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处方大全.三字方
1.三黄浸泡液
配方:生大黄30g、黄连15g、黄柏20g、苦参40g 制法:加水500ML,煎煮30分钟,滤液待用。主治:足脚继发感染。用法:药液候至肤温时,患足浸泡药液中30分钟,同时清除糜烂面及脓液。每日3次,每剂可浸泡3次。复用药水应加温,每日1剂。若感染感染严重时,可选用蒲公英50g、萹蓄30g、煎汤代茶,10天为1疗程。
2.三黄浸泡剂
配方:黄柏、皂角、明矾各15g、黄芩、黄连各10g、陈醋500ML制法:浸泡2小时,煎沸15分钟,滤过备用。主治:足癣。用法:药水加温,浸泡20分钟,令其自然干燥,每日2-3次,药物可重用,连用10天为1疗程。
3. 三叶煎剂
配方:桉树叶、麻柳树叶、艾叶各100g 水500ML 制法:上三药洗净,投入砂罐内放水,煮沸20分钟后,滤液备用。主治:阴囊急性湿疹。用法:先以干净纱布蘸药水清洗患处,再用四层纱布蘸药水作冷湿敷,每次30分钟,每天3-4次。每剂可连用2天。经多次湿敷皮损无渗液后,可改为外搽,每日3次,至愈。
4.三白熏洗剂
配方:白矾25g、白鲜皮20g 白芷15g 花椒10g、苦参30g 地肤子10g 蛇床子10g 制法:加水4000ML,浓煎成2000ML药汁待用。主治:慢性湿疹,手足癣(鳞屑角化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等。用法:趁热熏洗,外敷患处,每日1剂,每剂可用2-3次,每次30分钟。皮肤肥厚者,可配用华佗膏外搽。
5.三子熏洗液
配方: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各20克、五倍子30克、枯矾10克。制法:上药加水1500ML,煎沸20分钟后,过滤存汁,待用。主治:肛门湿疹。用法:先用蒸气外熏患入3-5分钟,待药液不烫时,坐入其内15—2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10—15次为1疗程。
6.三合一洗头粉
配方:硫磺粉、硼砂粉、碳酸氢钠粉各1000g克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分装,每袋75克。主治:皮脂溢出症。用法:1袋,冲入开水2000-2500ML,搅拌待水温下降不烫时,反复洗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日1次,一般2-3次即见效。
7.三味解毒散
配方:雄黄、白矾各100g 蜈蚣10条 制法:以上共研细粉,过筛和匀,装瓶备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以芝麻油或其他植物油调散成稀糊状,以消毒棉签蘸取药糊后外搽患处,每日5-6次。
8.三黄二香散
配方:生大黄、黄柏、黄连各30g 制乳香、制没药各15g冰片50g 制法:共研细末,混匀备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取药散少许,加浓茶叶汁配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1-2日后结痂,疼痛消失。
9.三黄珠石散
配方:硫磺10g黄柏10g黄丹4g朱砂3g炉甘石30g煅石膏200g制法:将上药碾极细末,过120目筛后,加冰片20g和匀,瓷瓶收贮。主治:肛门湿疹。用法:临用时先用清水将肛门洗净,用棉签蘸药粉涂搽患处,每日2-3次,至愈。
10.三日愈疮散I、II号
配方:I号:马齿苋50g五倍子25g枯矾25g 水1000ml II号:密陀僧7g蚤休5g大黄3g青黛3g煅石膏3g法:I号:煎煮30分钟,弃药渣取药液,放至37度备用。II号:研细粉过120目筛,拌匀备用。主治:脓疱疮。用法:用煮沸过的软布蘸药水涂擦皮肤,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每次洗敷后再用II号粉以麻油或杏仁油调糊状,外涂患处,每日也是2-3次。
11.三黄红霉膏
配方:三黄片 0 . 5×10片 红霉素软膏 10gxl 支 制法:先将三黄片研成极细末,入软膏内调匀,装瓶,待用。主治:脓疱疮。用法:外搽,每天 3 次, 7 天为 1 疗程。
12.三黄冰片粉配方
配方:黄连 黄芩 黄柏各 100g 冰片 50g 制法:前三味研末过 120 目筛,加冰片调和再研细过筛,瓶装,备用。主治:褥疮。用法:创面渗出物多者干撒,外加纱布包扎固定,每日 1 ~2 次;如渗出很少,可用芝麻油调糊外涂,纱布包扎固定,每日 1 次。
13.三草熏洗液配方
配方:夏枯草 苍耳草 葎草各 50g 白矾 川椒各 30g 水 1500ml 制法:水煎 20 分钟后,去渣存汁,待用。主治:婴幼儿丘疹性荨麻疹。用法:先熏后洗,每次 5~10 分钟,每日 2 次,每日 1 剂。
14.三叶洗液配方
配方:按树叶 80g 麻柳树叶 100g 艾叶 90g 水 2000ml 制法:三叶洗净,加水煎煮,去渣存液,待用。主治:急性阴囊湿疹。用法:凉冷药水后,洗敷,每次15~20 分钟,每日 2 次。治疗期间忌食动风油腻食品。
15.二参三子方
处方:元参3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石斛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女贞子15克,紫草25克,卷柏15克,苍耳子15克,山豆根10克,辛夷15克,白芷5克,淮山药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5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益气利咽。主治阴液亏损,邪毒未尽。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16.三子止咳膏
处方:紫苏子(炒)、白芥子(炒)、莱菔子(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用于痰湿咳嗽,咯痰。
规格:每瓶装200克,每克膏相当于总药量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克,一日3次。
17.三子散
处方:诃子200g,川楝子200g,栀子200g。
性状:为姜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涩、微酸。
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温热,血热,新久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次3~4.5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18.三拗汤
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上等分。
炮制:俰咀为粗散。
功用主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钱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三白汤
处方:白芍、白术、白茯苓各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虚烦或泄、或渴。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人门》卷四
20.三倍汤
处方: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各五两。
炮制: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痢,水谷不分。
用法用量: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三痹汤
组成:川续断1两,杜仲(去皮,切,姜汁炒)1两,防风1两,桂心1两,华阴细辛1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秦艽半两,生地黄半两,川芎半两,川独活半两,黄耆1两,川牛膝1两。
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等疾。下肢痛,常因坐卧阴冷潮湿之处引起,痛时伴有寒冷、沉重感觉,或足胫有轻微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盏,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但腹稍空服之。
制备方法:上为末。
临床应用:手指不便:有人病左臂不随,后己痊平,而手指不便,无力,试诸药不验,服此药才半即安。
摘录:-《妇人良方》卷三
22.三补丸
别名:三黄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黄芩、黄柏、黄连备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上焦积热。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23.三才封髓丹
处方:天门冬(去心)、熟地黄、人参(去芦)各15克,黄柏90克,缩砂仁45克,甘草 22.5克(炙)。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血固精。治阴虚火炎,梦遗失精,头晕目眩,腰膝无力,嗌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苁蓉15克切作片子,酒300毫升,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送下前丸子,空腹时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七
24.三才汤-
处方:人参9克,天冬6克,干地黄15克。
功能主治:治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浓煎400毫升,分二次温服。欲复阴者,加麦冬、五味子;欲复阳者,加茯苓、炙甘草。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25.三草汤
处方;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主治肝郁化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渡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