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开始抢司马昭的活了,也难怪要被装进囚车之中!

要是站在咱们的这个角度来看,邓艾的这番筹划,真是有高度有远度,可这份书信送到司马昭的面前,他的感觉就不一定是这样了。这次征讨蜀国,本来的计划钟会是主力,邓艾只是充当牵制姜维的角色,可没成想,这老哥几经周转,兵行险招,先一步灭了蜀国。听说他又自作主张,用皇帝的名义在蜀国任命官员,那蜀国的人民以后是感激他邓艾,还是感谢我司马昭哪?

刚刚做完了皇帝该做的事情,现在你邓艾又站在我的位置上看问题,后面征讨吴国的每一步你都看到了,你这是要一统天下留名青史的意思啊。对于屡次擅自做主的邓艾,司马昭应该是有些不高兴了,所以他派监军卫瓘告诫邓艾,你的这个计划啊,如果想实施,要先上报朝廷,大家商量完了之后再做决定,不要擅自做主,马上实施。

司马昭的这个指示,可是有点斥责的意思了,只是看在邓艾有大功的面子上,没有说太严重的话而已。可邓艾并不这么想,你想啊,邓艾如果一直中规中矩的做人,他也不会从辅助打成主力,也不会第一个攻进成都了,所以他再次上书给司马昭,为自己的行为解释。

我这次讨伐蜀国,是奉了皇帝的命令的,那蜀国皇帝带头投降了,按照惯例给他们授予官职,来安抚他们,这是合情合理的。现在蜀国已经归顺,我们的疆域已经达到了最南端,就差东南的吴国了,还是应该早点拿下才是。

如果做什么都要等朝廷的命令,将领统兵在外,来往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太多了。《春秋》里面说,大丈夫带兵外出,如果遇到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是可以独断专行的。

现在就差吴国没有平定了,吴国紧挨着蜀地,我们不能拘泥于常规而失去大好时机。《孙子兵法》里讲,前进不是为了名誉,后退也不害怕承担罪责。我邓艾虽然没有古代贤人的风范,可也不会为了避嫌让国家遭受损失。

读完邓艾的这封书信以后,司马昭的心情,我们可想而知。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昭又接到了其他几个人的密报,这些人分别是钟会,胡烈和师纂,他们纷纷表示,邓艾在蜀地居功自傲,收买人心,其实就是想据蜀地而谋反了,现在已经露出要叛乱的苗头了,要不早点收拾他,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通过前面的邓艾的表现,再想想司马昭可能的反应,再加上钟会等人的诬告信,那邓艾就算是没事,也能变成有事了。于是朝廷下令,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囚车押送到京城去。接到诏书以后,邓艾都懵了,不过对于根本没有准备的他来说,也实在没有其他的应对之策,只是仰天长叹,我邓艾是忠臣啊,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当年秦王杀白起的故事,今天又重演了!

哎,邓艾确实是冤啊,虽然他一点谋反的事情都没做,可司马昭确实是怀疑到他的身上,非但怀疑他、拘捕他,还生怕他不服从命令,除了叫监军卫瓘去成都宣布圣旨之外,又让钟会也带领大军进驻成都,就是为了防备邓艾反抗。

对了,说到这里了,很多人也许会问了,之前钟会在剑阁前面同姜维对抗,邓艾这才有机会绕道到了绵竹,而后进入成都,那么在邓艾离开剑阁之后,钟会又经历了什么哪?蜀国没了,姜维又是如何自处的哪?您别着急,我下面就有讲到了。

话说邓艾离开剑阁之后,钟会这心里也是没底,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险招取胜,可又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就只好在那里等着。就这么等着等着,好消息传来了,说邓艾到了绵竹,而且打败了诸葛瞻,下一步就直能取成都了。姜维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无心在这里拦着钟会了,他带领人马撤离剑阁,向东进入了巴郡。

邓艾在前方取胜了,姜维走了,钟会这精神头一下子就上来了,前方没有了障碍,他很轻松的就带兵进入了涪城,而后派将军胡烈等人带兵继续追击姜维。几天之后,姜维见到了来自成都的使者,使者给他带来了刘禅的最后一道旨意,我已经投降了,你也投降吧!

虽然说,这个消息早在意料之中,可姜维一时还是难以接受,特别是他手下的那些将士,一个个咬牙切齿的,气的拿刀就往石头上砍。可皇帝都投降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为谁而战了,最终还是在姜维的带领之下,放下了武器,把符节和官印交给胡烈,而后又来到涪城,向钟会投降。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一部,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汉武帝登基!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二部,汉武帝绚烂夺目的一生!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三部,从霍光到王莽,两代权臣下的西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四部,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路!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五部,从汉明帝到黄巾军起义!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六部,从黄巾军起义到官渡之战!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七部,从官渡之战到曹丕、刘备称帝!

《秦汉三国五百年》第八部,从曹丕、刘备称帝到司马懿掌控魏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