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今天被问“你们是谁”了吗?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裴静玮
2018年毕业的我,满怀社工情怀和憧憬北上京城,立志要当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爷大妈都喜欢的小社工,然后我带着我和我的行李开启了新手社工的社工闯荡之旅,不过结果呢?
火星撞地球般的理想和现实倒是产生化学反应了,北京社工依旧很多人闻所未闻,社工工资低的可以,工作量也不是开玩笑的……
总而言之,原以为北上广不一样的社会工作图景原来也没我想象的那么美好!
一起毕业的朋友也在其他机构做社工,工作之余大家会一起讨论,常规操作是先自黑下专业,然后吐槽下工作里的烦心事,吐槽完了一般周一就会满血复活,继续投入战斗中来,满脑子都是“我最棒”,笑嘻嘻的进社区、热情的问着叔叔阿姨好!
然后叔叔阿姨会用一种一脸懵的表情看着你,接下来我们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叔叔阿姨问道:你们是谁?谁派你们来的呀?
每每听到这种问题,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难道我们是潜伏者吗?
然后会给他们解释:我们是社会组织,来这里为您做社会工作服务……
叔叔阿姨:无语中……
我们追加回答:就是政府让我们来调查大家的需求,帮助各位叔叔阿姨的生活更加多彩健康。
叔叔阿姨:哦哦,那那个自行车棚给我们建一个呗,自行车没地搁、垃圾给我们分下类、给我们安电梯、安门禁等等。
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帮大家和居委会、物业反映一下,我们这个项目的话……
叔叔阿姨:哦,好吧,那找你们也没啥用啊
双方无语中……
我们的对话可以说是很不顺畅了,也许有人觉得那是你的解释有问题,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微自治的局限性,众所周知,社工服务的地域差异性很大的,对于社会工作的服务投入有限,又考虑到扩大受众,资金数额往往较小,均摊到每一个社区的确不多,讲真的有时候社工确实是有心无力。
例如我们在参与一个老旧社区改造项目时,由于资金有限活动较多,一项楼门文化打造活动只能够粉刷一层楼门并彩绘,居民们表示刷一层还不如不刷,或者是这笔钱都用来粉刷。
但是,这笔资金使用是有它严格的规范的,作为社会组织我们无权变更使用。
这个问题并不是个案,很多社区都有这样的回应,有人支持势必有人反对,但是我们想让更多居民支持我们,参与到我们中来,面临的障碍之一是明确的身份认同,很多居民实际上不知道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是什么,就算他们知道也很难信任你,我们又有很多限制。
所以在与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反正我个人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是谁?干啥的?往往也是这个问题我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案,还想听听各位同工的奇思妙想。
@前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
社工不是医生,但懂医技,不是心理学家也懂心理学,不是中医,但也懂得基本保健知识,具备多方面的专业技能。我觉得跟全科医生有点像,只是全科医生是看病的全能手,社工是解决民众专业社会服务需求的全能手,具备很广的知识面和技能,提供着广泛的社会专业服务,助力社会基层治理。
@社工客铁杆粉丝钟琳:
《新入职社工的十一项操练》中,有一个超级好用社工自我介绍的模式:就是集中告诉服务对象自己的名字、职位、角色等,根据服务对象的认知水平,将介绍范围收窄。
形容词(医务)+名词(社工)+补充(工作内容)
这样的介绍模式好处是直接、简明、易懂,相信按照它来做介绍,再也不会碰到让彼此都尴尬的局面了。
介绍社工,就是这么so easy~
举个例子:大家好,我是sunny,是家庭服务领域的社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家庭成员,可提供的服务有帮助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的沟通交流;改善亲子、夫妻关系。采用心里咨询、互动游戏、角色互换等方式帮助大家解决遇到的困难。
@社工客铁杆粉丝洁莹:
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我们自己有时都不能很好地总结和认识社工这个职业,所以每次有人问我,我都会再反思和反问自己,我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吗?我有在按专业来开展工作吗?我可以区分社工跟其他同类职业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所以,各位社工,你们都是怎么回答“社工是干嘛的?”这个问题的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