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草木丰盈的生活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秋日行,田间草木白。
草木三季,便有一场生死,也是一场美好。从春到秋,桃花灼灼,瓜瓞绵绵;从秋到春,南枝挂柿,窗外早梅。春风桃李,任绿肥红瘦;秋雨梧桐,送寒声萧萧。
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所有生命都值得尊敬。将生命分为高级与低级,不过自以为是。生物贵在平等,蝼蚁与龙凤,皆有疼痛,杂草与三桑,皆知旱涝,自认为高级,随意狩猎践踏,眼前报应,惟在遭遇不平等时,才知平等之价值。草有草神,花有花仙,皆世间至灵。
碧天如水,万叶吟秋,林语堂《秋天的况味》说:“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山村凉意早,晚秋过于萧瑟荒寒。自事其心,比兴者往往在自己,正如郁达夫所言:“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年华惊艳,流年无声,再回首,物是人非,过往难回。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韩非子·解老》云:“天地不能常侈常费,而况于人乎?故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驰张,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是以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
一日不见草木,则心生俗念。万木寒无色的冬季,阳台上也养了几盆花草,周日浇水培土,顺便欣赏一番,顿觉生命尚有生机。主人无俗志,筑圃见文心,但也不敢多养,懒得打理,难免一年看花,两年看枝,三年看盆。当年,陆小曼之所以能养那么多的花草,是因为能养得起那么多的仆人。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几片树叶连贯一年;衣则桑麻,食则麦菽,茹则蔬果,材则竹木,草木本就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草木便没有足够的氧气,地球也不会今天这般模样。林语堂又说“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虽说此花香非彼花香,也说明其目光所在。被草木丰盈的生活,不慌不乱,开花的梨树后面,谁人在悠扬地唱歌。一笔写前半生,一笔写后半生,从来诗歌守护梦想,也加持草木。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依稀旧日风景,岁月忽忽已老,世间事只要用心去学,没有一件太晚,我在学草木的外润而内贞。神农尝百草,一日七十毒,草木也有坚持,在妥协与坚持的两难中,人的生长,何其不易。
逝去的草木,层层堆积,以煤的形式,记录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