⑫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收木料的人,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我出好价钱。父亲说,收它干啥?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比任何木头都好,蚊子不入屋。我父亲说,钱再多,也会用完,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

20.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3分)

21.下列对⑨—⑫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哥知道“我”家有酸橙,专程来烧酸鱼汤。

B.母亲现在觉得酸橙有用,舍不得和邻居交换。

C.从医生的话可以看出,酸橙并不是多见之物。

D.父亲为给自己做床,不愿意高价卖掉酸橙树。

22.种上橙苗后,“我们全家”对橙的情感变化过程是,

从           到            再到惊喜。(4分)

22.文章写的是酸橙,却从吃甜橙写起,目的是:(4分)

23.文章借酸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请写出两点。(6分)

2018年中考题答案:

19.(3分)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冠圆圆的形态,表达了“我”对橙子树的喜爱(2分)

20.(3分)C        21.(4分)期待(2分)  绝望(2分)

22.(4分)⑴写出了橙子的甜,与后文酸橙的酸形成强烈的反差。

⑵引出下文种橙苗的内容,交代了酸橙的来由。

23.(6分)评分说明:⑴从人对事物价值认识的角度作答。⑵答对一个要点给3分,答对两个给6分。

要点:①有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有特别珍贵的价值。②发现一个事物的价值要经历一定的过程。③要善于从多角度去认识一个事物的价值。④凡物皆有价值,不要轻易否定。

2017年中考题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①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④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⑤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 “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        ),走了。

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⑦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⑧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⑨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网 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

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 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15“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

16“关你什么事!”

17“我是你爹!”

18“起来!”

18“起来!”[来源: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