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作业

佛系作业

作者:李广生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词——佛系。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参看社会各界对于佛系的不同评价,谈一谈你对佛系的理解和认识。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条理清楚,逻辑清晰。我希望看到属于你的观点,听到属于你的声音。”一节语文课后,教师布置了这个作业。“哇,我就喜欢这样的作业!”坐在前排的一个女生抑制不住的叫了起来。女孩子总爱大惊小怪,坐在她旁边的小伙子有些不屑,故作深沉,但心里已经在暗自盘算,怎么通过这次的作业显示自己见识的丰富和思考的深刻。教师离开了教室,孩子却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开始讨论与佛系有关的话题。

提出“生命课堂”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课堂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把课堂理解为一个封闭的空间(教室)或是一段固定的时长(课时),毫无疑问课堂与世界是割裂的。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在课堂这个封闭的环境里学习知识和能力,然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真实的世界中。就像先在游泳池里学习游泳,学会了再到大海里劈波斩浪一样。于是,这就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些在游泳池里学到的本领能够应付波涛汹涌的大海吗?会不会有这样的孩子:自以为本领高强,到了海边就盲目试水,因此而遭遇危险?或是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游泳池里技压群雄,但到了海边却不敢下水?

课堂越来越封闭,越来越远离真实的世界和生活,每个学科都声称要捍卫自己的学科本质,拼命地构筑自己的课堂堡垒。真实的世界和完整的生活因此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堡垒,但最终无法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在生活的惊涛骇浪面前,这些看似坚固的堡垒实际上非常脆弱,很快就会土崩瓦解。封闭的课堂,孤芳自赏的课堂,象牙塔里的课堂,抱着“学科本质”不放的课堂(很多人声称自己捍卫学科本质,其实恰恰缺乏对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相背离。

“做真实的教育”,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完整的世界,“生命课堂”才真的有生命。

在信息社会、试听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将不再可能。果真如此,其实才是真的可怕。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思考课堂、定义课堂,打破壁垒和偏见,用开放的课堂拥抱真实的世界。语文学习不能把孩子局限于教材之中,虽然那些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值得埋头细读,但更要让孩子把目光投射到现实生活,用思维与情感触摸真实的世界和世界的真实。

学习了那么多的经典,意义和价值何在?积累了那么多的词汇、语法、修辞,其作用表现在哪里?“腹有诗书”真的会“气自华”吗?接受了那么长时间的语言和文字的训练,为什么还会言之无物、言之无力、言之无趣,为什么还会人云亦云、盲听盲信?很多语文教师特别钟情于语文的工具性或人文性,视其为语文的“学科本质”,而对课标中提出的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并未给予高度重视。离开了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的工具性或人文性将无法实现。

关于这个作业,有人说它贴近孩子生活,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得到孩子欢迎。我认为这种评价只道出了表面现象,它的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以语文为媒介,一方面带领孩子走向外面的真实世界,一方面引导孩子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真实世界与心灵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孩子们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要查阅很多的资料、收集很多的观点,一个多彩的、复杂的、纷乱的、矛盾的、相互对立但又紧密联系的世界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要对这些资料和观点进行整理、分析、思考、甄别,这更有助于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佛系的认知,让他们真切的体验到世界的多样性、思维的丰富性。社会在他们心中因此丰满起来,他们因此而变得宽容、开放,胸怀更加广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对他们而言则是一次艰难的蜕变。他们既要学会倾听别人、理解别人,又要学会建构自己、坚守自己。他们必须要有同理心才能接纳对佛系的批判和同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必须要拿起批判性思维的武器,才能避免盲目和偏狭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待佛系的态度,不正是他们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吗?在与同学交流自己观点的时候,他们会学到什么?这是很难预设的,而这也正是学习的魅力所在。教师离开教室,学生们立即开始讨论,学习已经发生,课堂无限延展。生活本身不就是学习吗,“生命课堂”没有边界。词汇、语法、修辞这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而鲜活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个作业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打开了一扇门,让课堂与世界融通,让生命活力得以焕发。

课堂是教育界应用最广泛但定义最模糊的一个概念。封闭的空间、固定的时间,这些对课堂的定义正在窒息着课堂,也压抑着生活在课堂中的师生。万物互联的时代再次印证了那句话:这个世界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因此,堡垒似的课堂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打开一扇门,让课堂与世界融通;架起一座桥,让心灵与世界互联。这就是“生命课堂”!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