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的表情
时间差产生距离感,老照片里藏着旧时代的表征。
旱魃年景,流民四走,苦难生活下的麻木表情,如冢中枯骨,不见生机,又如一张写在脸上的记仇簿,令人过目难忘。一幅凌迟行刑照中,观者争相伸头探脑,“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忠奴心肠,恶奴嘴脸,人性充满贪婪,对恶趣味的嗜好,是另一种麻木。
质白终不随黑,即便流亡西南,学人气质,扑面而来,儒雅不失亲切,矜持而有尊严,这便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美。“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百毒不侵之人,都曾无药可救。丰子恺尝言:“所谓单纯,不是幼稚的天真,而是一种超越了世故,知道人世间种种矛盾、种种问题,种种细微的心理计较。但超过这一层,一种超乎其上的平视,达观看待这个世界,然后游戏其间。这是非常豁达的心胸,一种超越的态度和智慧。”当然照片是照片,实际是实际,胡兰成说“沈启无风度凝庄,可是眼睛常从眼镜边框瞟人”,可惜没有照片的表现。
物质是精神的条件,无论指的条件是什么,经济发达之地,必有发达之人文。1922年,俄国犹太人沈石蒂在上海南京路开设照相馆,之后发展至四间分馆,1957年定居以色列时,带走了两万张自己的作品。这些照片中的人物,颇具博物馆气质,皆为殷实之家的绅士淑女及孩童。物是人非,换了人间,其中隐藏着多少未曾苍老的青春,多少未经折磨的故事,老上海的缤纷色彩,在此留有一抹。如花解语,似玉生香,名媛气质之温婉如兰,散发着独立女性的闪亮,与褴褛流民表情之麻木,不相信是同一国度、同一时期之人。政在养民,尧舜禹时代,世界大同,人民小康,耕者让畔,行者让道,同为农人,际遇不同,表情自会不同。
相由心生,也由境转。被赐福的苍生,阳光灿烂,洋溢自信,该是一张“没有被欺负的脸”。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