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难舍故土 且留住彻骨乡愁

▲识别二维码

边走边记

日子如风

本文作者

孔祥贵


编辑 | 葱丛

  那些闪了又闪的瞬间  

彼时大邱

1978年之前,力洋有个小山村,叫大邱,位于茶山脚下、力洋孔村的外面。我,正是当年的力洋水库大邱移民。

今年适逢大邱移民四十周年,5月26号,为筹备大邱移民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一百多位大邱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在力洋孔祠堂。忆起当年,有的说大邱人敢为天下先;有的说大邱人硬气,硬来硬到底,麦来勿吃米;有的说大邱人团结;有的说大邱人思想好;有的说大邱人重感情……细细品味,说出了分离四十年来我们共同的心声。

我生在大邱,长在大邱,当年大邱村的人和事仍历历在目。

大邱人

“团结”

大邱地方虽小,大邱人却心胸宽阔,包容理解。

在那个特殊年代,大邱也有“红联总”“县联总”之分,但思想上的不同观点,没有影响大邱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生产上,大队长怎么派,社员怎么做,步调一致,生活上和谐相处。

大邱村庄较小,移民时整五十户,有八姓。孩时,没有因为大人不同的思想观点而影响小朋友之间的相处。常常在一起玩的有孔三宝、孔令敏、孔祥箭与戚幼生、冯宗照、叶塘亦等,虽来自各房各姓,但相处很好,玩得很开心。移民以后很少聚到一起,但我们始终关注彼此的生活状况,偶然碰在一起,倍感亲切,兄弟之情油然而生。多少次午夜梦回,我们仍是青春年少,在大邱的小墙弄里追逐打闹……

久别重聚丨大邱姐妹

我清晰记得大邱人顾全大局的一面。小时候,我常常听说,年年率先上缴公粮(以谷抵税)的事。那个年代,温饱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社员自己的口粮不足,大邱没有人因自己口粮不足,反对上缴公粮,人人以率先完成农业税为荣。

怎样都不会忘记那个情景,1977年底,公社来人动员力洋水库移民。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啊,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铸就了中华民族故土难离的恋乡情感。有的老人说,我们在这里土生土长,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下我们的足印,就是门前的石头也有感情啊,怎舍得离开大邱呢!但是水库建设关乎千家万户,大邱人舍小家为大家,说移就移。唯求能整村搬迁,建立大邱新村。或是新村规划选址问题,最终却是插队迁移,大邱人被分散拆迁到力洋九个村,从此再也没有团聚过。这一晃就是四十年,四十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水底下的大邱。

那个时候,水库移民原屋拆迁,没有补偿,拆迁时如有材料损坏不能用,政府会略加补偿,另外,楼房改建平房可以变通处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额外补偿,彼时没有一户过度维权。

大邱人

“勤劳” 

大邱村虽小,但与周边力洋孔等村相比,田地相对较多,按当时造册计算,人均2亩多,是按亩产估算的,大邱是山区,山田较多,亩产不高,若按实丈量可能还要多。

我从读初中开始,暑假都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那个时候,水田都要种二季。早稻要收割,晚稻要在立秋之前种下去,要赶立秋关,抢收抢种要同时进行,不能误了农时。天蒙蒙亮就要去割早稻、拔秧苗,没有人偷懒,中途也不休息,因起得早,早上家里会送接力(点心)到田头,只有在吃接力的时候才会休息一下。

收割早稻的时节有时会遇上大浪天,明明知道一会儿天就要变脸,可是只要太阳一露脸,妇女们就争着抬出稻谷去晒,雨点一飘,立马抢着收起稻谷往屋里抬,有时一天要反复多次,从不敢懈怠。家里平时柴存量不多,那时没有煤气,烧饭烧菜全部是柴,农忙季节生产队要出全勤,家里柴没了,趁中午出工前上山砍柴,从不影响集体生产。

农忙“双抢”,连续作业;农闲时,筑坝筑塘种棉花。一九六六年,由大队长孔式豪带队到前横竹山筑塘。六八年到了工程的最后截流阶段,农历十二月廿三,风雪交加,全村十六岁以上能走动的男劳力,包括六十多岁的孔先利老人,天蒙蒙亮就集体出工。整整一天,奋战在刺骨的冰雪中,赶在潮汛前圆满完成堵缺工程,十六岁的孔祥德因过度疲劳而险些昏倒在海涂上。

小时候,记得大人说,大水潮的时候,前横塘部分塘坝被冲,当时有人用身体挡潮水,然后用柴堵缺。那个年代气象预报没有现在精准,对倒塘没有预警,虽然没有过亲临其境,但可以想像,保塘是多么的辛苦和危险。

大邱人

“奉献” 

