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9.20【2017-11-23】

#每日学论语#19.20

【原文】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一旦居下流,天下一切坏名声都会归到他的身上了。”

【微言微感】

纣王,作为殷商的亡国之君,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作为,不是没有权威,而是被膨胀的欲望冲昏了头脑,贪功过于激进,贪色荒废朝政,骄奢淫逸,失德乱政。

传说中的商纣王力大无穷,可以“倒拽九牛”,可以“抚梁易柱”;武功高强,勇敢果断,颇知用兵之道,甚得父亲帝乙喜爱,所以得以继承大统。继位后的纣王东征南伐,四海臣服 ,无论在朝堂还是在诸侯,都是说一不二,绝对权威。

那个祸国殃民的苏妲己,据说就是对英俊神武的纣王一见倾心的。偏偏自高自大的商纣王爱江山更爱美人,把一个倾城倾国的苏妲己,宠爱得没边,以至于天怒人怨,众叛亲离。

商纣王的罪过主要有两条:

一是“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从”(《史记·殷本纪》);

一是“重刑辟,有炮烙之法”,诛杀忠臣,包括醢九侯,脯鄂侯,剖比干,囚箕子(《史记·殷本纪》)

当然,武王伐纣时候,讨伐文字对纣王的抹黑更多。至于小说《封神演义》里边的纣王,那就更是惨无人道,无恶不作了。

考证得出:纣王有污点,但是却不是传说中那么坏。起码毛泽东就曾经说过,纣王、秦始皇、曹操都是英雄,对历史是有贡献的。

今天,子贡说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的话,明确提出,纣王有过失,但是并没有大家说得那么一无是处。

记得孔子曾经大力赞扬过微子、箕子、比干为“殷有三仁”。在这种情况下子贡为纣王说话,足见孔子学院还是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但是子贡并不是为纣王翻案,而是客观呈现事实,公正反思点评。

子贡说:“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要被贴上恶人标签,否则,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什么坏事都会找上门来。

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分不清你的东西和我的东西的归属问题,随手拿家长的东西,同学的东西,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问题。如果我们教育及时,马上纠正,没有扩散,没有被大家贴上“小偷的标签” 完全不是问题。如果处理不慎,听之任之,由小变大,由无意识拿,到有意识偷,那就成为了问题。如果我们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给孩子贴上小偷标签,“天下之恶皆归焉”。谁丢了东西都怀疑这孩子,孩子偷不偷都被怀疑,那就容易破罐子破摔。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被信任是因为有信誉。信誉好,说什么大家都信任,干什么大家都支持。信誉不好,到银行贷不出款,和人打交道总被提防。而信誉需要维护,总是言出必行,总是尽全力履职,尽可能不失信,万一失信要认错担责补过,于是,好的信誉就慢慢确立了。

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允许自己犯错误,也允许别人犯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千万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更不可能煽动舆论给任何人贴标签。

一个八岁的男孩,指控老师骂他,体罚他,并因此闹情绪不上学。老师发动全班学生证明自己的无辜,全班学生都孤立男孩,看见就躲,其他家长也鼓动起来给学校施压,保护老师,驱逐男孩。结果,男孩更加癫狂,吵吵嚷嚷要报复老师,家长也反反复复到学校闹事要求处理老师。

老师辱骂学生了吗?小孩子怎么会无缘无故仇视老师?

小孩子问题的背后是什么?是心理疾病?是家教问题?还是老师不当行为造成的?

如果老师真的辱骂小孩子了,如果老师证明了小孩子在撒谎,如果大家都说男孩子是不懂事理的坏孩子并且孤立他,我们试着理解一下小孩子的感受。

人人都说纣王惨无人道是暴君,人人都说纣王一无是处是昏君,大臣说,诸侯说,百姓也说,纣王会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呢?

他狠下心杀功臣,杀忠臣,杀一切劝谏他的人,是疯狂了,还是本性如此?

好人是真诚夸出来的,是信任滋养出来的,是尊重培育出来的。

坏人是溺爱纵容出来的,是质疑滋生出来的,是冷漠挤兑出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