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会说话的人都知道的3个秘诀
一个处于正常社交状态的人,每天都会说很多的话,话语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同样是说话,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就让人刮目相看,而有的人一开口就输了呢?
这里介绍古人三句金言,可以助你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第一,不该说的话,不说。
原文:“口可以食,不可以言”——《易经》
作为纵横家的祖师爷,说话是鬼谷子的一门看家本领,为什么他却说嘴巴只能用来吃饭,而不能用来说话呢?
其实他强调的正是:不该说的话,不说!
现实中,你有没有过话一出口就后悔的时候?或者当时以为正确的、非说不可的话,事后静下来想想,还是不说为好,有没有?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学会闭嘴。
话一旦说出口,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很难再收回来,这就是所谓的“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第二,可以少说的话,不多说。
原文:“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易经·系辞传》
能说而不多说的人,往往显得成熟、睿智,属于“吉人”。反之,话太多的人,总给人毛躁、不靠谱的感觉。
老子也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真正会说话的人,往往是一针见血,意思点到即可。
话多不代表口才好,反而往往是思维混乱或者心虚的表现。
所以,我们要控制住自我表达的欲望,炫耀口才的欲望,或者秀智商的欲望。“多言必败”,绝非虚言。
第三,可以慢慢说的话,就别说得太快。
原文:“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易经》
自然界中,溪水的流速是最快的,因为它浅,而水量丰富的江河,流速大都是平缓的。
试问领导人讲话的时候,有哪个人的语速是飞快的?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字斟句酌,很好地把控住节奏,给人稳重、可靠的感觉,这就是“贵人”的说话方式。
即便你是一个思维活跃、反应很快的人,即便你能又快又准地表达,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速。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合,合理控制语速,会让你说的话在听者心里留下更深的印象。
以上三点,其实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巧,而只是一些基本原则。
不会说话的人,一开口就输了,往往不是输在技巧上,而在忽视了这些原则。
《易经》中的道理可以帮你跨过人生中的坎
人在这世间一世,真的得好好花点时间去读读《易经》,去大彻大悟里面的大智慧,或许会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易经》这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它晦涩难懂,一般人很难参透其中的奥妙。
所以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把《易经》看成是一本卜卦算命的书,更有人将它看作是封建迷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易经》中将不同的人生阶段怎样为人处世讲解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堪称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
大到宇宙,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法则全都在《易经》这本书中。孔子在晚年独钻《易经》,还曾发出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全都是以《易经》中的卦象作为自己的立道之本。
著名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易经》的重要性,纷纷开始研究起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选对一次,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我就是一个痴迷《易经》的人,但是最开始接触《易经》时,由于原著中全部是文言文,让人非常难以理解,那段时间,我一直苦恼不已。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易学同好向我推荐了这本《图解易经》,这本书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在其中加入了全注解全译文,彻底解决了我的阅读难题。
而且其中并不只是讲一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联系实际生活,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为我们讲解64卦的奥秘。
其中涵盖了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以及《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
不仅如此,书中还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教给大家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最让我惊叹的是,书中的很多案例,不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吗?
通过这本书,不仅让我轻松入门了64卦的学问,而且受益无穷。所以今天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苦恼,那就不要犹豫了。
只需要56元你就可以把它带回家,56元顶多就是一顿饭钱,却能让我们获益一生,何乐而不为呢?