“奉献”是大邱人最亮的底色。

大邱移民抛家舍业,不言回报。我的记忆中,浩大的移民工程,不仅没有发生任何纠纷,而且一帆风顺。大邱移民四十年间,个别大邱移民的土地又一次被征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我没有听闻大邱人过度要求,他们始终以朴素的情怀服从着大局。

村庄没了,大邱遗址在;相聚少了,亲情在;人散了,大邱精神在。

我心

安处

移民搬迁,重建家园。

大邱人迁移时分散在力洋公社九个村庄,现在又奔赴各地创业,北京、广东、上海、杭州……甚至出国,“团结”“勤劳”“奉献”的大邱精神,却始终激励大邱人。

我欣慰,散落在各地的大邱人都能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与人和谐相处,我心安处即故乡。

end

大邱遗迹

我想与你一起

去找童年

原村址

more+

拱桥

 

老路

 

库界

 

力洋水库

《乡韵》第23期

主编:葱丛

微信:zcf106zcf

图片:孔祥贵 王勉伟

审核:浩海紫烟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0)

相关推荐

  • 新安江水库移民——从歙县到旌德

    从歙县到旌德 孙孝华 微信版第614期   动  员   我的老家是著名的"三潭"枇杷之乡安徽歙县绵潭. 记得我12岁的时候,父亲从村里开会回家,告诉我们:国家要建设新安江水库,动 ...

  • 行走徽州(63)大脉坞: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水库移民外迁后又返回!

    行走徽州(63)大脉坞: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水库移民外迁后又返回! 司马狂/文 大脉坞这个地名,很早之前就曾听闻过.但究竟是怎么知晓的,心里一直暗自嘀咕.直到敲下键盘开始书写本文的时候,才蓦然忆起,那是 ...

  • 清溪水库移民区,宁波和台州五个村庄,美丽的风景线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城镇化规模极速扩张,原有的水库,难以保障日益增长的城镇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 宁波市近年来在绍兴市新昌县建成了境外引水工程钦寸水库,目前奉化区内的葛岙水库,已在加紧建设中,宁海县 ...

  • 这事儿受理了|忻府区阳坡乡横河村移民的咨询

    有拍友反映: 问一下忻府区阳坡乡横河村申请移民的今年会移吗?如果移,那移民具体标准是什么?移民后的房子可以住多少年?有房产证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金句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 ...

  • 山中曲阜——婺源段莘、高山出平湖——段莘水库

    徽州婺源文化之源--段莘及段莘水库,高山出平湖,我期待的潜水探访水下古村落 1969年徽州婺源为了确保居民用电,在婺北地区的段莘乡修建段莘水库,即段莘水电站. 段莘水库规划库容为婺源历史之最,段莘乡乡 ...

  • 宁波和台州交界地,美丽的清溪碧绿如玉,水库建成后将淹没

    宁波市和台州市交界地带,有一条美丽的溪流,名叫清溪. 溪如其名,山清水秀,溪水清澈,碧绿如玉. 清溪发源于天台县苍山北麓,上游的大柳溪和泳溪,在天台县泳溪乡岩下方村相汇为清溪,流经岙溪村,进入宁海县境 ...

  • 攀石崮子,冯家镇孔家村下马山实测路书

    在乳山,去圣水宫游玩的朋友比较多,多数人都会留意到东面的山峰!那就是今天我们去溜达的地方--下马山! 村东小路,向东进山! 沿着山沟上行钻一段树林子! 来到了本次下马山最有难度的一段上行路,有一双好的 ...

  • 葛岙水库,大坝大部结顶,移民拆迁仍未完成

    葛岙水库,地处宁波市奉化江的东江上游白溪之上,坝址位于奉化区尚田街道下蒋村和梅岭下村之间. 大坝主体工程已经大部分结顶,但是水库淹没区,移民拆迁仍未完成.

  • 乡情丨信阳甘岸镇孔庄,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庄!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导 语 这是一位老乡的来稿 ...

  • 建设中的奉化葛岙水库,移民区终将被淹没,最后的纪念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原有的饮用水源,难以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也难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用水需求. 宁波市近年来在绍兴市新昌县境内建成了钦寸水库,目前奉化区内的葛岙水库,已在加紧 ...

  • 中国十大寻根之地山东枣林庄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田姓支系    据现存两本咸丰七年(1857年)田氏族谱记载,先祖原居山东 枣林庄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一世祖田淮.田贵兄弟二人奉王命,携家谱,由鲁迁居来太,一居沙河岸(今 阜 ...

  • 周公宅水库,原赤水乡所在地,缘于宋徽宗的题字丹山赤水

    周公宅水库,2003年2月开建,2006年4月下闸蓄水. 水库所在地,原属赤水乡,赤水之名,缘于公元1116年,宋徽宗赵佶的御笔题字:丹山赤水. 周公宅水库建设期间,大规模移民,村民被分迁至鄞江.洞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